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SM/TD-SCDMA双网业务分流的应用实践

2012-06-27张小刚俞进超刁兆坤张新程史辛宁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2年9期
关键词:门限分流利用率

张小刚, 俞进超, 刁兆坤, 张新程, 史辛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0)

GSM/TD-SCDMA双网业务分流的应用实践

张小刚, 俞进超, 刁兆坤, 张新程, 史辛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0)

本文通过前期调研分析,结合某省实际应用案例,通过修改互操作参数和功率参数,能够有效提升TDSCDMA网络的软覆盖和硬覆盖,充分提升TD-SCDMA网络效用;并通过在全网特定区域进行互操作参数和功率参数的调整,定量研究两种分流措施对分流的增益以及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业务分流;互操作;功率提升

1 概述

随着移动各类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目前,中国移动GSM网网络利用率为70%左右,TD-SCDMA网络利用率为7%左右。TD-SCDMA网络整体较闲,一方面是由于TD-SCDMA发展用户与GSM网用户相比很少,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TDSCDMA手机产生的业务都不同程度的在GSM网上承载。

提高TD-SCDMA网络利用率,除了大力发展TD-SCDMA用户外,降低TD-SCDMA手机驻留GSM网时长,使更多的业务停留在TDSCDMA网络,达到降低GSM网的利用率,提高TDS-SCDMA网络利用率。本文主要是通过调整TD-SCDMA(以下简称TD)网络的2G/3G参数和增大小区的有效覆盖半径,来达到提高TD网络利用率的目的。

2 2G/3G分流措施

2.1 互操作参数

保守的互操作参数导致TD“软覆盖”收缩,TD用户经过重选或者互操作到GSM网较多,严重影响TD网络分流业务效果。同时,现网测试,TD终端在-95~-100dBm接收电平时,H速率还可以达到248kbit/s左右,优于EDGE,如图1所示。

异系统重选门限:GSM网重选回TD网的门限越高,TD用户越不容易回到TD网,反之,越容易重选回TD网;TD网重选到GSM网的本系统起测门限越高,用户越容易重选到GSM网,反之,越不容易重选到GSM网。

图1 互操作参数优化示意图

异系统业务态门限:CS业务态本系统门限越高,异系统门限越低,用户越容易互操作到2G;本系统门限越低,异系统门限越高,用户越难互操作到2G。PS业务同理。

修改重选门限和互操作门限都能控制TD网分离GSM网业务的能力,相比之下,空闲态门限的修改效果更明显,主要是由于空闲态能够控制用户驻留的网络。

2G/3G分流参数优化值如表1所示。

2.2 PCCPCH功率提升

2.2.1 作用

增强室外宏站的深度覆盖能力,加强TD网络对于G3用户的室内话务的吸收;

增强室外连续覆盖的能力,使UE尽量不切换到GSM网络,增强TD网络承载能力;

降低G3话务倒流GSM网络,降低GSM网络的负担并提升TD网络的利用率。

2.2.2 可行性评估

链路预算:现有TD网络规划是以64kbit/s CS业务作为连续覆盖的信标业务。而以Dense Urban为例,CS 64kbit/s和AMR12.2kbit/s之间的覆盖能力相差为4dB,视频电话(即64kbit/s CS)的通话总时长小于TD网络CS域总时长的0.2%,弱覆盖区域的CS 64kbt/s通话概率更低,为了满足极少的64kbit/s CS的连续覆盖,系统牺牲了4dB的覆盖;

终端功率:网络规划中,以上行UE的最大覆盖范围来决定下行的小区最大覆盖范围(PCCPCH功率)现网UE实际的发射功率统计表明:小于0.5%的UE发射功率会超过20dBm,绝大多数UE发射功率在达到15dBm之前就达到“小区边沿”,并切换到2G网络。

2.2.3 PCCPCH功率调整策略

3G和2G同覆盖方向的小区(居民区):如果2G分流有3G话务的区域,3G覆盖小区增大发射功率到33dBm(设置值),最终功率增大的幅度以不越区覆盖为判断原则;

3G和2G同覆盖方向的小区(DT测试路线和居民区):如果2G分流有3G话务的区域,合理提高发射功率一般以现有功率基础上增加3 dBm,最终调整功率的幅度以不越区覆盖为判断原则。

