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江大学的调查研究

2012-06-30彭开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进校生源志愿

彭开智

(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一、研究主题和文献回顾

就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而言,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招生的数量占全国招生总量的1/3左右,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任[1]。但根据近几年来的招生情况来看,高校招生工作中的生源竞争,特别是优质生源的竞争日益激烈,造成地方院校生源质量越来越不乐观。生源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源头,决定着教学工作的起点,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所高校失去了生源,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空间,当前地方高校生源组织已成为地方高校领导层高度重视的战略研究问题。

国内学者针对高校生源质量的研究总体而言并不多,且大多是理论分析,其中对高校综合实力、就业前景、地理位置这三个因素达成共识,认为是影响生源质量的普遍因素。此外,张庆霞认为考生异地就读愿望强烈、学生自主意识增强、高校的奖优资困政策是影响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牛庆玮提出学生注重高等教育的质量、一些人为因素(如中学老师,家长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陈静和张国宾认为招生政策和收费标准对生源有一定影响;赵良君和申静认为高校招生宣传定位不准确也影响生源。但这些分析基本停留在学理层面,至于这些因素是否真实存在,各个因素的影响力大小都缺乏经验数据的支撑,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力图运用统计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影响高校生源质量的一般因素,从而为地方高校提高生源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调查地点及资料收集

本研究希冀通过实证的角度发现影响高校生源质量的一般因素。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具有短暂性、集中性、不可重复性、社会性等特点。本研究最终决定调查刚入学的大一学生。他们刚经历过高考志愿填报这一行为,记忆深刻,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对他们的调查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高考考生的志愿填报心态,从而有效把握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调查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志愿填报时主要关注高校哪些方面的因素,二是志愿填报最重要的影响人物,三是对高校宣传方式的认知。

本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本研究对一年级的所有新生进行了全面调查。问卷调查回收工作于2010年10月完成,共发放8000份问卷,回收715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89.5%。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一)志愿填报考虑因素

为了客观了解学生高考填报志愿的心态,本文采用心理投射法询问了调查对象,即“你认为作为一名考生,面对众多高校,最终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哪些”。从统计结果看,占据首要位置的是“有把握录取”,比例高达63.3%,其次是“理想专业”,高达56.5%,再次是“就业形势”,也高达53.7%,再依次是“办学实力”、“学校声誉”、“学风”、“地理位置”、“考研状况”“进校后专业调整的机会”(详见表2)。就这一结果来看,我们可以认为当代学生的志愿填报越来越趋于现实主义,工具理性成为行为取向的主导思维模式。从长远看,扩招对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当前来看却远远高于整个社会的现实需求,出现了结构失衡。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逼迫当下莘莘学子在志愿选择时采取审慎心态。如果用这种视角来看当前高考志愿填报行为,我们甚至可以将“理想专业”、“办学实力”、“学校声誉”、“学风”、“地理位置”、“考研状况”,“进校后专业调整的机会”等这些众多因素统统归结于和就业相关的因素对待。

表2 填志愿考虑因素

(二)志愿填报的影响主体

本次调查发现,在众多影响主体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家长、亲戚是最重要的影响填报志愿的主体,比例高达56.2%,这说明由于志愿填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程,不论是出于关心,还是出于责任,家长亲戚的意见更加重要,他们是真正能够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人,而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人往往出于回避责任的原因进而提供一些信息和有价值的意见,一般不会对学生的填报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虽然如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却是除家长亲戚外的关键影响主体,比例为19.6%,这应该与该类主体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有关,他们往往被认为是最了解信息的人。最后本调查发现,长江大学的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的影响力较小。这里面的原因可能在于调查对象周边有长江大学的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的机会较小,作用也就有限。我们不能据此否认长江大学的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的作用。而且就这两者而言,在校学生的作用略大一些(详见表3)。

表3 对考生填报志愿影响最大的主体

(三)高校宣传对志愿填报行为的影响

当前高校普遍都采取了一些招生宣传措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选择自己。这种行为对学生的志愿填报也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次调查对各种宣传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官方公布的招生计划刊物对学生志愿填报影响最大,效果最好,其次是网络宣传方式,再次是现场招生咨询会、学校宣传资料、电视等(详见表4)。官方公布的招生计划刊物由于其官方性质在学生心目中一般就有较高的权威,被认为最有效很容易理解;网络则由于其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加之青少年对网络这一新鲜媒介接受较快,因此一跃成为除官方之外的最有效的宣传方式;现场招生咨询会则由于能够与高校招生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直观便捷的了解各种信息,也成为一种重要宣传方式;相反,对电视、报纸这类传统的媒介,学生的认可度并不高。这与近年来电视、报纸这两种媒介的诚信危机有一定关联。近年来电视、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虚假广告,令不少人上当受骗,以致人们对这两种媒介上的广告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表4 何种招生宣传渠道最为有效

四、结论与讨论

(一)简要结论

本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考志愿填报进行了客观描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的角度而言,他们认为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把握录取”、“理想专业”和“就业形势”。综合分析而言,志愿填报行为以就业为主要导向,有着很强的工具理性。第二,家长和亲戚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最重要影响主体,班主任和老师次之,长大校友影响最弱。第三,高校各种宣传方式中,官方公布的招生计划刊物对学生志愿填报影响最大,效果最好,其次是网络宣传方式,再次是现场招生咨询会、学校宣传资料、电视等。

(二)讨论

志愿填报这一行为受行动者的主观认知的影响。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认为在志愿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时下,应该努力改善提升各种与就业相关的学校建设,主要包括优势专业的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升学校声誉、优良学风的培育等。但从本次调查来看,不少学生对地方高校的评价由进校前的积极转为进校后的消极。29.6%的学生进校前对长江大学的印象很好,只有6.8%的表示印象不好,但进校两个月后,前者的比例下降到15.8%,后者的比例则上升到25.4%。进校前,对长江大学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学校的一些宣传资料,是一种感性认知,因此整体印象还不错;进校后,对学校的现状有了更直观的现实感受,但由于学校本身建设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对学校的整体评价下降。因此,地方高校在自身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形成独特的个性,办出有特色的教育。

此外,本次调查亦发现,当前不少学生对地方高校的认知存在众多偏差或偏见,是导致地方高校生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为学生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认知与高校综合实力现状不一致。本研究中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由学校知名度、学校声誉、办学实力、地理位置、专业设置、学风、知名学者、就业形势、奖学金设置、气候条件、考研情况、校园环境等12个指标构成,每个指标测量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好”、“一般”、“差”,并分别赋值为3、2、1。最后计算综合实力评价的总分,区间为[12,36]。最终统计显示,学生对长江大学综合实力的评价得分为24.38,标准差为4.54,也即评价一般。其中学生对学校的地理位置评价最低,均值为1.58,对学风评价最高,均值为2.44。但事实上,长江大学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综合实力一直居于前列,在全国高校中也一直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这表明学生的认知发生了偏差,这种消极的认知偏差对志愿填报无疑会产生消极影响。为此,地方高校理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度,让学生形成对学校的客观全面认识,从而消除因为认知偏差产生的对生源质量的影响。

[1]张建发.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生源的潜在危机及其化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猜你喜欢

进校生源志愿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我志愿……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浅谈“进校”应如何搞好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图表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