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2012-05-08王金榜齐立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中医院椎管臭氧

桑 辉,王 勇,王金榜,齐立卿

(1.河北省中医院放射科,河北石家庄 050017;2.河北省中医院骨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临床研究·

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桑 辉1,王 勇1,王金榜2,齐立卿2

(1.河北省中医院放射科,河北石家庄 050017;2.河北省中医院骨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椎间盘移位;臭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LIDP)是骨科常见病,椎间盘突出髓核组织的局部刺激作用一直被认为是LIDP的发病关键。由于臭氧具有溶解髓核减低椎间盘内压和良好的消炎止痛效果,所以 CT引导下臭氧治疗

LIDP已经成为一种成熟、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本研究实施CT引导下臭氧治疗LIDP 30例,测量治疗前后髓核突出物的CT值与椎管前后径的变化,探讨该疗法治疗LIDP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提高非手术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LIDP患者30例为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实施CT引导下臭氧治疗LIDP。实施手术的患者都经过术前螺旋CT扫描严格筛选,去除黄韧带肥厚、纤维环钙化、后纵韧带钙化等造成椎管狭窄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术前进行CT定位,患者双手上举俯卧于CT扫描床上,腹下充垫高回弹海绵,使患者腰骶角缩小,扫描出计算机放射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R)标记像后,使扫描基线平行于椎间隙下一椎体上缘,采用无间隔的螺旋扫描,层厚2. 5mm,扫描视野35cm,选择其中最佳层面在CT图像上画出穿刺标记线,按扫描标记线在患者体表记录穿刺点位置,经过穿刺点的消毒与皮下麻醉后,实施椎间盘穿刺,当经CT扫描显示穿刺针远端到达腰椎间盘髓核后,缓慢注入10~15mL高浓度臭氧,再次CT扫描看到椎间盘髓核内及突出物周围出现气体密度影时,停止注射,取出穿刺针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并嘱患者卧床24h以上。

1.3 疗效判定: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治愈,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病情轻重程度积分下降1/3。好转,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活动或工作的能力有改善,病情轻重程度积分下降1/3。未愈,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临床治愈26例(87.0%),好转3例(10.0%),未愈 1例(3.0%),总有效率为97.0%。平均治疗次数1.2次。

2.2 数据统计:治疗前髓核突出物的 CT值为(78±34)Hu,椎管前后径为(11±2)mm(图1),而治疗后髓核突出物的CT值为(54±10)Hu,椎管前后径为(17±1)mm(图2)。治疗前后的CT值、椎管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安全性评价:臭氧治疗LIDP患者30例,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图1 患者治疗前椎管情况图2 患者治疗后椎管情况

3 讨 论

LIDP引起的腰腿疼大多认为是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致。手术摘除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是治疗的确切方法。但目前,手术治疗LIDP的术后并发症较多,而非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和评价标准又无法让人满意,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治疗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CT引导下臭氧治疗LIDP是基于臭氧具有溶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消炎、止痛等作用的微创治疗,并且通过CT影像学的各种测量数据的变化来为此种疗法提供支持。

3.1 CT值的测定机制及意义:CT图像是由身体某一选择层一定数目像素,按该层面固有的排列关系所构成。计算机对X线从多个方向扫描所得的信息,计算出每个单位容积的X线衰减系数——u值,这个值再换成CT值,以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统一单位。规定将受测物质的衰减系数Uw作为比值计算,并以骨皮质和空气的衰减系数分别作为上下限进行分度,这样就得出CT值[1]。CT值测量法可靠性较好,敏感度较高。组织密度不同,CT值也不相同,组织密度越高,CT值就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髓核突出物的CT值明显减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我们认为,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治疗前组织较完整,向后突出时组织密度增高,并产生内压;治疗后组织密度降低,从而使内压降低,症状明显消失。

3.2 多排螺旋CT的优势及意义:多排螺旋CT的探测器排数越接近层数越好,这样就可以减少探测器的间隔,减低噪声,以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和纵向分辨率[2]。螺旋CT的突出优点是扫描速度快,并快速地对容积数据进行采集,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较大的范围进行不间断的扫描,得到丰富的影像数据。GE-hight systemty 16排螺旋CT最小的扫描层厚为0.625mm,最薄的层厚决定Z轴的分辨率,从而实现真正的各向同性体素采集,进而达到最佳的各类重建效果。本研究患者在治疗前后都要经过多排螺旋CT的连续扫描,分别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漫游技术、三维表面重建,分析不同重建方法的应用价值[3]。这样就避免了单纯通过轴扫带来的层面位置或层厚的误差,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各种影像测量数据真实可靠,为本研究治疗前后椎管前后径的测量提供了准确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发现髓核突出物治疗后体积明显缩小,治疗前后椎管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进一步验证了臭氧的溶解能力,也更进一步解释了LIDP的致病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臭氧治疗后患者髓核突出物较治疗前明显缩小,CT值明显减低,椎管前后径显著增大,使椎管容积增大。表明臭氧治疗LIDP具有促使髓核突出物体积缩小、椎管减压、减轻或缓解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压迫的物理作用;也进一步验证了臭氧治疗LIDP的临床作用机制。

[1] 胡利丰,应正巨,刘蛟.CT值线性的检测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9,18(3):289-291.

[2] 张永顺,许颜晖,张璟.多层螺旋CT概念解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1):38.

[3] 林文华,梁宏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诊断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0,4(3):52-53.

(本文编辑:赵丽洁)

R681.53

B

1007-3205(2012)09-1095-02

2011-08-22;

2012-04-10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2010106)

桑辉(1975-),男,河北唐海人,河北省中医院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9.043

猜你喜欢

中医院椎管臭氧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