2.3 增强连续覆盖

为进一步提升TD分流GSM业务的能力,除了前期互操作参数以及功率参数的研究外,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连续覆盖问题,才能确保用户最大程度的驻留GSM网络,因此连续覆盖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市区TD网络由于部分区域站间距过远及城市建设导致基站拆迁等原因,目前市区内仍存在多个弱覆盖点区域。现网的这些弱覆盖区域有一部分可以在4期站点开通之后解决,但是仍有一部分弱覆盖区域在4期站点开通不能够有效解决。

为全面了解网络覆盖情况,通过多纬度进行网络覆盖的评估工作。表2为整体规划思路和规划关键点。

表1 不同区域的2G/3G分流参数优化参考值

表2 连续覆盖规划关键点

3 2G/3G分流措施应用实践

某地TD网络作为2G/3G分流的示范城市,是实施分流的首局点,为避免整网修改带来网络性能剧烈波动,在网络中选择6个示范区先进行评估,示范区选择见图2所示。

其中选择A、B区域进行修改PCCPCH功率示范区,C、D、F区作为修改互操作参数的示范区域,根据示范区经验开放区域修改互操作参数和PCCPCH功率。

3.1 互操作参数实施

(1)C/F区域互操作参数修改:C/F区域共修改116个小区。

C/F区分流效果:CS话务量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15.91%;码资源利用率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20.91%。

图2 区域划分图

C/F区KPI指标变化:CS接通率指标降低0.02%,CS掉话率指标持平;PS接通率指标降低0.04%,PS掉线率提升0.01%;CS 2G/3G切换成功率降低0.2%,PS 2G/3G切换成功率提升0.64%。

(2) D区互操作参数修改:D区域共修改379个小区。

D区分流效果:CS话务量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7.88%;码资源利用率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0.45%。

D区KPI指标变化:CS接通率指标提升0.03%,CS掉话率恶化0.02%;PS接通率指标提升0.09%,PS掉线率恶化0.01%;CS 2G/3G切换成功率提升0.25%,PS 2G/3G切换成功率降低1.00%。

3.2 PCCPCH功率提升措施

A/B区域小区功率修改:A/B区域共修改12个小区。

A/B区分流效果:CS话务量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44.58%;码资源利用率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8.68%;

A/B区KPI指标变化:CS接通率指标提升0.01%,CS掉话率指标提升0.15%;PS接通率指标降低0.23%,PS掉线率保持不变;CS 2G/3G切换成功率提升1.06%,PS23G切换成功率恶化0.91%。

3.3 开放区(除示范区)参数修改实施

开放区修改范围:开放区域共修改105个小区的PCCPCH功率,修改互操作参数1340个小区。

开放区分流效果:CS话务量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14.33%;码资源利用率在参数修改后增益为1.25%。

开放区KPI指标变化:CS接通率指标降低0.01%,CS掉话率指标恶化0.01%;PS接通率指标降低0.04%,PS掉线率修改前后持平;CS23G切换成功率降低0.08%,PS23G切换成功率降低0.63%。

3.4 全网功率修改

覆盖类功率参数调整可以作为一项补充手段来支撑“GT分流”项目的参数调整。覆盖类功率参数调整是以PCCPCH发射功率调整(增大功率)为基础,联动调整其它码道功率参数,实现“扩大小区覆盖范围,吸收小区边界弱覆盖区域话务”的目标。修改相关原则建议:

(1)PCCPCH最大发射功率增加3dB,但不能超过33dBm(单码道),现有达到或者超过330的小区不进行调整。PCCPCH功率设置如表3所示。

表3 PCCPCH功率设置

(2)FPACH联动增加3dB(其它相对功率自动调整)。

(3)外场优化中前期美化天线无法调整小区不进行调整,外场主导是否调整。

(4)前期控制导频污染切换混乱而调整功率小区本次暂不进行调整,外场主导是否调整。

(5)前期控制严重越区无法调整天线而调整功率的小区本次暂不进行调整,外场主导是否调整。

(6)室分站点功率本次调整暂不进行实施。

(7)HSPDSCH与SCCH最大功率设置为单码道PCCPCH功率。

全网功率调整工作首先实施RNC2/4/6的96小区,经验证对网络基本无影响,后续实施全网可以调整的宏站小区,二阶段小区功率调整共计464个。再加上前期高业务小区功率调整部分,整体调整功率小区共计662小区。

