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抗药性分析

2012-04-24温隽珉卢月梅张国超吴胜楠周广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戊二醛三氯二氧化氯

温隽珉, 卢月梅, 张国超, 杨 建, 吴胜楠, 周广涛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抗药性分析

温隽珉*, 卢月梅, 张国超, 杨 建, 吴胜楠, 周广涛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深圳 518020)

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对普通消毒剂的抗药性。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5株, 采用纸片法和肉汤培养进行消毒剂敏感试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0.5%聚维酮碘(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洗必泰)、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敏感性好, 而对75%乙醇、0.1%二氧化氯、0.1% PVP-I和配制30 min后0.2%三氯异氰尿酸等不敏感。0.5% 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对PDR-AB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推荐采用; 而低浓度含碘、含氯消毒剂以及75%乙醇效果差, 不宜采用。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抗药性; 消毒剂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 住院及住重症监护室(unit, ICU)时间延长, 医疗费用增加, 已成为目前抗感染治疗领域十分棘手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迄今认为, 对环境进行有效消毒是控制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的有效和重要的手段。为了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PDR-AB)对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 使临床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消毒, 我们对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爆发感染的PDR-AB菌株进行了常用消毒剂抗药性研究, 希望为临床有效消毒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09年8月~12月, 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PDR-AB 34株。标本分布情况为: 痰液21株、血液3株、深静脉导管1株、伤口分泌物4株、胸腔引流液5株。其临床科室分布为: 综合ICU 17株, 呼吸科ICU 6株, 胸外科6 株, 骨科4 株, 老年病科1株。对其中5株PDR-AB进行培养及消毒剂敏感试验。

1.2 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 药敏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选用的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米诺环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胞哌酮/舒巴坦共15种。结果参照200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操作标准进行判定。

1.3 消毒剂的纸片法敏感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K-B法纸片制作是使用标准的6 mm三号新华滤纸吸饱药液, 制备后立即放在长好PDR-AB的培养皿上, 过夜(16~18 h)后观察。选用的消毒剂为: 2%强化戊二醛、0.1%聚维酮碘(Povidone Iodine, PVP-I)消毒液(大瓶)、0.5% PVP-I 消毒液(大瓶)、75%乙醇溶液、0.1%醋酸氯己定溶液(洗必泰)、0.5% PVP-I 消毒液(小瓶, 已开盖使用)、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 含氯消毒液; 配制30 min后, 0.2%, 4片/L)、0.1%二氧化氯(病房气雾消毒)、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 即配0.2%, 4片/L)。将纸片分别在上述消毒液中浸泡后使用, 按规定时间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直径。

1.4 消毒剂与肉汤培养

将上述消毒液按一定比例(1︰1, 1︰2, 1︰4, 1︰8, 1︰16, 1︰32)稀释后与肉汤混合, 作为培养基培养收集到的PDR-AB; 采用标准微量肉汤稀释法转接菌株(约105cfu/ml), 24 h后观察结果, 肉汤依然清澈视为此浓度消毒液对该菌株有效, 肉汤变浑浊则视为此浓度消毒剂对该株无效。

2 结 果

2.1 药物敏感试验

34株AB只有2株为敏感菌, 其余32株或对所有药物均不敏感, 或仅对一种药物敏感(susceptible, S)或中敏(intermediate, I), 而对其他药物均耐药(resistant, R)(表1)。证明我们所分离出的32株鲍曼不动杆菌是PDR-AB。

表1 32株PDR-AB对15种抗生素的药敏率

注: S: 敏感; I: 中敏; R: 耐药

2.2 消毒液的纸片法敏感试验

结果显示, 消毒剂0.5% PVP-I消毒液(大瓶)、0.1%醋酸氯已定溶液(洗必泰)、0.5% PVP-I消毒液(小瓶, 己开盖使用)和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 即配0.2%, 4片/L)抑菌圈较大, 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通常仅用于金属器械浸泡)、0.1% PVP-I消毒液(大瓶)、75%乙醇溶液、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 含氯消毒液; 配制30 min后, 0.2%, 4片/L)和0.1%二氧化氯(病房气雾消毒)则抑制作用较差。用各种消毒剂浸泡过的纸片(直径6 mm)在5株PDR-AB培养基中所产生的抑菌圈直径见表2。

