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院校推拿统编教材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05-2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7期

方 磊 房 敏



高等中医院校推拿统编教材现状调查与分析

方 磊1房 敏2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上海 2012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教育的规范化问题也凸现出来。中医院校统编教材实际上在教学和临床中发挥着标准的作用。本文基于16本当前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广泛使用的《推拿学》,《推拿手法学》统编教材,以推拿常用手法一指禅推法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检索和统计学方法进行教材内容的调查研究,比较各统编教材之间的差异,找出推拿教育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原因,以期更好地制定相应对策。

推拿教材;现状;规范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度的标志。随着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迅速普及,其巨大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中医药规范化的国际呼声和需求日益高涨[1]。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日韩及欧洲一些国家纷纷开展了中医药规范的相关研究。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之下,中医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规范化战略已成为中医发展的战略之一[2-3],中医药教育规范化首当其冲。而推拿教育规范化研究是中医药教育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近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在推拿教育日益繁荣的今天,要实现与国际接轨,必须有规范的技术操作文本作支撑。推拿教育规范化建设关系到中医推拿国际化的进程,是中医推拿得到国际认可的必要因素。当前,推拿统编教材有十余本,这些发挥着标准作用的教材对于推拿教育规范化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医推拿特色手法一指禅推法为切入点,针对推拿统编教材内容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属于国家高等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规划教材,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的《推拿学》、《推拿手法学》等教材。

1.2 研究方法 首先,拟定出文献检索原则。通过图书馆和国内外期刊数据库查阅有关教材和著作,收录全国各大中医院校正在使用的《推拿学》、《推拿手法学》等教材作为文献线索。以一指禅推法为切入点,对其定义和操作要领进行整理汇总,建立文献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

1.3 文献来源 文献来自于1982年1月至2011年5月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的文献资料,涉及以下教材:

[1] 俞大方[4].推拿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严隽陶[5].推拿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 曹仁发[6].中医推拿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 王国才[7].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5] 罗才贵[8].实用中医推拿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 周信文[9].推拿手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 王之虹[10].推拿手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8] 金宏柱[11].推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9] 于天源[12].按摩推拿学[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10] 王华兰[13].推拿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11] 吕选民[14].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12] 李明磊[15].推拿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3] 邵湘宁[16].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4] 赵毅[17].推拿手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5] 宋新[18].推拿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16] 那继文[19].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4 检索策略 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以关键词为“一指禅”、“一指禅推拿”、“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等进行检索。

2 结果分析

综合所参考的16本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中,均将一指禅推法归类为摆动类手法,作为常用手法进行介绍。但各大教材和推拿著作对一指禅推法定义和操作要领的阐述并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见表1,表2。

2.1 名词术语欠准确规范 在16本推拿统编教材之间,对一指禅推法定义和动作要领的名词术语未形成统一标准,描述语言不够准确,广泛存在异词同意的问题。例如手法操作时描述手法动作有两种,一种为“腕部摆动”,另一种为“腕关节的摆动”,比较两种描述用“腕关节的摆动”显然不准确,因为手法操作过程中是以前臂运动带动腕部的摆动,腕部包含的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等多个关节,整个手法过程不仅仅只是桡腕关节的运动,以“腕部摆动”的表述更准确。拇指着力点共有“指腹”、“指面”、“罗纹面”三种表述,而在手法操作过程中,实际的手法接触面积远大于“罗纹面”和“指腹”,采用“指面”更加贴切。不同的教材中关于手法施力点术语也有不同的定义,相继出现“拇指偏峰”“拇指桡侧部”、“拇指侧面”、“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等多种名词术语的表述。

表1 一指禅推法定义汇总及频数分析

表2 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汇总及频数分析

2.2 动作要领描述存在互相矛盾 各大推拿统编教材中关于手法操作频率的内容存在相互矛盾地方,手法频率有三种提法:第一种是120~160次/min,出现频次较高14次,占87.5%,第二种是140次/min,出现1次,但都在第一种范围内。第三种手法频率较高,在140~200次/min,与第一种差别较大,存在争议。对受术部位也有三种描述方式,第一种是作用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出现4次,占25%;第二种是作用于“施术部位和穴位”,有时省略“施术”二字,直接把受术部位描述成“在一定部位和经络穴位上”,共出现10次,占62.5%,第三种是作用于“体表”,出现1次,占6.25%。