功率调整后TD话音无线掉话率、PS业务掉话率、CS域3G/2G切换成功率、PS域3G/2G切换成功率指标有所下降,TD话音无线接通率指标略有提升。

修改后利用率指标都有一定程度提高,比修改前的指标TD系统话音话务量提高幅度为26.032%,TD系统分组域业务流量提高幅度为48.526%,互操作呼叫切换比降低13.352%,码资源利用率提高幅度为6.026%,功率提升后成果和预期相符。修改前后小区的关键指标对比表如表4所示。

功率提升总结:

对市区可提升功率的小区进行了功率调整后,TD话音无线掉话率、PS业务掉话率、CS域3G/2G切换成功率、PS域3G/2G切换成功率指标略有下降,TD话音无线接通率指标基本无变化。功率进行了修改后,利用率指标都有一定程度提高,相比修改前的指标TD系统话音话务量提高幅度为26.032%,TD系统分组域业务流量提高幅度为48.526%,互操作呼叫切换比降低13.352%,码资源利用率提高幅度为6.026%,功率提升后成果和预期相符。后续继续进行外场RF优化与后台KPI优化提升,提高网络质量和利用率指标。

4 2G/3G分流经验

2G/3G分流工作的开展不仅提高了TD网络的业务量,同时也为开展2G/3G分流工作积累宝贵经验;2G/3G分流措施之一的“提高PCCPCH功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小区的有效覆盖半径,在吸收业务量上效用最佳,同时也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但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RF优化工作量的增大;2G/3G分流措施之二的“修改互操作参数”能够减少互操作次数,使得TD用户尽可能多的留在TD网络里,提高TD网络的业务量,但对网络2G/3G切换成功率有一定影响,需要修改后有一定时间的优化。

表4 修改前后小区的关键指标对比表

由于选取时间段较短,数据量分布及趋势较波动,后续需要观察长期趋势。KPI指标优化时间段,一些指标的波动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优化。

2/3G分流工作的总体结论:

2G/3G分流工作前后GSM吸收TD话务减少6%,TD网络利用率增益幅度为7.25%,整体分流效果良好。

GT分流的互操作参数调整,对网络关键指标有一定影响,对降低切换次数、提升码资源利用率有较明显提升;推广过程需要重点关注指标和感知变化,及时进行TOP处理及优化。

GT分流的PCCPCH功率增大,对2G/3G切换成功率有较大影响,对其它指标影响较小,对路测影响很大,对提升码资源利用率有较大提升;推广过程需要重点进行2G/3G切换成功率TOP小区的优化和道路上的RF优化。

5 项目效益

项目实施后能够有效提升TD网络的利用率,缓解GSM网络的压力,研究得出的参数配置经验也可以在TD吸收GSM的溢出负荷、双网业务均衡等领域进行后续研究。通过GT分流确保GSM网络的发展,增大T网驻留时间,也可以有效提升终端用户的业务使用感知,更加巩固分流效果。同时如后续分流明显,可以使用TD网络多承担GSM的业务量,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投入,提升现网移动网络资源利用率。

Diversion of GSM/TD-SCDMA dual-network business applications practice

ZHANG Xiao-gang, YU Jin-chao, DIAO Zhao-kun, ZHANG Xin-cheng, SHI Xin-ning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80,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preliminary research analysis combined with actual application case from some province in China, shows both logistic and physical network coverage can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and fully improves the TD network utilization by means of modify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and power parameters; and makes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2 diversion measures’ impact on diversion gain as well as network performance.

business shunt; interoperability; power lifting

TN929.5

A

1008-5599(2012)09-0009-05

上海贝尔与中国移动研究院签署Nanocell研发合作备忘录

2012-09-03

近日,在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上海贝尔与中国移动研究院正式签署Nanocell技术研发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致力于该项新型低成本、高速率移动接入网络架构和产品方案的研发。

Nanocell是中国移动研究院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集成Small Cell及电信级WLAN的移动接入产品形态及其系统方案。Nanocell具备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更灵活的部署方式和更多样的无线接入手段。

猜你喜欢

门限分流利用率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NSA架构分流模式
基于Neyman-Pearson准则的自适应门限干扰抑制算法*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