表2 不同消毒剂的抑菌圈直径

2.3 消毒剂与肉汤培养试验

消毒剂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与肉汤混合, 作为培养基培养收集到的5株PDR-AB。结果显示, 2%强化戊二醛、0.5% PVP-I消毒液(大瓶)、0.5% PVP-I消毒液(小瓶, 已开盖使用)、0.1%二氧化氯(病房气雾消毒)、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 即配0.2%, 4片/L)在较低浓度时即可对PDR-AB产生较强的杀灭能力, 0.1% PVP-I消毒液(大瓶)、75%乙醇溶液、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 含氯消毒液; 配制30 min后, 0.2%, 4片/L)则杀灭能力较差。0.1%醋酸氯己定溶液(洗必泰)因药液本身混浊, 无法判断。肉汤清澈与变浑浊的临界浓度见表3。

表3 消毒剂抑菌临界浓度

3 讨 论

近年来AB临床分离率逐年上升, 在ICU中尤其显著[1,2], 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2003年美国院内感染监测系统资料显示, AB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第4位, 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2004年以来我国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均报告出现PDR-AB, 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3,4]。

尽管AB的毒力低于铜绿假单胞菌, 但由于其生存力强, 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日益降低; 且多重耐药、泛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据国内学者最近报道, 在培养出的AB中PDR-AB已占50%以上, PDR-AB感染已经成为目前抗感染治疗领域十分棘手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迄今为止, 对PDR-AB感染的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因此, 对其流行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而交叉感染来源推测应是病房环境如病床、床单、办公用具等。深圳市人民医院在2009年10月对中心ICU的环境监测中就在1名医师的手、床栏、办公电话等处培养到PDR-AB, 说明ICU的环境消毒及交叉感染等方面存在缺陷, 特别是在工作繁忙时通过工作人员的手可发生细菌的播散, 国外也发现类似情况[5]。在所有防控措施中, 医护人员手卫生、患者接触物及环境消毒等环节均涉及到消毒剂的使用。在目前普遍使用的众多消毒剂中, 哪些品种、何种浓度对PDR-AB更为有效, 阐明这些问题, 对临床防控PDR-AB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显示, 0.5% PVP-I 消毒液、0.1%醋酸氯己定、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对PDR-AB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而0.1% PVP-I、75%乙醇、配制30 min后的0.2%三氯异氰尿酸、0.1%二氧化氯对PDR-AB的杀灭效果均不理想。0.1% PVP-I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因其浓度过低, 达不到有效的杀菌浓度; 非浸泡2%强化戊二醛、75%乙醇溶液、配制30 min后的0.2%三氯异氰尿酸、0.1%二氧化氯等则可能由于其挥发过快, 从而导致作用时间不足或消毒药物浓度已明显下降, 使得其对PDR-AB杀菌效果不佳。AB对消毒剂产生抗药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已有研究证实非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消毒剂敏感[6], 而多耐药菌株对消毒剂, 特别是对含氯和碘消毒剂可产生抗药性,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膜qacE△1-sull外排泵基因表达的蛋白而发挥作用[7,8]。PDR-AB感染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室环境污染, 经过积极治疗和采取消毒隔离, 可有效控制感染流行[9,10]。

消毒剂的灭菌效果与其杀菌机制有关外, 还与浓度和时间相关, 本研究根据临床实际使用情况, 比较0.1% PVP-I与0.5% PVP-I、配制30 min后的0.2%三氯异氰尿酸与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对PDR-AB的杀菌效果, 发现对PDR-AB杀菌效果的确存在明显的差异, 需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注意。

