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技术变革的现代小卫星

2012-05-16林来兴

太空探索 2012年5期
关键词:量级高新技术研制

□ 林来兴

现代小卫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探索研究阶段,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小卫星开始用于任务单一、系统简单、运行寿命短的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演示、教育等任务。探索应用高新技术,特别在小卫星中采用微电子技术和高速计算机方面取得成功经验,探讨小卫星扩大应用范围。

第二阶段为小卫星发展成为卫星一种类型,而且作为大卫星一个重要补充部分。这阶段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本世纪初期。通过采用高新技术,真正成为了技术性能高、经济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的现代小卫星。

“人牛怪”火箭

第三阶段为本世纪以来的卫星应用和卫星技术大变革。由于小卫星大量引入高新技术和新设计概念与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在商业卫星和市场经济推动下,价廉物美的小卫星战无不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开始取代部分大卫星。但是必须明确指出:大小卫星是互补的,不是对立竞争。小卫星编队飞行将创造更多新的实用效果。

应用高新技术和新的设计思想发展起来的现代小卫星,具有如下优势:

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只需1年~2年,甚至几个月),技术更新快,能够及时应用新技术;性能好(功能密度高);快速灵活,机动性好;能提供更多进入空间的机会 ,特别有利于发展中的国家;便于进行教育培训和空间演示试验。

相关链接

一箭11星发射

2000年1月27日,“人牛怪”火箭首次执行发射任务时,就搭载发射了11颗卫星,主要包括美国空军学院研制的FalconSat-1卫星(52千克)、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大学的aretemis jak卫星(0.5千克)和thelma & louise卫星(0.5千克),亚利桑那州大学的asusat-1卫星(5.9千克) ,北美无线电业余卫星组织的hockeypuck卫星(0.5千克)和stensat卫星(0.2千克),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OCSE卫星(22千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picosat-1a(0.7千克)和的picosat-1b(0.7千克)卫星,以及斯坦福大学的质量为13.5千克的在轨皮卫星发射器 (OPAL)。通过这次发射,在轨试验验证了一系列皮纳卫星技术,主要包括纳型卫星研制技术、光谱成像技术、GPS定轨技术、三轴姿态被动稳定控制技术、卫星自主操作运行与通信技术等等。借助OPAL (Orbiting Picosat Automatic Launcher),在轨释放了多颗皮型卫星,验证了利用一颗母星释放多颗皮型卫星的技术可行性。

现代小卫星分类

现代小卫星分类在世界上有多种版本。目前最典型分类有广义和狭义分类两种,广义分类如下:小型卫星(Smallsat):质量为500千克~1000千克;迷型卫星(Minisat):质量为100千克~500千克;微型卫星(Microsat):质量为10~100千克;纳型卫星(Nanosat):质量为1千克~10千克;皮型卫星(Picosat):质量为0.1千克~1千克。

狭义分类仅限质量在500千克以下,其他与广义分类一样。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质量为100千克量级表示卫星在200千克~300千克至100千克左右;质量为10千克量级表示卫星在几十千克至10千克左右;质量为1千克量级表示卫星在几千克至1千克左右。

FalconSat-1卫星

ASUSat1卫星

OPAL(在轨皮卫星发射器)

STENSat卫星

猜你喜欢

量级高新技术研制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21连胜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