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的向往

2012-05-16李亚杰李菲华春雨

祖国 2012年9期
关键词:祖国青春

李亚杰 李菲 华春雨

穿越90年历史长河,追寻90载火红青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迎来了成立90周年的日子。

抚今追昔,一代代优秀青年在党的召唤下,一批批有志青年在党的旗帜下,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在开创祖国美好未来的征程上贡献智慧力量,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响乐中激浑的青春乐章。

党对青年的嘱托和期望,激励着广大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心系民族命运 · 心系国家发展 · 心系人民福祉

谱写绚丽的青春和灿烂的人生

广州越秀南东园横路。一幢红白相间两层洋楼格外醒目。大门边上镶嵌着一块石碑,上刻大字“东园”。90年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在这里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诞生了……

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批热血青年踏上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满怀革命理想的共青团员和革命青年,在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抛洒热血、英勇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青年“把青春献给国家工业化”,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建功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忘我劳动、艰苦创业、竭诚奉献。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青年以实现祖国繁荣富强为己任,奋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奏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

90年非凡的岁月留下了青年奋斗足迹,90年宏伟的理想激励着青年奋勇前进——

用热血和青春实践“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誓言的张太雷,临危不惧、舍身炸碉堡的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面对敌人的铡刀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刘胡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与滔滔洪水殊死搏斗中英勇牺牲的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扎根基层、拼搏奉献的当代青年榜样秦文贵……

点点星光汇成灿烂银河。一代代青年紧跟党走,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创造了辉煌的青春业绩。

50多年前,红旗渠工程青年突击队队长任羊成带领队员们腰系大绳,飞崖下堑,凌空除险,被群众称为“飞虎神鹰”。

“你觉得苦不苦,你为什么能做到常人觉得做不到的事情?”有人问任羊成。他说:“我的想法就是宁愿苦战,绝不苦熬。林县历史上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只有苦干。苦战10年,就有希望,如果苦熬,就没有尽头。”

志当存高远,路自脚下始。今天,“红旗渠”这面伟大的精神旗帜仍然在高高飘扬……

青春,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岁月。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量的青春,总是与祖国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

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杨华带领垦荒队员奔赴黑龙江萝北荒原,扎根边疆,拓荒创业,打响了新中国城市青年向艰苦农村进军的战役。

1983年5月1日,在华山游览的第四军医大学11名学员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抢救从崖梯上跌落下来负伤游人,在悬崖边组织50多米长人墙,保护游人安全下山。

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自强不息的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创作和翻译作品100多万字,为群众进行无偿医疗治救达1万多人次……

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

一切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贡献的青年,他们的青春业绩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光荣史册上……

在学习中进步 · 在实践中成长 · 在奉献中升华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运载火箭呼啸升空的发射场,在“生命禁区”雪域高原的青藏线,在铁流轰鸣的三峡工程截流现场,在边远地区的贫困山村,在座座石油井架耸立的戈壁深处……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代青年人为之不懈奋斗。一批批青年以特有的激情和活力勇立时代潮头,踊跃投身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伟大实践中去。

他们中间既有扎根边疆和农村的创业者,也有勇攀科技高峰的专家才俊,既有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的普通职工,也有海外毅然归国创业的时代弄潮儿,既有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也有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铮铮铁骨,既有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也有矢志为国争光的体坛健将……

青年志愿服务者陈蒙说,踏踏实实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一些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实践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3年开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活动蓬勃开展。10万名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年学子,走进西部贫困地区、走进社会基层,为西部地区人民送去智慧星火,奏响了当代青年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时代强音。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的青年学子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捐款、捐物、义卖、义演、献血……在任何与受灾群众有关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默默付出。

《澳大利亚人报》当时报道说:多数志愿者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完全是自发自愿的,没有任何人的行政命令。他们有的驱车几千公里到灾区救助受灾群众。

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不只出现在抗震救灾一线。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场内外,大学生志愿者们在烈日下奔走,在大雨中微笑,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上海世博会场馆内,10多万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时代风采……

扶贫开发、助老扶幼、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目前,全国各规范注册的3000多万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在磨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创造,在创造中奉献。

