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嘧菌环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

2012-06-04徐信强

湖北植保 2012年6期
关键词:次药嘧菌粒剂

张 磊 徐信强

(谷城县紫金镇农技中心 441700)

为验证 30%嘧菌环胺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供试药剂提供田间最佳使用剂量及使用技术的药效资料,特进行本试验。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对象

防治水稻稻瘟病

1.2 环境条件

试验田设在谷城县紫金镇将军坪村四组进行,水稻品种为黄花占,水稻稻瘟病为该地区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试验地为壤土,肥力中等,PH值为中性。各小区田块常规栽培管理。试验时水稻处于分蘖期。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试验药剂

30%嘧菌环胺悬浮剂、80%三环唑水分散粒剂,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提供。

对照药剂80%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2.2 处理设计(见表1)

2.3 小区安排

4次重复,共20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5m2。

2.4 施药方法

按750L/hm2药液量折算成各小区的用药量,喷施水稻叶部,注意打透叶片正反面。配制药液时,先用少量水溶解药剂,然后混匀喷雾到叶片上,喷施药液量以叶片充分着药而不滴药液为宜。用 3WBS-16背负式喷雾器(工作压力0.2~0.3MPa)喷雾。在始见水稻稻瘟病零星病斑时开始施药(6月14日),每667m2用水量50L,间隔8d后喷施第2次药(6月22日),共施用2次。试验前后没有施用其他杀菌剂。

表1 处理设计

施药当日天气,6月14日和6月22日为晴天,第一次施药至未次调查期间只有2次小降雨。气象资料见表2。

表2 试验地天气状况表

3 调查与计算

3.1 调查时间

于第1次药前(6月14日)调查基数,第2次药后10d(7月2日)作最终病情结果调查。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5丛,共计25丛,每丛随机调查10片叶片。采用0级~9级分级标准进行调查。

3.2 分级方法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6个~10个,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11个~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

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

3.3 计算公式

4 结果与分析

采用DMRT生物统计方法对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30%嘧菌环胺悬浮剂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药后10d,30%嘧菌环胺悬浮剂25ml/667m2与15ml/667m2及对照80%三环唑水分散粒剂19ml/667m2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0%嘧菌环胺悬浮剂25ml/667m2与各30%嘧菌环胺悬浮剂20ml/667m2之间无显著差异;30%嘧菌环胺悬浮剂20ml/667m2、30%嘧菌环胺悬浮剂15ml/667m2及对照80%三环唑水分散粒剂19ml/667m2之间无显著差异。

建议在水稻稻瘟病零星病斑时开始施药,采使用30%嘧菌环胺悬浮剂25ml~20ml/667m2进行喷雾防治,隔7d用药1次,连续2次~3次。

猜你喜欢

次药嘧菌粒剂
1%苦参碱水剂对甘蓝菜青虫和蚜虫的田间药效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聪明的收银员
几种杀菌剂防控大棚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