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辉市区古树名木现状调查及保护探讨

2012-06-12尤扬张晓云刘晓杰李保印周建

关键词:卫辉市古树名古树

尤扬,张晓云,刘晓杰,李保印,周建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卫辉市区古树名木现状调查及保护探讨

尤扬,张晓云,刘晓杰,李保印,周建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古树名木既是一种珍贵奇特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记录社会环境变迁的历史文物,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为的破坏,古树名木屡遭损毁,保护古树名木迫在眉睫.卫辉市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树名木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的方式,深入了解卫辉市区古树名木的生长现状,对其进行严谨的数据测量和详细的照片拍摄,并针对在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深入探究造成这种现状的内在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解决方案,为政府和林业部门加强卫辉市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与此同时挖掘与古树名木相关的历史人文故事及传说,并注重其生态价值的保护.

卫辉市区;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存在问题;保护措施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的瑰宝,是林木资源中的璀璨明珠,它历经岁月的洗礼,传载着久远的人文气息[1].每一株古树都是一种独特的景观,每一种名木都记载着一段古老的历史,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为的破坏,古树名木屡遭损毁,幸存下来的树木又有一部分在不断地遭受着各种不良外在因素的影响,生长状况欠佳,甚至濒临死亡.因此,对于古树名木的研究迫在眉睫,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人文的发展,同时也对现在的生态建设和树种规划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的自然概况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位于E113°51′~E114°19′,N35°19′~N35°42′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长约43 km,东西宽约35 km,总面积868 km2,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分别为258、158、452 km2.卫辉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8℃,年均日照时数2 446.9 h,年均降水量576.5 mm,无霜期209 d.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寒暑适中.

1.2 研究方法

1.2.1 古树名木的界定根据《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界定:“古树名木一般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文化、历史价值的树木”.古树分为3个等级,其中树龄100~299 a的为三级,300~499 a的为二级,500 a以上的为一级[2-3].

1.2.2 调查过程及方式参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对此次古树名木调查采用每木调查法[4].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当地老人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参照手中已有的树木资料,并通过询问当地的老人所知道的古树名木,对卫辉市区所有的古树名木进行走访调查,落实到每棵树木的测量和记录.准确鉴定树木的学名,并精确测量其胸径、树高、冠幅等,记录这些树木所生长的环境、生长状况及病虫害情况,并拍摄详细的照片.

2 卫辉市区古树名木生长现状

2.1 古树名木资源概况

卫辉市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现存的古树和名木种类繁多且数量可观.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市区就有古树名木15棵.其中树龄在500 a以上的国家一级古树10棵,300~499 a的国家二级古树1棵, 100~299 a的国家三级古树4棵.这些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路边、寺庙、桥旁和校园中,尤以路边和寺庙居多.树种大多是国槐和侧柏,此外还有少量的桧柏、皂荚和旱柳等.该市区古树名木生长态势良好.其中长势旺盛的属比干庙内和卫辉市一中院内的共9棵树木,占总数的60%;长势一般的是比干大道和黑木桥旁的4棵,占总数的27%;长势较差的2棵,占总数的13%(见表1).

表1 卫辉市区古树名木一览表Tab.1 The listoffamous and ancienttrees in Weihuicity

3 古树名木保护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古树名木生长不良乃至濒临死亡的原因

3.1.1 树木自身的原因古树名木一般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长历史,本身都已进入生长的衰退期,自身的生理机能及生长态势都逐渐下降,新陈代谢的速度较慢,从而抗污染、抗灾害等能力大幅下降,极易受到雷电、风雨、霜冻、虫害的侵蚀[5],加上缺乏必要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致使树体衰弱的程度加深乃至死亡[6-7].如图1中北关的国槐树干上遍布虫洞,图2则是国槐的树干已经中空,树洞多而杂,遍布枝干.

图1 遍布虫洞的国槐Fig.1 The sophora japonica with many wormholes

图2 树干中空、树洞杂乱的国槐Fig.2 The sophora japonica with many holes in trunk

3.1.2 生存环境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整体居住环境的影响,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有些地方人流密集,地面受到大量践踏使土壤密实度增高,不利于树木生长,有些地方则使用水泥砖或其他材料铺装,仅留很小的树池,影响了树木地下与地上部分的气体交换,使古树根系处于透气性极差的环境中[8].另外水质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也给树木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导致一些抗性不强的树种死亡,存活下来的树木也因各种污染无法正常生长.

3.1.3 人类的破坏有些人素质低下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对身边的古树名木加以砍伐或在树上乱画乱刻乱钉钉子,这些都对树木的生长乃至生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如图3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将树头锯掉,限制树木生长,图4则是有些人将垃圾直接扔进树洞里.

图3 树头被锯掉Fig.3 A tree withoutthe head

图4 树洞里满是垃圾Fig.4 A hole in the trunk with a lotofgarbage

3.2 古树名木保护的问题解析

针对古树名木生长状态不良的因素分析,深入总结造成这些问题的内在自然、人文因素,从而真正明确保护方向,这也是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之一.

