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堰水文水资源勘测队巡测技术分析

2012-06-27李水泉马燕芳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全队白河测报

毕 勇,李水泉,魏 伟,马燕芳

(十堰水文水资源勘测队,湖北 十堰 442012)

1 概 述

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水文观测站采用驻测的方式收集了高精度、长系列、连续的水文资料,为防汛、水利、资源、环境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快捷、准确的水文信息服务。水文职工长年累月固守断面驻守观测,不仅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人力、物力资源消耗大,技术手段落后。随着水利科技的发展,站队结合代表新兴生产力的基层水文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的综合性改革,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引进先进的设备实行巡测、遥测,在现有水文站网和水文职工队伍的基础上,勘测队统一安排并机动灵活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驻测、巡测和委托观测、水文调查以及工程控制法、水力因素法相结合的站队结合方式,可全面完成测区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该测验方案的实施,不仅实现了减员增效,提高了测报质量,还促进了测报技术的进步,同时拓宽水文资料收集的范围,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水文信息服务的需求。在保证水文测验资料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单站的测验次数和提高单次测验精度,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步使站队结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做到有利于提高水文成果质量和科技进步,有利于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站队工作业务范围的拓展,有利于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最终达到“技术先进,精兵高效,科学管理,全面服务”的工作目标。

2 基本情况

十堰水文水资源勘测队(以下简称十勘队)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下属的公益性水文事业单位,于2001年在国家一类站——白河水文站及4个二类站和丹江口库区9个水位站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十勘队现有职工38人,其中在岗正式职工34人,劳务派遣工4人,委托观测员9人。主要负责汉江中、上游及主要支流的水文测报、河道演变观测、水环境监测、水土保持及水政监察工作,并开展水文、泥沙、水质、河道、水库观测新技术、新仪器的实验、推广和应用。十勘队管辖范围包括湖北、陕西四县一市,现有向家坪、长沙坝、白河、黄龙滩、油房沟5个水文站和付家沟水保站,以及大王沟、将军河、天河口、安城沟、灵牌石、王家湾、西流、辽瓦、郧县9个水位站和3个雨量站。其中向家坪、长沙坝、黄龙滩水文站分别位于汉江一级支流旬河、甲河和堵河上,白河和油房沟水文站及所有水位雨量站均位于汉江干流上。整个测区基本呈线状分布,见图1。

图1 十勘队测区站点分布图

辖区各站所在河流均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测站控制条件良好,地处亚热带,受暖湿气流的影响,全年降水主要发生在5~10月,暴雨洪水多发生在7~9月,5月1日至11月15日为汛期,11月16日至次年4月30日为非汛期。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秋汛是该区域的主要水文特性。由于受暴雨洪水和水利工程影响,水位陡涨陡落,除黄龙滩站以外其它各站水位~流量关系不够稳定。因此,白河、向家坪两站基本还在驻测,黄龙滩、长沙坝两站受水利工程调节,采取巡驻结合模式。加上受交通条件、交通工具和勘测队人员驻地分散等因素制约,十勘队巡测技术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完善。

3 巡测技术方案

3.1 巡(驻)测方案的可行性

十勘队运行十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指导下,从软件、硬件建设和测报技术措施等方面已为站队结合、实现巡驻结合的测验模式提供了支撑。目前辖区各站办公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测验条件良好,技术保障措施给力。通往辖区各站的道路状况良好,队部拥有防汛车1辆,交通便利。目前316国道沿途可直达黄龙滩、白河、长沙坝、向家坪水文站,开车最远需要4.5h,待十天高速通车后,行车时间将缩短一半。同时队部基地位于十堰市火车站东500m,乘坐火车可到达白河、向家坪站,历时3h。近几年随着测验方式方法创新改革和水文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长沙坝站和黄龙滩站流量测验分别实现了ADCP在线监测、间测,白河站和向家坪站输沙率实现了间测,水位雨量全部实现自记固存远传,报汛实现了自动拍报。因此,实行巡驻结合模式进行水文测报是完全可行的。

3.2 组织机构

水文勘测队是水文工作的基本单位,水文站目前仍按照上级明确的职能保留其建制。站队结合管理实行以队为建制,分级负责的运行机制;整合全队人员、设备、物资、资金以及技术等资源,实行全队工作统一布置、财务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物资器材统一安排的管理模式;明确勘测队和测站职责,做到点面结合,分项管理,保证各项工作有效执行;明确队长、站长职责,建立完善队委会议事机制,实行分工负责;建立健全一套适应站队结合工作的人事、财务、技术等管理制度,确保全队机制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站队结合的效能。

根据十勘队现有人力资源,队设水文巡测组、资料整编组、设备和后勤保障组。队长负责全面管理,并主管水文巡测组;质量检查员主管资料整编组;副队长主管设备和后勤保障组。水文巡测组由外业测量人员组成,并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由各站站长负责日常测验和现场管理;资料整编组由内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各断面资料校核整编工作;设备和后勤保障组由各测站设备维护人员组成,负责各测站设备安全和后勤服务工作。

3.3 巡测方式

3.3.1 技术准备

站队结合、巡驻测必须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以水文技术《标准》、《规范》、测站任务书为准则。根据所辖测站的水文特性,制定全队水文测报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各站不同水位级的测验方案,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全队防汛测报等任务的优质完成;要发挥全队技术优势,实行全队质量目标管理,大力开展水文测验方式方法研究,提高驻测、间测、巡测水平;要严格执行有关水文技术《标准》、《规范》、测站任务书等技术规定,健全业务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在站资料整理和全队水文资料整编以及成果分析工作;要加强全队水文设施设备的统一计划、统一调配、统一使用,注重维护保养和开发应用,有效发挥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队部可通过成立特殊水情应急小分队、成果质量控制督导小组、科技创新小组等形式,有效加强成果质量的控制管理和科研分析,逐步完善巡测方案、高洪测报方案等保障机制。

