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卫河行滞洪区的防洪运用

2012-06-25宋伟亮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7期
关键词:分洪滞洪区长虹

□宋伟亮(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

1.卫河滞洪区概况及修建原由

1.1 河南省海河流域的八处行滞洪区涉及新乡、鹤壁、安阳3市的卫辉、淇县、浚县、滑县、内黄、汤阴、安阳县等7个县(市),其中列入《国家滞洪区名录》的洪区内有7处,它们分别是良相坡、长虹渠、白寺坡、共渠西、小滩坡、任固坡、广润坡。滞洪区现有333个行政村,44.48万人。洪区总面积805.2 km2,总耕地5.85万hm2,设计蓄洪量10.74亿m3。河南省海河流域的行滞洪区是海河综合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河南省海河流域的行滞洪区已累计运用36次,为抗御卫河超标准洪水,主要有1963、1982、1996年特大卫河洪水中,由于滞洪区的运用,有效地削减了淇河、共产主义渠洪峰,使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保护。

1.2 卫河的滞洪区修建是有历史原因的,卫河是豫北地区海河水系的主要防洪排涝河道,其洪水主要来自淇门以上山区的众多支流,如大沙河、峪河、石门河、沧河、淇河等。这些支流源短流急,大多能产生>1000 m3/s的洪峰,且这些山区支流均处于同一暴雨中心,每遇一次降雨过程,各支流产生的洪峰会很快汇集到卫河干流。由于卫河的泄洪能力有限,在遇较大洪水时,即破堤沿卫河两岸的低洼地带行洪。据浚县县志记载:自清朝至解放前200多年里,卫河发生较大水灾近30次,平均7-8年1次,每次洪水都给沿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解决卫河“大水大灾,小水小灾,没水旱灾”的问题,解放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对卫河流域进行了全面规划,制定了“上蓄、下疏、中蓄”的治理方针,在山区各支流上游修建蓄水工程,下游对卫河进行了疏浚,中游于1954-1957年先后修建了长虹渠、白寺坡、柳卫坡、良相坡、小滩坡、任固坡及二道防线等滞洪区。1960年开挖共产主义渠二期工程后,又把白寺坡分为东西两个滞洪区。这些滞洪区的修建,有效的削减了卫河洪峰,控制洪水在一定范围内滞蓄,避免了卫河洪水的任意蔓延。对保护下游有关省市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2.卫河行滞洪区存在的问题

2.1 分洪问题

滞洪区遗留任务很大,如卫河上的各滞洪区进洪、泄洪口门均无控制工程,在遇卫河超标洪水而使用滞洪区时,必须采用临时扒口或爆破分洪措施,一旦分洪将造成重大损失,因为:

破堤分洪后,分洪流量难以控制,且分洪后洪水挟带的大量砂石沉淀在洪区分洪口附近,造成农田还耕困难,1956及1963年沿卫河的几处滞洪区破堤分洪后,淇门、板桥、王湾、圈里等口门附近冲刷严重,坑深达3~7 m。1963年淇门分洪后,造成下游上千亩耕地沙化,十多年难以种植,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许多困难。

良相坡自然进洪,共产主义渠西行洪区下部漫滩行洪外,长虹渠、白寺坡、小滩坡及共产主义渠西行洪区上部等滞洪区连续倒坡行洪增加了淹没面积,扩大了淹没损失。

2.2 排水问题

蓄滞洪区排水河道淤积严重,造成各滞洪区排水不畅,形成滞洪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尤其是跨地市的滞洪区排水问题尤为突出。如长虹渠滞洪区涉及新乡、鹤壁、安阳3市的卫辉、浚县、滑县,洪区内的唯一排水河道长虹渠因淤积严重,造成排水不畅3县水事矛盾加剧,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小滩坡跨浚县和内黄,其排水河道浚内沟也因淤积严重而排水不畅。

卫河滞洪区的排水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滞洪区的调蓄能力,减少新滞洪区的运用,同时,也可以为防汛工作争取主动;否则,将导致高水位时间延长,滞洪区损失加大,防守任务加重。因此,排水问题对卫河滞洪区的防汛显得尤为重要。