3.2.1 资金缺乏古树名木的日常维护缺乏专项的资金是目前比较普通的问题,而且树木的技术研究、科学管理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如果没有专项的资金配置,仅靠当地民间资金难以为继[9],比如树木的日常养护、施肥、除虫、复壮、安装避雷针这些问题就很难解决,导致一些古树名木病虫害严重,生理机能下降,很难吸收维持自身生命的营养物质等,从而导致古树名木逐渐消逝.

3.2.2 管理责任制未落实在调查的15棵古树名木中,除了比干庙和卫辉市一中校内的几棵树木落实到管理单位外,其他的都没有归属单位和个人,任其随便生长,无人养护,生长环境十分恶劣,树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当地政府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没有有效的保护层次和严谨的监督处罚奖励机制,从而导致有些树木无人认领管理,有些树木有管理单位却只是个空名[10].

3.2.3 社会公众意识不足首先是对于古树名木的宣传不到位,公众对于古树名木没有正确的概念,因此少数公众没有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在树木上乱刻乱画,随意晾晒衣物,在树下烧香点烛,随意堆放杂物等,对树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其次是当经济建设与保护古树名木发生冲突时,人们经常会为了利益破坏古树名木,随意砍伐和破坏[11].比如为了自己房子的安危将古树的树顶锯掉;再有就是现在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城市绿化的快速化,随意移栽古树名木,导致大量古树名木因水土不服或者移栽措施不当死亡.

3.2.4 古树名木养护困难古树名木因为年代久远,自身的生理机能退化严重,而且因为长期没有受到很好的养护,树龄较大的树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机制退化衰老的现象,养护起来十分困难,而且现有的养护技术不够发达也使得难以开展行之有效的保护管理工作.

3.2.5 法律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古树名木还没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文件,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1996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方案》虽有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规定条例,但是规定不全面,局限性也较大,处罚不严厉,职责也没有落实到实处,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2].正是因为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一些人贩卖古树名木成风,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4 保护古树名木的措施

保护古树名木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而且对研究树木生理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对树种规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根据调查的结果以及所做出的深入思考,以下从政策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三个方面讨论一下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方案.

4.1 加大宣传力度,发掘古树内涵

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人文历史价值,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真正认识到古树名木对历史、生态、物种、旅游、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明确古树名木的存在、发展和兴旺在一个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3].向广大干部和民众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它们是一个民族、地区不可或缺的珍贵历史资料,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气候的活化石,绝对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或一时利益而毁了它们.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只有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让人们深刻明白古树名木的价值及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调动全民参与到主动保护古树名木的行动中,从而使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

4.2 加大科研力度,重视古树名木防治

古树名木大多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大多数树木的生理功能发生退化,并且树皮腐朽严重,一些树木甚至遭受病虫害的侵蚀,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应该加大对拯救古树名木的方法的研究,运用科学的手法复壮和养护古树名木,并开展古树名木抗虫害、抗衰老的复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从而使古树重新恢复生长,延缓生命过程[14].通过换土并在地面铺设草皮、用支架支撑树体并塞堵树洞、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加以保护古树.

4.3 解放封建思想,转变迷信观念

在一些地区,古树名木被奉为当地的神灵,人们不敢破除其一枝一叶,任其自由生长,从而导致枯叶枝干无人清理,病虫害不能及时治理,这些都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十分不利.而且人们在树下焚香燃烛,长时间的熏染不利于树木的正常呼吸,并且易造成火灾[15].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古树上都围有红布,树下香炉烟熏火燎,树木上落有一层厚厚的灰.我们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上,破除封建迷信,彻底摆脱神话传说的束缚,遵从科学,尊重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正确对待古树名木.

4.4 加强地方立法,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为了规范全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及配套的相关制度法规,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依据.

4.5 给古树名木建立电子和文本档案

全面而系统地调查全市古树名木的详细所在地和生长情况,对已确定的古树名木要制定保护措施,设置保护标志,管理落实到个人,并给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以便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生活环境和保护措施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为古树名木的资料及图片建立档案,并及时将它们的最新动态加以补充和更新,以便随时查询、统计和管理.

4.6 规范树木周边环境,拓展其生长空间

在人流量较大、人群较密集的路边或村旁生长的古树名木,较易受到人们的侵害,大多数都不同程度地被乱刻乱画,钉钉栓绳或者被人在树下乱堆杂物(见图5),有的甚至被建筑围合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见图6).对于这些不利于树木生长的情况要一律清除,使古树名木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

图5 树下乱堆杂物Fig.5 A lotofsundries under the tree

图6 树木生长空间被占用Fig.6 The tree’s growth space is occupied

4.7 从多方渠道入手,加大管理资金投入

目前各级政府都没有设置关于古树名木管护治理的专项资金,树木日常管理、施肥、除虫等措施无法正常进行,树木生长情况不容乐观.政府应该呼吁保护古树名木是公益性的事业,必须依靠全民的力量,使民众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中去,并同时设置专项资金,使古树名木的养护工作落实到实处.

