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磨2号大桥连续梁施工安全评价与管理

2012-06-27彭智辉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安全检查危险支架

彭智辉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 610081)

1 工程概况

大磨2号大桥全桥长436.66m。原设计孔跨布置为13-32m预制简支箱梁,2~7号墩身均为双线圆端型空心墩,1号墩为双线圆端型实体墩;基础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φ1.25m,其中1号、2号墩布置8根桩,3号墩布置10根桩,4~7均布置12根桩,桩长20~50m不等。大磨2号大桥4号墩因地质原因,改为连续梁跨越,由原设计的13~32m简支梁孔跨调整为1-32m+1-24m+(40+64+40)m连续梁+1-24m+6-32m简支梁,孔跨调整后南台、1号墩、7号墩中心里程不变,2-6号墩中心里程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连续梁全长145.2 m,计算跨度为40+64+40m。桥址范围内的水田分布有软土、软弱土,全风化粉砂岩,全风化粉砂岩中存在洞穴,填充物为松散饱和状的细沙,含少量黏性土,弱风化花岗石中存在溶洞,多为空洞。

该连续梁混凝土2 050m3,钢绞线重120t,钢筋重380t,连续梁支架采用钢管柱贝雷梁加碗扣式支架,支架及模板最大高度33m,其中钢管柱最高24.5m,贝雷梁高度1.5m,碗扣式支架最高处4m,外模模板高度3m。

自墩身开始施工至连续梁压浆封锚工期为176天,自2011年2月15日起至2011年8月10日止,其中支架安装计划完成时间为5月7日,混凝土浇筑计划完成时间7月18日。

2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大磨2号大桥因地质原因导致设计变更为连续梁,地质条件较差、支架高、跨度大。参照公路桥梁工程风险评估标准,根据大磨2号大桥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方面对桥梁整体风险进行评估,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值属Ⅲ级(高度风险)。为实现保证安全目的,需要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对安全技术、施工过程、管理活动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进行安全预评价,用以指导、实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3 安全评价的程序及主要方法

3.1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连续梁支架施工方案成熟,但发生事故的案例也非常多,如2010年1月3日昆明新机场高速满堂支架连续梁施工造成7人死亡、8人重伤的事故。由于有类似的工程案例,使用直观经验法和类比法,比较容易识别危险及有害因素。根据连续梁施工的特点和相关工程经验,主要从厂址、工艺、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识别,其中厂址方面主要考虑因素有:连续梁所处地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自然灾害、周边环境。大磨2号连续梁所处位置地质条件较差,要达到施工安全,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从连续梁支架搭设完成至混凝土施工时段,均处于广西雨季,降水量大,雷雨天气多;周边紧邻七户居民住宅,且连续梁下有当地村民的主要出行通道,日通行人数约为150人次,学生上学、放学时段较为集中。

从工艺过程方面识别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基础处理、钻孔桩、桩基承台、墩台、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典型分项工程有地基处理、支架、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等。连续梁施工中,由于地基处理不当,支架安装过程中控制不严,导致支架在预压、混凝土浇筑中失稳倒塌的案例屡见不鲜。

生产设备及装置主要有:塔吊、汽车吊、张拉千斤顶、施工临时用电、电焊机设备。这些设备和装置可能诱发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等伤害。

存在危害职业健康作业环境有:高空作业、起重吊装作业、支架安装、连续梁模板安装、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张拉、支架拆除等;

安全管理措施方面,主要从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方面进行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

3.2 评价单元划分

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达到评价目标,便于评价方法的实施,对评价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及施工方法等因素划分,同时考虑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和危险作业、事故隐患情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因素,要考虑评价单元相对独立,有明显的特征界限,可以按工序、结构物划分。

根据大磨2号连续梁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特点,按照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将工程划分为基础处理、钢管桩及贝雷梁、碗扣式支架安装、支架预压、连续梁内模、外模安装、钢筋安装、连续梁混凝土施工、预应力张拉、模板及支架拆除十个评价单元。

3.3 评价实施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单元的划分,对大磨2号连续梁安全评价主要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与安全检查表法。

3.3.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也称为格雷厄姆-金尼法,DLEC法),即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与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C)正相关,即D=L×E×C。该方法简单,危险单元划分醒目。对类似支架法连续梁施工这类较成熟的施工工艺,由于危险源、发生事故可能性及后果容易判断,参考类似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性、危险频率以及发生事故可能性取值,对大磨2号连续梁各评价单元预评价见表1。

表1 各评价单元风险等级

3.3.2 安全检查表法

对于施工中的其他作业,根据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结合大磨2号连续梁施工管理实现情况,对涉及施工安全生产的各环节进行分解,划分为安全管理、高空作业、季节性施工、起重吊装、施工用电、施工机械等子项目,对各子项目列表,拟定安全检查表逐项全面检查。

实践工作中,安全检查表评价法,结合模拟现场评价的方法,对安全检查表的拟定不仅可以适用于安全预评价,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安全检查的作用,对于安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都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3.4 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安全预评价初步结论,结合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危险源编制专项安全措施,拟定每项危险作业活动的安全检查计划,包括检查频率、检查人员、抽查人员等。风险度高的作业专人负责,专人专项对照安全检查表检查,并根据现场情况修订检查项目。

经过评价,认为基础处理、支架安装、支架预压、混凝土施工及支架拆除风险较大。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对风险为1级的施工单元,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方面予以保障。如基础处理及支架进行专项设计验算,确保地基承载力及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符合施工要求。地基处理采取施工措施,使用桩基和混凝土基础提高基础承载力,桥底地面硬化,周边形成排水沟,避免浸湿,将地基承载风险降低。支架安装分单元施工,加强支架安装前的人员培训,加强施工过程中劳动保护,如拴安全绳,安装过程逐项、逐层检查。支架预压的施工安排减少作业人员,避免支架失稳后果,同时加强支架预压加载过程中支架的变形观测,防止发生较大变形导致支架失稳。连续梁混凝土施工顺序严格按设计要求从一端开始浇筑,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交通导行,设置安全通行标志,在集中通行时间段内,专人指挥等。

4 总 结

(1)大磨2号连续梁施工安全评价属于安全预评价,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主要由项目管理人员实施,其评价过程既是内部管理评审的过程,也是相关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预演的过程,对施工管理十分有益。

(2)在评价中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定性评价,在各个因素的取值上,需要根据企业、项目及类似工程经验细化取值标准,如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取值分别为100、40、15,按既定值取值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结合评价单元作业人数、类似工程事故伤亡人数统计数据、伤亡事故等级划分规定等因素,采用插值取值。同理,对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取值也需要据实际情况细分取值标准,才能使评价结论与实际相符。

(3)为避免在评价过程中出现漏项,建筑施工安全预评价单元划分既要考虑作业单元,又要考虑工艺、工序、结构物单元。在本次评价中,由于施工工艺成熟,根据直观经验法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后,施工重大危险源基本可以判断,限于篇幅,没有将工艺、工序等评价内容全部列出。

猜你喜欢

安全检查危险支架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喝水也会有危险
从机场的安全检查谈起……
拥挤的危险(三)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