4 结 论

AB是目前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由于其生存力强, 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上升, PDR-AB感染已经成为目前十分严重的临床问题。迄今, 对PDR-AB感染的治疗尚无突破性进展。因此, 对其流行的防控显得尤其重要。在普遍使用的消毒剂中, 0.5% PVP-I消毒液、0.1%醋酸氯己定溶液、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对PDR-AB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推荐采用。而非浸泡2%强化戊二醛、0.1% PVP-I、75%乙醇溶液、配制30 min后的0.2%三氯异氰尿酸、0.1%二氧化氯对PDR-AB的杀灭效果均不理想, 不宜采用。

[1] Hidron AI, Edwards JR, Patel J,. NHSN annual update: antimicrobial-resistant pathogens associated with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s: annual summary of data reported to the 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 at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6-2007[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8, 29(11): 996-1011.

[2] Stephens C, Francis SJ, Abell V,. Emergence of resistant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in an acute care teaching hospital and a long-term acute care hospital[J]. Am J Infect Control, 2007, 35(4): 212-215.

[3] 徐小用, 许淑珍, 闫东辉.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6): 611-613.

[4] 陈童恩, 许小敏, 刘 鹏, 等. ICU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相关耐药基因检测[J]. 现代实用医学, 2009, 21(1): 47-48.

[5] Barbolla RE, Centrón D, Maimone S;.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spread in a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 under an endemic setting[J]. Am J Infect Control, 2008, 36(6): 444-452.

[6] 林 辉, 郑 剑, 金春光, 等. 五种消毒剂对鲍曼不动杆菌杀菌效果的实验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 26(1): 15-17.

[7] 徐 燕, 吴晓松, 谈 松, 等. 鲍曼不动杆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对消毒剂抗性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8, 25(4): 341-343.

[8] Zavascki AP, Carvalhaes CG, Picão RC,. Multidrug- resistant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0, 8(1): 71-93.

[9] 张晓春张晓春张晓春, 郑 谨郑瑾, 黄德生黄德生.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场调查及风险管理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2): 199-202.

[10] 陈超男陈超男. 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流行调查与控制[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0, 27(2): 202-203.

(编辑: 任开环)

Drug resistance of pan-drug resistantto disinfectants

WEN Junmin*, LU Yuemei, ZHANG Guochao, YANG Jian, WU Shengnan, ZHOU Guangtao

(Intensive Care Unit,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20,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pan-drug resistant(PDR-AB) to common disinfectants.K-B paper method was used in routin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Paper method and broth cultivation were used in disinfectants susceptibility test.The PDR-AB was sensitive to 0.5% povidone iodine (PVP-I) disinfectant,0.1% chlorhexidine acetate solution, 2000ppm trichlorosocynuric acid (freshly prepared), and 2% glutaraldehyde(soak), but resistant to 75% ethanol, 0.1% chlorine oxide, 0.1% PVP-I, and 2000ppm trichlorosocynuric acid(prepared 30 minutes later).The 0.5% PVP-I disinfectant, 0.1% chlorhexidine acetate solution, 2000ppm trichlorosocynuric acid (freshly prepared), and 2% glutaraldehyde(soak) show excellent efficacy in killing clinically isolated PDR-AB, but low concentration of PVP-I and chlorine-containing disinfectants and 75% ethanol show poor efficacy.

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drug resistance; disinfectants

R187

A

10.3724/SP.J.1264.2012.00031

2011-04-12;

2011-06-28

温隽珉, Tel: 0755-25533018-2587, E-mail: wen_junmin@msn.com

猜你喜欢

戊二醛三氯二氧化氯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量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使用二氧化氯贴片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开口稳定性试验研究
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食场篇
凡是杀菌的护理用品要小心了
戊二醛消毒剂对猪场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的影响
二氧化氯在自来水消毒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