APP下载

国际视野,上海特色

2012-07-07许春明

检察风云 2012年18期
关键词:纲要视野专利

文/许春明

国际视野,上海特色

文/许春明

许春明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2012年7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战略纲要”),标志着上海在顺利全面完成全国第一个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2010年)》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进入了第二轮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

新战略纲要的制定正处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已于2008年颁布实施以及各兄弟省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也已纷纷出台,因此,新战略纲要必须在前一轮战略纲要领先全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应是国家战略纲要的翻版,更不应是兄弟省市战略纲要的克隆,应做到接轨国家战略、体现上海特色。

新战略纲要充分体现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定位的需要,也是知识产权制度固有的国际化特征的需要。

未来十年是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同时,全球经济发展尚不明朗,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欧债危机正在发酵,世界经济不排除再次衰落的可能。上海要积极主动应对复杂世界经济环境,必须转向以知识、创新、科技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以国际视野的战略规划支持,知识产权战略正是上海未来十年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纲领。

上海不仅是中国的上海,更是世界的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是全球发展的坐标系中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营造激励创新的体制环境、形成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框架,有利于为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的流入提供优质软环境,提高上海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使上海加速成为全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知识产权制度已不再是一国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一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必须履行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国际义务,符合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强烈的固有国际化特征,一国知识产权制度无以游离于国际规则而独善其身。因而,知识产权战略的国际视野是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特征的必然反映。

新战略纲要充分应印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国际大都市定位的需要和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特征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国际化视野。检索新战略纲要全文,“国际”一词已然成为热词,全文一共出现31次,涉及国际竞争力、国际知识产权布局、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国际标准、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国际知识产权教学研究机构、国际大都市等。

建设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

新战略纲要明确其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保护制度完备、服务体系健全、高端人才汇聚”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这是新战略纲要最大亮点,也是其国际视野和上海特色的最大体现。

建设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不是一种凭空臆想,也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有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建设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顺应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趋势。亚太已是世界经济中心,中国正成为亚太经济中心,上海正是中国经济中心。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和驱动力的知识产权,经济中心在哪里,知识产权中心必然如影随形也在哪里。将上海建设为亚太知识产权中心是应对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战略选择。

其次,建设亚太知识产权中心,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的必然选择。

再次,建设亚太知识产权中心,上海具有丰富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早、国际化城市化程度高、市场环境完善、政府服务意识强、国际化人才集聚,这些领先于全国的优势为亚太知识产权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坚实的基础。

知识产权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新战略纲要规定了未来十年具体的指标,其中最为核心的指标是:2015年,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600件,到2020年,要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长50%左右;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经过多年知识产权工作的层层推进,尤其是各级政府的资助鼓励,我国的知识产权数量的积累已经领先世界。2011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达到163.3万件;商标累计申请量971.2万件、累计注册量665.1万件、有效注册商标55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知识产权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繁荣的数量背后隐藏着质量的短板。知识产权结构性问题表现为:

专利种类的结构失衡:截至2011年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中国专利共计27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69.7万件占25.4%,实用新型专利112.1万件占40.9%,外观设计专利92.2万件占33.7%,即真正能体现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的发明专利只占专利总数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国内自然人和单位拥有的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15.3%,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

专利主体结构失衡:截至2011年底,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主体拥有35.12万余件占50.4%,国外主体拥有34.56万余件占49.6%。有效实用新型中,国内主体拥有110.99万余件占99.1%,国外主体拥有1.06万余件占0.9%。有效外观设计中,国内主体拥有84.17万余件占91.3%,国外主体拥有8.06万余件占8.7%。在华有效专利结构:发明79.1%,实用新型2.4%,外观设计18.4%。这些数据说明,尽管国内主体拥有的有效专利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外国主体拥有的有效专利主要集中在创新质量更高的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布局结构失衡:我国权利人国外专利数和商标注册量偏少。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依据《专利合作条约》(PCT)提出的国际申请仅1.74万余件;2011年,国内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量仅2053件。与国内专利申请量和商标注册申请量相比,专利和商标注册的国际申请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针对知识产权质量不高和结构失衡的严峻现实,在已完成知识产权数量积累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新战略纲要针对性地选取每万人口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量等核心指标,抛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指标只取发明专利指标,抛弃专利申请量指标采用万人口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充分体现了“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变;选取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商标马德里国际注册量指标,充分体现了“从国内竞争到国际布局”的战略转变。

新战略纲要明确其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保护制度完备、服务体系健全、高端人才汇聚”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这是新战略纲要最大亮点,也是其国际视野和上海特色的最大体现。

“四位一体、协调均衡”

新战略纲要明确了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转化运用、完善服务体系、优化保护环境等四大战略重点,规定了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能力、鼓励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五大主要措施。新战略纲要的四大战略重点和五大主要措施体现了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位一体”的落实和均衡协调。

毋庸置疑,在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方面,我国近几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庞大的知识产权数量,行政、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但是,我们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和运行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偏差,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非均衡,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管理未能跟上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快速步伐,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行的短板,影响了知识产权制度效率和效益的发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协同效应和共振效果未能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创造是基础,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知识产权管理是手段,知识产权运用是目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位一体、协同均衡,才能让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制度功能充分显现。

立足上海特色,接轨国家战略

对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评价,不在于其篇幅的长度、辞藻的华丽、口号的响亮,而在于其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可行性。新战略纲要以国际视野,立足上海特色,接轨国家战略,目标明确、定位科学、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措施可行。

当然,战略纲要只是一种长期战略部署,不可能也不必要具有详细的计划和安排。新战略纲要的最终效果的成就还需层层推进、具体落实,应当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企业的内动力和政府的外推力的融汇,唯此,知识产权对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我们期待着“创新要素集聚、保护制度完备、服务体系健全、高端人才汇聚”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的建成。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

猜你喜欢

纲要视野专利
专利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居· 视野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发明与专利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视野
真相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