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底地震都会引发大海啸?

2012-05-03撰文超侠

海洋世界 2012年6期
关键词:震级里氏海啸

撰文/超侠

海底地震都会引发大海啸?

撰文/超侠

2012年4月1 1日下午,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8.6级的强烈地震。此震一出,人们恐慌莫名。这不由使人想起了2004年末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以及由它引发的巨型海啸。

地震海啸形成示意图

那次地震的震中也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北部海底,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所测得的地震强度也为里氏8.5至8.7级,最后确定矩震级达到9.3级。它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所引发的海啸高达30米。大海啸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给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灾难。

2004年大海啸的惨痛记忆尚未被忘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又发生里氏8.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千米。这次地震的震级从里氏8.9级修正为里氏8.8级,最后定级为9.0级。它同样引发了巨大的海啸,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因此,当2012年4月的这场大地震来临时,印尼国内都认为它会引发又一场恐怖的大海啸,以至于全民惊恐万状。据媒体报道,在印尼亚齐省甚至还有人因为惊吓过度而死于心脏病,由此可见民众是多么惊恐。

当时,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向整个印度洋地区发出海啸预警;泰国灾难警报中心也发出可能有1.6至2米高海啸来袭的警告;而印度方面更是发出会有高达3.9米海啸的预测。由于震源与2004年大地震的震源相当接近,2004年南亚大海啸的受灾国尤为紧张,不但各自发出海啸警告,更组织了逾万沿海民众紧急疏散。

然而,谁也没想到预测中的大海啸并没有如期而至,这次地震以及随后的数次大型余震只引发了一些数十厘米高的小海啸。当天夜里,各国陆续解除了海啸警报。

同样是海洋地震,为什么2004年的印尼地震和2011年的日本地震会引发巨型海啸,而这次几乎发生在同样位置的地震却没能引起大海啸呢?由此也引发出“地震是否一定会引起海啸”、“是否震级越高所引发的海啸破坏力也越大”的疑问。

要解决这些疑问,得弄明白地震海啸是怎么回事。地震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所引发的海啸,通常会受到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的影响。从理论上说,只要海底地震的震级足够大,且具有一定水深,触动方式是垂向上下形的,就容易引起海啸。相较而言,当震源位于深水区时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此外,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时,可能会引起海啸。

不过专家认为7级以下的地震一般不会激起海啸波,只有震源深度在25千米以内,震级在7.5级以上才会诱发海啸。中国地震局的统计资料也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会引起海啸。此外,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南亚大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有很大关系。

时隔8年的这两次印尼地震发生的位置仅相隔100多千米,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2004年的印尼地震发生在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巽他板块交界处的海沟里。当时板块俯冲,一个板块插到了另一个板块的下边,海底破裂了1000多千米,造成垂直上下的大地震,地形的变化使得海水大量涌动,并由此引发巨大的海啸。而2012年的印尼地震则发生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内部。由于大洋中脊扩张,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整体向东北方向推挤,因为板块内部各部分的速率不一样,于是产生了差异运动。板块中间撕开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错动,产生走滑型断层,这种水平触动的方式轻易不会引发海啸。

2004年南亚海啸过后一片狼藉的景象

这次地震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发生在一块弥散型的形变带上,构造形变以地震的形式释放。虽然2012年印尼地震所造成的断裂带也达到了几百千米长,但由于它没有引发海水的剧烈上下波动,只是平面地扩散开去,所以仅出现了几次小海啸,没有造成巨大的灾难。

由于海底地震发生之后,海啸来得非常迅速,受灾区域往往还没来得及得到预警,海啸就已经以摧枯拉朽之势汹涌而至了,造成极大的灾难。目前,科学家正着力研究将对地震深度和类型的判断从目前的2小时提前到一二十分钟。相信到那时,地震海啸的预警将会变得更及时也更可靠,人们也会有更充裕的时间躲避海啸之灾。

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在海啸袭击前后部分卫星图

猜你喜欢

震级里氏海啸
多种震级及其巧妙之处*
基于累积绝对位移值的震级估算方法
地震后各国发布的震级可能不一样?
后汉党项贵妇沛国郡夫人里氏墓志研究
新震级标度ML和MS(BB)在西藏测震台网的试用
连续的海啸
Feasibility study on optical vortex generation at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electron 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