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域传送网引入PIC技术的可行性探讨

2012-06-26郎塞原王刚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城域机房调度

郎塞原, 王刚

(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3;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合肥 230041)

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极其飞速。电子元器件从分离走向集成,系统也从模拟转向数字,是与时俱进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同样,在光通信领域,光元器件的集成也带来光网络容量升级模式、复用模式的变化。光子集成技术正在创造跳跃性的革命,光子集成将会让光网络从模拟光节点转向数字节点,同时也创立一种新的网络演进模式。城域传送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大的网络规模,各类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也给业务的调度、网络的运维带来较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光子集成技术(PIC),简化网络层次,减少业务的转接、调度层次,提高网络运行效率是网络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 PIC技术

PIC(Photonic Integration Circuits,光子集成电路)技术的理念和电子元器件的集成理念雷同,在OTN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可靠的集成度,将众多成熟的光元器件(M40、D40、OTU、TMUX等)的功能集成到一起,实现一块板卡多种功能的一种技术。具体详见图1所示。

图1 PIC技术原理

在城域范围内,采用PIC技术可以实现40km无需色散补偿,最大可支持12/20×10Gbit/s的业务上下,后期还可以平滑升级到40~80波。相对于OTN设备而言,PIC技术具有更高的槽位利用率,网络部署简单高效。

2 PIC和WDM、OTN技术的差异

传统的WDM(波分复用)技术是较早出现的一种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充分利用光纤的传输容量,利用其传输的透明性和易扩展性的特点,解决长途光缆造价高、距离长传输速率受限等问题,并成为早期SDH系统承载的主要手段。然而WDM技术也有其天然的局限性,不支持保护倒换,业务调度也基本停留在SDH层面,对IP业务的支持能力非常弱。

OTN则很好的解决了WDM设备面临的问题。OTN通过引入G.709协议,较好地解决了传统WDM设备无法倒换的问题。此外,通过支、线路分离,OTN设备可以支持ODU1、ODU2等颗粒的调度,圆满的解决了IP业务的传送。

PIC技术是基于OTN技术的一种演进。较以往的OADM/OTN设备相比,设备PIC技术具有更强大的集成度,通过光器件的集成,将OTN设备中独立的的分波器、合波器、梳妆滤波器、波长转换器等集成到一块板件,再利用设备自身的交叉单元和背板总线,完成10Gbit/s、2.5Gbit/s、GE等颗粒的灵活上下。PIC技术大大简化了数据配置,提高业务调度的灵活性,同时也节约机房空间、设备槽位。在具体的工程实施中,网络可以一次部署,后期扩容仅需在网管进行数据配置和修改即可,实施快速便捷。

3 PIC技术的定位及应用场景

PIC技术将相关的板卡功能进行集成,系统设计特别是在10Gbit/s颗粒方面,色散、信噪比等指标受限于传送距离。因此PIC技术较为适用于城域范围内,最佳传送距离在40km以内,对于长距离的传送则较弱。

在目前传送网的PTN网络中,业务颗粒的调度模型详见图2所示。

从图2不难发现,小型城域传送网中,业务需要调度和转接的层次较少,在这种情况下,OTN系统的局点较少,维护和业务调度较为简单,引入PIC技术,仅仅在几个核心节点简化OTN的业务配置,而核心节点一般对安全性、业务分摊要求很高,因此,在小型城域传送网中引入PIC技术意义不是特别大。

图2 PTN网络中业务调度模型

在大中型城域传送网中,设置OTN的局点较多,业务需要调度的层次也较小型城域传送网增加。这个时候一条业务的调整或者增加,除了需要修改上行的PTN环网的数据配置,还要在OTN调度层修改业务的配置,特别是新增业务经常会带来波道的零星扩容和调整,给项目的实施以及维护均造成很大的不便。很显然,在大中型城域传送网中,业务的灵活调度和便捷的可维护性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PIC技术目前可以支持12/20波左右的业务上下,核心调度层一般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业务上下较多,波道配置率高,波道资源消耗较快,PIC技术用于核心调度层显然不是最佳位置。而在普通的汇聚调度层,目前来看,波道的使用率普遍不高,引入PIC技术,每次的业务调整仅需在网管直接修改数据和设备的内部交叉,较过去扩板卡、增加机柜的建设模式相比,PIC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流程和工程实施进度,对机房空间占用也很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城域传送网中,经常会出现一个节点业务量较大,引起全网的瓶颈而需要新建一套系统,这样势必造成所有节点均需要增加设备,大部分节点设备端口利用率非常低。结合现阶段业务集中型的特点,在核心节点采用共子架方式构建PIC环网,不但可以节约机房空间、降低机房功耗,还可以极大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强网络调度的灵活性。具体详见图3所示。

图3 OTN+PIC应用模式示意图

4 引入PIC技术对现网的影响

PIC技术是一种基于OTN基础上演进的新兴技术,城域传送网中引入该技术,主要的组网模型有如图4中的两种。

在第一种模式中,PIC应用于市到县骨干层,充当了现阶段OTN的角色,主要解决汇聚层上行大颗粒业务调度困难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PIC设备可有效节约机房空间,提高单站点的设备利用率,降低投资。但由于波道资源不丰富,且市到县骨干层距离一般较长,因此应用不是特别广泛。

在第二种模式中,PIC应用于城域范围内,重点在于解决OLT站点上行的GE业务颗粒。现阶段PTN设备的保护倒换能力并不强,异环同路由也容易造成业务中断。而在第二种的这种模式下,由于PIC带保护倒换,因此采用PIC环网替代PTN汇聚环,可以很好的解决了10GE的PTN接入环和汇聚环同路由的局面,规避了PTN设备在异环同路由中,局部段落光缆中断导致业务丢失的问题。网络安全性问题在网络运营发展中至关重要,因此第二种模式在逐步被推广,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当然,引入PIC技术除了节约机房空间、简化业务调度,提高网络安全性的同时,也对现网也带来一些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的成熟度。目前PIC产品仅两家设备供应商提供,现阶段尚处于试运行阶段,产品的成熟度不高,尚未大规模商用。

(2)标准的制定。目前尚未对PIC产品有较为规范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指标,仅仅是依托于OTN的指标来进行试验网的相关测试。

(3)配套设施。PIC设备具有较高的功耗,而现阶段不少普通汇聚点的电源条件并不佳,引入PIC设备需要对已有的汇聚节点电源负荷进行排查,并结合需求进行改造或者扩容模块方能满足。此外,在网管、同步等方面和现网的兼容方面也在测试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

图4 PIC组网模式示意图

5 结束语

随着各类业务的飞速增长,城域传送网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在网络规模庞大的今天,传送网的业务灵活调度、高可维护性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PIC技术在糅合OTN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光元器件的集成,大大简化了业务配置和调度,极大的适应了网络发展的需要,是后期需要关注的重点。光网络规划人员应密切跟踪PIC技术的发展动向、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以及试验网的测试运行结果,后期网络规划中,结合具体情况适时考虑引入该技术。

[1]中国IT实验室. 解析光子集成技术在光传送网(OTN)中的应用[A]. Cicso综合技术与应用[C].

[2]刘国辉. 光传送网原理与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3]张磊. 下一代光传送网OTN段开销技术分析[D]. 南京: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猜你喜欢

城域机房调度
基于5G的新型城域承载网的建设思路解析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城域波分新技术部署策略研究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某IDC机房结构设计
城域光缆网的分层与规划研究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