2.3 部分内容表述抽象 语言不科学 易产生歧义 个别教材在动作要领描述中出现了“腋窝下能容下一拳”的抽象不科学的表述内容。实际是指手法操作时为方便施术者操作,上臂与躯干需保持一定的夹角。根据这种抽象表述内容,每个手法施术者的拳头大小不一样,上臂与躯干的夹角也会不同,所以手法动作要领就不可能规范统一,此种描述容易造成学生对手法理解上的混乱,产生歧义。有些教材提到腕关节应尽量屈曲至90°,而有的教材提出桡骨下端与第一掌骨在腕关节处的夹角在90~110°之间。按照国际通用方法中立位0°法记录。根据腕关节的活动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腕关节背伸:30~60°;掌屈:50~60°;桡侧倾斜:25~30°;尺侧倾斜:30~40°[20-21]。手关节额状轴屈伸运动范围60~70°[22]。所以,腕关节尽量屈曲90~110°与运动解剖学知识有不相符的地方。

3 分析与对策

随着新世纪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高校统编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本教材编写周期较以往缩短,同时统编教材有创新要求,在短期内编写难度增大。加之来自全国各地统编教材主编之间对手法定义和要领理解不同,就会出现同一手法定义术语有几种不同描述,导致教材质量难以保证。以上现象的存在无疑为推拿的学习、操作和对外交流带来了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推拿学科的发展。

针对出现的以上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统编教材编写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简明准确原则,统一教材描述内容的名词术语,避免用词的重复,用科学术语描述以保证文字表达准确、通俗易懂。第二,对于教材之间矛盾表述内容更应慎重,可按照公认原则。争议较大的内容,编者可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争议内容的专家论证,征询全国各地专家意见,对于无法排除的争议及缺乏理论支持的观点应避开学术上的争论观点,不予以纳入。第三,教材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和普遍适应性,不违背相关学科知识,如教材描述内容应不与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知识相抵触,或产生歧义。第四,举行统编教材编者的相关表述规范化培训,制定教材内容表述规范化细则。

[1] 王永炎,王志国,韩学杰.建立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的迫切性[J].中医杂志, 2007,48(6):557-558.

[2] 崔蒙,范为宇,尹爱宁.中医标准化现状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5,(1):35-36.

[3] 王玉贤,危剑安,宋春鑫.中国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概况[J].环球中医药, 2010,3(2):155-158.

[4] 俞大方.推拿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41.

[5] 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8-129.

[6] 曹仁发.中医推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140-145.

[7] 王国才.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17,29.

[8] 罗才贵.实用中医推拿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0-81.

[9] 周信文.推拿手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6-127.

[10] 王之虹.推拿手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9,40-41.

[11] 金宏柱.推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4-55.

[12] 王华兰.推拿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2-93.

[13] 于天源.按摩推拿学[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9-10.

[14] 吕选民.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3-84.

[15] 李明磊.推拿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35.

[16] 邵湘宁.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46.

[17] 赵毅.推拿手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3-44.

[18] 宋新.推拿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77-78.

[19] 那继文.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40.

[20] 陶天遵.新编临床骨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9.

[21]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

[2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0-61,157-158.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uina Textboo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Fang Lei1Fang Min2

(1.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1203, China; 2.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437,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e problem of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was came up by Chinese medicine educator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edicine textbook plays a standard role in education and clinical medicine. The paper analyz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uina textboo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16 Tuina medical textbook which published on the last 20 years. One-finger pushing manipulations was used as the cut-in point, and we adopt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tatistic method to study Tuina textbook. Comparing these textbooks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hopes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its quality improvement.

Tuina textbook; Current situation; Standardiz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7.094

1672-2779(2012)-07-0137-03

2012-02-15

(本文校对: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