图7 卫辉市区比干庙内的板柏Fig.7 The plate cypress in Bigan Temple ofWeihuicity

5 卫辉市区代表性古树名木人文掌故

5.1 板柏(侧柏)

这棵柏树(见图7)位于卫辉市区比干庙内,有1 300多年的历史,树干笔直挺立,整齐平滑,呈奇特的板状;树冠枝繁叶茂;树形秀丽优美,十分漂亮.此树被造型独特华贵的树池包围,生长良好.

相传比干被纣王剖心,上苍被比干的忠心所感动,特为比干降板材埋葬,也有象征着比干直言敢谏的板直性格之说,可谓:比干板直,柏似比干.这也是我们今人应该学习的做人之道.

5.2 平冠柏(侧柏)

这棵柏树(见图8)位于卫辉市区比干庙内御碑亭旁,有1 500余年的历史,树干笔直遒劲,纹路清晰整齐;树根露出地面少许;主干无顶,切口平齐;树形比较优美.整体长势良好.

“平冠柏”又称“无头柏”,在墓庙周围为数最多.相传比干死后,人皆痛哭,数百株古柏肃立在墓地周围,脱帽垂首,默默致哀.而且相传比干活了63岁,而此后比干墓周围的柏树只要树龄到了63 a就会逐渐无顶,以此表达对比干的素仰之情.这些实为因地情地貌及土质,气候条件影响柏树的生长变化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十分奇特.

图8 卫辉市区比干庙内的平冠柏Fig.8 The cypress withoutthe head in Bigan Temple ofWeihuicity

6 结语

具有活化石之称的古树名木,历经时代的沧桑和朝代的演变屹立至今,它们既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意义,又兼备历史演变的见证职责[16].加强古树名木的管理保护,有利于沉淀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有利于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展,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17].关于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容不得一点疏忽和懈怠[18].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治理树木,从本质上提升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落实切实可行的管理细节,才能真正意义上保护古树名木,保护我们古老的遗产.

[1]薛彪,陆德孝.古树名木与保护性研究[J].安徽林业,2008(4):28.

[2]元颖.浅谈南京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J].山西建筑,2010,36(20):351.

[3]郑祥明,郭立国,王巨甫.大力保护古树名木资源[J].湖南林业,2010(7):17.

[4]董冬,何云核.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2):1991-1995.

[5]宋立洲.自然灾害对古树名木的危害及预防和保护措施[J].北京园林,2009,25(4):59-63.

[6]卢玫璇.古树名木保护对策研究之文物古迹保护的经验借鉴[J].北京农业,2011(4):147-149.

[7]邓三龙.保护古树名木构建良好生态[J].湖南林业,2009(10):1.

[8]任海林,陈涛.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调查及保护措施初探[J].陕西林业,2009(6):35.

[9]罗双龙.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1(11):76-77.

[10]严文忠,徐朝明.青阳县古树名木资源状况与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72.

[11]胡长贵.建德市古树名木分布生存现状调查及保护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8):244-245.

[12]宋朝军,李灵生.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6):127-128.

[13]杨海蛟.论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河南古树名木的保护[J].河南农业,2009(12):4-6.

[14]阎茂华,聂宪贵,宋喜贵.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社会生态调查[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1(3):57-59.

[15]逄淑军.浅议古树名木的复壮与养护[J].吉林农业,2011(2):167.

[16]吴凯瑜,许丽华.论古树名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4):13-14.

[17]钟志华.古树名木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140.

[18]尤扬,申会苹,李孟云,等.新乡市区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9(1):29-33.

(责任编辑:邓天福)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Weihui

You Yang,Zhang Xiaoyun,Liu Xiaojie,Li Baoyin,Zhou Jian
(Henan Institute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China)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re not only a kind of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but also the historical relics that record the changes of social environment.However,as years passed and man-made destruction,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have always been damaged repeatedly,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s imperative.Weihui city i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there exist quite a lot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resources.Through the way of investigation,it is convenient to mast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Weihui.In the investigation,rigorous data and detailed photos were taken.Aiming at the problems which have been found in the process,internal reasons were discussed deeply,solution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were come forward simultaneously, which can giv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orestry department a decision-making basis to strengthen the production of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Weihui.And the collection of the related story and human history of these tre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value was anothere emphasis of the project.

Weihui city;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growth status;existing problems;protection measures

S687

A

1008-7516(2012)05-0013-06

10.3969/j.issn.1008-7516.2012.05.004

2012-08-16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B180008);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12-1001)

尤扬(1973-),男,河南罗山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卫辉市古树名古树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卫辉市审计局 获得“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古树名木保护立法的实践
卫辉市
古树绿荫
卫辉市奖励扶助工作暖人心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