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联合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2012-05-05徐炎霞李丁张效北李江涛赵和泰陆桂枝韦雪冬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回输自体抗原

徐炎霞 李丁 张效北 李江涛 赵和泰 陆桂枝 韦雪冬

DC联合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徐炎霞 李丁 张效北 李江涛 赵和泰 陆桂枝 韦雪冬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DC疫苗治疗,两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CR者9例,PR者14例,疗效为7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P<0.05。结论DC联合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DC;CIK;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射之后第四种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采用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具有体外增殖倍数高、杀瘤活性强、抗瘤谱广、副作用极小等特点[1],尤其对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适合进行放疗、化疗治疗的患者,更为合适。自体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成熟的 DC可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而DC疫苗是采用DC细胞作为载体,以肿瘤抗原体外冲击使其致敏,从而使DC细胞能够有效地引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2]。将DC疫苗和CIK细胞相结合,既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程度,又可以引导CIK细胞对特定肿瘤细胞的杀伤,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采用DC联合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其中男性45例,女性19例,年龄41~73岁,平均(56.5±7.8)岁,病程 3个月~12年,肿瘤大小(3.1±1.5)cm。组织学分型:鳞癌28例,腺癌33例,腺鳞癌3例。TNM分期:Ⅰ期23例、Ⅱ期41例。病变部位左上13例、左下15例、右上15例、右下6例、右中15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非肿瘤性疾病者25例。将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组织分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合并症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DC联合CIK治疗,取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定向诱导成 CIK及DC,用自体肿瘤抗原(Ag)在培养的第5d负载DC,第8d将DC与CIK细胞共同培养。至DC-CIK细胞数量达到 1.0×1010~1.3×1010开始回输。回输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然后连接含1%人白蛋白的生理盐水200 ml制成的细胞悬液回输细胞,每次回输细胞中加IL-220万U。细胞采用输血器回输,1h内输完,隔天1次,共5次,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5×109。对照组:单纯采用CIK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的判定标准为:按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肿瘤稳定(SD)、肿瘤进展(PD);有效率包括CR、PR[3]。

2 结果

治疗组CR者9例,PR者14例,疗效为7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癌症,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重,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肺癌常表现为咳嗽、胸部胀痛、咳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很差,有超过一半的患儿在获得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寻求一种疗效肯定与副反应小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肺癌患者同时多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正是通过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抗癌特性来对癌细胞进行杀伤。目前 ,国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正成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免疫效应细胞如LAK、TLL及CD3AK都可与化疗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但其固有的体内杀瘤活性较低,临床疗效受限。而CIK细胞是继LAK、TLL及CD3AK细胞之后的新一代过继免疫抗肿瘤细胞,具有 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 NK细胞非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的杀瘤优点[4],其主要的效应细胞是 CD3、CD56+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后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在体内直接或间接调节宿主免疫功能,这就是CIK杀伤癌细胞的机制所在。DC是最为重要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诱导初始型 T细胞的抗原呈递细胞,而肿瘤细胞通过抑制DC的成熟,激活特异的调节性CD4+、CD25+T细胞以下调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的效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通过体外对DC进行肿瘤抗原负载,进入体内后通过诱导产生大量效应 T细胞、启动效应细胞迁移至肿瘤部位及保持效应细胞,可解决因DC功能缺陷造成的肿瘤免疫逃逸,重新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DC联合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CR者9例,PR者14例,疗效为7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P<0.05。综上所述,DC联合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1]李星逾,孙志为,莫一我.自体 CIK细胞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消化系统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8):67-68.

[2]周永春,黄云超,谷玉兰,DC疫苗联合CI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2):20-24.

[3]杨轩璇,蒋敬庭,石亮荣,等.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2):237-239.

[4]应敏刚,郑秋红,陈奕贵,等.CIK与DC细胞联合治疗145例晚期恶性实体瘤[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41(3):218-221.

解放军303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猜你喜欢

回输自体抗原
三通接头在辅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中的应用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胆汁回输再利用研究进展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