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

2012-05-08索素云索亚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早教智力婴幼儿

索素云,索亚宁

(1.河北省高阳县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河北高阳 071500;2.河北省高阳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北高阳 071500)

·论 著·

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

索素云1,索亚宁2

(1.河北省高阳县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河北高阳 071500;2.河北省高阳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河北高阳 071500)

目的初步探讨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足月儿,孕周37~40周,年龄(30±2)d,均无孕期和生产史异常。依随机方式分为早教组30例,对照组32例。2组在传统方法进行教养的基础上,早教组于6个月内每月1次,6个月~1岁每2个月1次进行儿童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婴儿感知觉、语言、动作、思维、注意、记忆等心理行为发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育儿保健指导。采用CESELL发育量表,于婴儿1岁时由专业人员(事前不知分组情况)进行神经发育测评。结果早教组与对照组在4个能区的比较结果显示,早教组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具有科学性、指导性,且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经济、实用,易于操作,适宜推广。

早期肝预(教育);家庭;智力

优生、优育、优教工程已列入国家重点研究的内容,它不仅仅关系到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将母婴早教技术深入到家庭,已成为国内外妇婴保健工作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是早期教育的手段之一,是由专业人员将早期教育的理念、方法、技巧传授给母亲,使母亲在家庭育儿方面更具有科学性、依从性。通过定期对婴儿进行生理、心理发育测试,针对测试结果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从而达到早期教育的目的。为探讨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的影响,从2003年开始,我院儿保科门诊采取医生、家长共同参与,对母亲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早期教育内容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在我院儿保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足月儿,孕周37~40周,年龄(30±2)d,均无孕期和生产史异常,男性28例,女性34例。根据家长意愿,依随机方式分为早教组30例,对照组32例。

1.2 方法:2组在传统方法进行教养的基础上,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育儿保健指导;早教组于6个月内每月1次,6个月~1岁每2个月1次进行儿童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个性化指导,为婴儿制定(调整)训练计划。

1.2.1 个性化指导:①感知觉训练,指导妈妈与婴儿说话,对视,室内张贴颜色鲜艳的图片,悬挂带声音的玩具,听音乐,做婴儿操,反复灌输语言、音乐、图形、文字,以奠定大脑智力的基础。②动作训练,运动直接促进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训练,循序渐进,如1个月后训练俯卧抬头、翻身、抓取、坐、爬行、捡豆、起立、站立、行走。

1.2.2 语言、思维、注意、记忆训练:早期语言训练是开启孩子智慧大门的钥匙,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能力又是智力的核心。妈妈多与婴儿互动,引起声音反应,3个月后可从不同方向呼唤,激发其寻找声音;6个月以后对一些词汇加重语调让婴儿模仿,为语言发展做准备。妈妈要用语言指导婴儿行为,如再见等,当婴儿出现手势或面部表情时,要鼓励其说出单词。利用游戏如藏猫猫等激发婴儿思维、注意、记忆能力的训练。

1.2.3 评价方法:采用CESELL发育量表,于婴儿1岁时,由专业人员(事前不知分组情况)对2组婴儿进行神经发育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早教组神经发育(包括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测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发育测评结果比较(±s,分)

表1 2组神经发育测评结果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动作能 应物能 语言能 应人能早教组 30 107.54±5.87 110.89±5.24 115.93±6.78 108.64±4.98对照组 32 89.28±5.05 90.35±5.39 95.92±6.01 91.10±5.51 t 3.33 3.87 3.12 3.3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早期教育是指从0~6岁对小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出生至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脑量增加,神经回路形成丰富,可塑性强,此时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能促进大脑迅速发育,激发儿童早期的潜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智能发育,提高其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有利于儿童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1]。

制定早教计划应根据婴幼儿感知认知发育特点,从出生到1岁,培育婴儿的感知动作、思维水平,以训练感知能力为主,提供一个视、听、触丰富刺激的环境,增强患儿的感受性和观察力,可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2]。本研究依据小儿4个能区发育背景,需达到的水平和婴儿可接受能力,制定计划,指导家长超前学习,但切忌“揠苗助长”,待一个项目稳固之后再进行下一个。

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教组1岁时4个能区的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3]。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孩子打交道最多,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必须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因为教育的最佳时期大多处于儿童期,而我国3岁之前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可以将早期教育的理念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婴儿的早期智力开发、个性培养均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医院的定期评估又会起到对早期教育质量进行检验、指导和促进作用。总之,一切可能影响大脑发育的任何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小儿未来的智力水平[4]。应用家庭追踪式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尤其重要,且该方法经济、实用、科学性强,易于操作,适宜推广。

[1] 王福霞,张文静,邵俊彦,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13-6914.

[2] 刘冬芝.脑瘫儿童的早期智力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51-53.

[3] 何锐志.家庭因素对幼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4,4(3):75-77.

[4] 张靖.儿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和干预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60-563.

(本文编辑:刘斯静)

R169.1

B

1007-3205(2012)09-1079-02

2012-02-18;

2012-06-05

索素云(1959-),女,河北高阳人,河北省高阳县妇幼保健院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9.035

猜你喜欢

早教智力婴幼儿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欢乐智力谷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