2.3 工程安全问题

据调查,滞洪区原有的防洪工程损坏严重,除了良相坡滞洪区因滞洪机遇频繁,国家多次重点投资补助整修,洪区内围村堤、庄台等工程较为完善,防洪工程损坏较少外,其它几个滞洪区防洪工程的损坏严重。如长虹渠滞洪区虽有半数以上村庄保留着围村堤,但堤单薄,排水涵洞损坏严重,路口较多,已不能有效地抵御洪水。柳位坡、白寺坡、共产主义渠西、广润坡等行滞洪区原有的围村堤、救生台,绝大部分已不存在。

近些年虽然国家投资在部分滞洪区内修建或整修了围村堤、救生台、避水楼(房)和撤退道路,使部分群众的避洪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投资力度小,且分布在几个洪区,远不能满足洪区安全建设的需要。

滞洪区的边界堤防防洪标准较低,个别地段损坏严重。如良相坡的西岗堤、城关防洪堤;白寺坡的付庄堤;小滩坡的东防洪堤等。尤其是长虹渠滞洪区的西部边界申店隔堤,现已被拆除十之八九,失去了防洪堤的作用,使长虹渠与柳位坡连成一体,当长虹渠淇门进洪时,洪水将倒灌柳卫坡,增加了滞洪区的淹没面积。小滩坡滞洪区进洪时,由于东防洪堤部分堤段已损坏,洪水有可能东串马颊河流域,造成更大的损失。

2.4 通讯预警问题

滞洪区缺乏必要的通讯报警设施,无法及时传递洪水信息,给洪水调度带来一定的困难;各滞洪区没有救生船只,撤退道路少且分布不均,无法及时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鉴于滞洪区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旦发生如海河流域1963年型洪水,各滞洪区都将超标准蓄洪。为保证滞洪区的适时调度运用,尽量减少滞洪区内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并予以解决。

2.5 补偿政策问题

洪区的运用补偿方面,滞洪区居住着数几十万人口,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按照既定的滩区居民政策,对滩区百姓给予了大力扶持。但是,由于淹没损失的补偿标准低,且经费来源无保证,还有个别滞洪区还未列入国家淹没补偿范围。我国于2005年5月颁发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按照该办法,河南省海河流域滞洪区被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蓄滞洪受到的损失应给予补偿。

3.几点建议

3.1 尽快完善洪区的防洪工程体系

卫河滞洪区的建设应作为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的重点,特别是应把那些影响防洪安全的工程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尽快予以安排,使卫河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体系尽早完善,实现“分得进、排得出、守得住、群众保安全”。由于全国防洪工程建设的任务很重,即使对海河流域而言,需要建设的防洪工程也很多,因此,问题的完全解决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2 对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好防汛准备

汛期已到,随时都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很多问题已经不可能在洪水到来之前得到解决,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当前,卫河滞洪区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年度防汛预案,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分洪闸的设施在需要分洪时能否保证闸门的顺利启闭,除了加强检查、维修以外。针对不同问题必须有相应的行动方案;无论是干流分洪还是支流来水,只要河道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其排水就必然成为突出问题,预先对可能发生的多种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预筹方案和措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3.3 完善洪区预警系统

1994和1995年,海委曾给河南省配备了一些手持机、固定电台、车载台,尽管数量不多,但在卫河“96.8”洪水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设备老化严重,加之通讯设备更新换代的迅速,原来设备的一些配件已买不到,致使洪区通讯预警困难。因此在进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中,应该首先考虑通讯预警。

4.结语

河南省海河流域卫河滞洪区运用,在历次防洪斗争中,按照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的原则,适时地分滞洪水,为保护城市安全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卫河流域滞洪区人民为了顾全大局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猜你喜欢

分洪滞洪区长虹
韩江分洪方案研究
化险为夷
大陆泽蓄滞洪区滏阳河老油召桥至老北定桥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作品欣赏
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工程管理制度与职责探析
兰沟洼蓄滞洪区分洪口门合理宽度分析
汾阳市城市防洪规划滞洪区设计
大名滞洪区分洪口门位置的确定
北关分洪枢纽液压启闭系统控制维护保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