12万平方公里柴达木盆地,被人们称作“聚宝盆”。但“抬头不见鸟,低头不见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恶劣环境,又使这里成为“生命禁区”。然而,几代青海石油人就是在这里,执著地探寻着黑色宝藏。

1982年8月,秦文贵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钻井工程专业毕业后,满怀着报国的志向,来到了这里,在大西北茫茫的戈壁荒原,在平均海拔逾3000米的青海油田,坚持在钻井生产一线苦干实干,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为西部油田的开发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青春,人生中最美好的黄金岁月。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每个青春故事都在创造一段历史。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豪迈的语言,勾勒出当代青年无悔的人生、永恒的青春。

与祖国共进步 · 与时代同发展 · 与人民齐奋斗

唱响新时代更加嘹亮青春之歌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经中央同意,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由此,一批批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富于活力的青年学子唱响新时代更加嘹亮青春之歌。他们走进田间卷起裤腿就成了地道的农民,有的担任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为“农民律师”,有的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他们被亲切地称为“村里的年轻人”“村里的大学生”……

河北省柏乡县内步乡内三村小学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教室年久失修。“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1995级本科生郭华彬来到这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多方筹集资金,一座漂亮的村小学拔地而起。为此,乡亲们向他伸出大拇指。

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当代青年挥洒汗水、奉献智慧和热情,在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增添绚丽光彩。

勇攀高峰,勇挑重担。“少年时,我就为加加林的飞天创举激动过,被阿姆斯特朗勇敢登月的‘一小步激励过。从此,我决心长大后要做一个航天人。”火箭设计师马佳说。有一次在发射前夜,意外出现推进剂微泄漏现象。马佳不顾推进剂散发出的有毒气味,迅速登上塔架,和大家一起采取补救措施,并与抢险人员彻夜蹲守。第二天,火箭准确地把卫星送入轨道……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赵毓忠的眼里,焊花和鲜花一样美丽:“耀眼的焊花和芳香的鲜花同样蕴含着神奇的力量,同样可以使世界变得美丽。”从一名焊工开始,赵毓忠在飞溅的焊花中刻苦钻研,创造了世界最大转轮整体焊接的奇迹。

在经历13年留学生活后,谭铁牛于1999年和妻子双双向英国雷丁大学递交了放弃该校终身职位的辞职书,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辟了一系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方向,取得累累硕果……

“我们和亿万进城务工青年朋友一样,都来自农村,为了追寻人生的梦想,走进了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迈出人生崭新一步。”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陈明钰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只要将自己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与祖国共进步、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就可以找到建功立业的平台……

时光如川流逝,岁月如歌;精神薪火相传,青春永恒。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这既是历史的生动写照,也是时代的深切呼唤,是对广大青年致力于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殷切期待。

永远跟党走!亿万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链 接

数说共青团

最近几年,共青团留下这样一组数字:

——在全国建立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3800多个,派生基层团组织1.8万多个,基本实现对外出务工青年重点流出、流入区域的覆盖。

——累计在非公经济组织中推动建立团组织31.9万个,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3.4万个,新建团数成倍增长;共联系团员840多万人。

——推动全国90%以上的乡镇、街道完成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增加兼职团干部近40万人,其中每个乡镇街道团委增加10名左右的兼职团干。

——累计派出3600多名地市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5000多名高校团干部分批、接续到县级团委驻点帮助工作;团中央连续4年募集社会资金,连续4年每年向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东部地区的2200多个县级团委各支持不少于3万元的工作经费,累计支持2.43亿元。在支持县级团委的基础上,今年团中央正增加筹集5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部分工作基础较好的乡镇、街道团委,把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进一步向乡镇一级大力推进。

数字似乎是枯燥的,但支撑数字的是责任、创新、坚韧……

团的十六大以来,共青团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重要目标要求,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作为团的“生命力工程”,以最大決心、最大力度,坚持有韧劲、有创新地持续深入推进,团的基层组织覆盖有效扩大、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祖国青春
我最亲最爱的祖国
点赞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不打烊
我爱我的祖国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