3.3.2 设备配置

巡测方案运转是否正常,仪器、设备的配置也将起关键作用。十勘队自成立以来,拥有基本职责所需的各项基本水文测验测报系统,比如水文缆道测验系统、微机自动测流系统、水位雨量自记远传固态存储系统、水情自动报汛系统等基本设备。长沙坝站于2006年配置了水平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并于2008年01月开始进行投产运行;为加强巡测能力,十勘队于2010年配置了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及Trimble GPS,此外还配备有全站仪2台、徕卡电子水准仪1套、超声测深仪等。这些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为十勘队防汛测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3.3 人力资源

十勘队人力资源由汉江局根据十勘队的生产科研任务核定编制、制定计划。十勘队要整合全队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保持各项工作有效运行。要实行全队人员统一安排、统一调整,建立能回能出的人员流动合理机制;要强化职工岗位责任制,完善职工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职工的技术职务及技术等级聘用、教育培训、劳动纪律等管理;要确保测站人员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职工编制回队部须经汉江局党委同意,队内人员调整,由队委会商议决定并报汉江局人劳科备案,每位干部职工都应服从队部的统一调配和工作安排,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发挥站队结合应有的效能。

基层水文勘测队既需要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也需要专业技术性的人才,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所以一方面要重点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另一方面要加强岗位培训,鼓励岗位成才,使年轻职工尽快熟悉和掌握现有的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应用,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测报尖兵。队管理和主要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长期规划,由上级主管部门从全局统筹考虑,侧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带领全队向前发展。队一般职工的培养侧重于近期岗位目标,重点放在提高当前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培训上,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工作知识、方法、步骤和过程,以适应巡测发展。

3.3.4 巡测模式

总体模式:实行巡测、驻测和间测相结合。人员集中于队部,集工作和生活于一体,便于管理,逐步实现数字水文、远程遥测、无人值守。

(1)巡驻测方式。根据十勘队各站洪水特性分析,白河、向家坪两站巡测时间为枯季(1~4月、11~12月),汛期(5~10月)实行巡驻结合;黄龙滩、长沙坝、油房沟三站实行巡测;向家坪和白河两站输沙率实行交叉间测;黄龙滩站流量实行间测。汛期驻测时,各站驻测时间根据上游预报和洪水涨落过程决定,合理布置测次,确保水文测验资料正常收集。

(2)实施细则。依据辖区各站的水流特性、巡测时间、交通条件等,在充分保证水文测验产品成果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方式巡驻测:

驻测方式:各站测验任务由各巡测小组组长负责现场安排。

常规巡测方式:一种是采取“巴掌式”,即根据水情和任务书要求,由巡测组5个小组全体出动,乘汽车或火车分别奔赴各断面施测;一种是采取“穿梭式”,即队部派巡测车,从十勘队出发经黄龙滩—白河站—长沙坝站—向家坪站—油房沟—返回。巡测期间,各站保持1~2名职工在站值班,另聘用1名小时工,负责测站日常测报、安全生产、仪器设备维护等工作。

特殊水情测报方式:当辖区出现特殊水情时,各站启动高洪测报方案,同时,队部启动特殊水情应急预案,应急小分队按照分工紧急增援各站测报。

(3)保障措施。以防汛测报为中心,安全生产为重点,充分发挥巡测优势,整合全队人员、技术、设备促进水文事业经济发展。

技术保障:一是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文件要求,将“事前指导、中间检查、产品校审”三环节为重点的工序管理贯穿于水文测验产品生产的各工序,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检结合、质量第一”的管理原则,对影响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全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定,保证资料产品质量。二是检查验收 ,对水文测验产品质量实行三级检查三级验收制(审核),即巡测组检查、整编组检查、队级检查,三级验收(审核)为十勘队级验收、汉江局级验收、水文局级验收。三是加强学习,提高巡测应用水平,经常组织巡测组成员学习三个文件,认真做好现场四随工作、上下游对照分析,发现特殊水情时,要及时反馈,加强与队部的联系、沟通。

制度保障:要增强服务意识,结合站队管理的实际,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在广泛讨论及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使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贯穿各项管理工作始终。

组织保障:队部各组人员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水文巡测组负责第一手外业资料的收集和初校工作;资料整编组负责资料的复校、分析、整理、整编工作;设备和后勤保障组负责设备维护、更新改进,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及时检校,确保仪器设备合格后方可准用。队部以行政管理、科研分析、资料校核整理整编、水情监视为主,统筹安排,统一协调,从而达到水文巡测发展的总体目标。

4 结 语

(1)十勘队黄龙滩、长沙坝、油房沟站实行巡测,白河站与向家坪站实行巡驻测结合,队属水位站“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经过充分的论证,方案合理,可操作性强。

(2)白河、向家坪站在正常测验的同时,应加强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以便逐步完善巡测方案。

(3)当白河、向家坪站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后,可以实现全面巡测。

(4)当十勘队实现全面巡测后,可节约人力40%;防汛设备物资统筹安排调度后,可节约投资30%;实现总体防汛测报公益效益提高20%。

[1]GB50159-92,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S].

[2]GB5015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

[3]SL247-1999,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

[4]SL195-97,水文巡测规范[S].

猜你喜欢

全队白河测报
“桥”镇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专题
白河“五大工程”提升党建工作
白河: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久久为功改善山村面貌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与防治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性诱剂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测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