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度十大海洋人物

2012-04-22崔维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6期
关键词:南沙海洋

2011年度十大海洋人物

崔维成“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设计师

崔维成博士是国内外船舶力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优秀的归国人员,他在英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携妻回国。他长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在完整和破损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预报、船舶结构的疲劳强度评估以及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等领域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现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第一副总设计师。

崔维成善于迅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并抓住重点,率领团队开展理论与实验研究,并取得实质性进展,达到了有关方向的国际前沿,被国内外专家评论为“在所从事的各方面研究中达到了高水准”“善于发展自己的学术思想”等。由于崔维成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他已经成为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同时也获得了国内领导机关和同行们的认可,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企业优秀归国留学人员、船总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众多的荣誉和奖励,科研成果也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崔维成目前还担任无锡市兼职科协副主席,从事7000米载人潜水器研制后,编著了《走进深海大洋》的科普读物,发行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宣传普及海洋知识和海洋国土观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了280余篇学术论文,论文为国内外同行所广泛引用。

在工程产品研制方面,崔维成首次把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理论应用到载人潜水器的设计中,提高了设计水平。对于7000米载人潜水器来说,要求实现的功能和性能是多种多样的,如,它既要求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要求有工程上的实用性;既要求布置紧凑以提高机动性,又要求有良好的可装配性和可维修性;即要求足够安全,又要求重量尽可能地轻。这些要求之间既充满着矛盾又涉及很多学科,如何建立它们之间的最佳平衡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技术问题。这也是潜水器设计中最为核心的技术。我国过去的潜水器设计基本上沿用基于经验性的方法,但崔维成敢于打破常规,他带领科研人员在国内外首次将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应用于潜水器的设计,平衡了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贯彻了总师组提出的潜水器设计准则。

由于载人潜水器研制技术跨越难度大,崔维成一方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另一方面千方百计邀请熟悉和了解载人潜水器的国内外专家为年轻设计师队伍授课,使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原来“势单力薄”的队伍已逐步成长为拥有“精兵强将”的团队。崔维成经常组织团队成员交流思想,进行谈心,引导青年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忘以人为本,增强亲和力,开展各项活动,使大家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持续保持饱满和高昂的状态。

在海试任务中,崔维成总是身先士卒,主动请缨加入试航员队伍,每到一个新的海区,他都是顶着风险与压力第一个下潜,通过多次示范消除试航员的恐惧心理。作为“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他带领深潜团队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载人深潜精神,圆满完成了一次次的海试任务。由他负责的设计指标世界第一的7000米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2011年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5188米的纪录;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第四次下潜任务时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成为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并列的重大科技成就。

崔维成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事业心,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他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优秀学者,是青年科技人员的楷模。作为一名优秀的海归人员,崔维成用实际行动演绎着拳拳赤子爱国情。他心系民族大业,胸怀深海大洋,用一腔热血谱写着一曲载人深潜之歌。

朱 江中海石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朱江于1982年2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同年加入渤海石油钻井公司机修车间。从业30年来,她从最基层的加工设计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海洋石油开发研究和设计的最前沿。如今,担任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的朱江依然保持着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本色,她最为牵挂的依然是“为国家多采油、采好油”。

作为海洋石油开发的第一位女性项目经理,朱江先后主持完成了渤海、东海和南海等三大海域53个油气田的百余项开发设计及科研项目。1991-2011年间,由朱江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和课题为国家节约或直接创造的经济价值达数十亿元,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21项。海洋石油开发界有这样一句话:开发上有难啃的硬骨头,交到朱江手上就放心了。

渤海冬天的严寒、南海盛夏的酷热,都没能阻挡朱江奔赴一线的步伐。为了一个模块钻机的调试,她可以在海上平台“烤”上半个月;为了收集一线资料,她能够在海上来回颠簸近20个小时。30年来,朱江经常出现在机修车间、钻采设备的维修现场、海油建设一线,在冰冷的钢铁间穿梭,在波涛骇浪中前行,但她的心一直暖暖的,因为她懂得,研究要与生产紧密结合。这一段段艰苦而难忘的经历为她日后成长为钻修机首席工程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海洋石油开发的核心装备之一,模块钻机的基本设计及详细设计工作一直由国外设计公司垄断。说起来很心酸,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初期,拓荒者曾经不得已将好不容易进口得来的设备绑在浮筒上充当钻机用。朱江仔细算过一笔账,如果海洋石油工业的重要支撑——钻修机能够实现国产化,所花费用与依靠进口之比大约为1:8,那么仅设计费用一项,每套模块钻机最多可节约1200余万元。“不管多难,都要做成这件事情!”朱江下定决心。她常说,不管有什么艰难险阻,有心人的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2004年初,朱江带着专业室的两个同事,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北上兰州、宝鸡,南下湖北江汉、河南南阳,再入西南的三个地市,晚上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胃病、腰椎疼痛、关节炎常伴随着朱江,同行的男同事都感觉行程太密集、身体吃不消,为她担心起来。她却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明明觉得浑身快散架了似的,可“一想到此行下来有可能推动钻机国产化进程,整个人就很兴奋”。海洋石油的情况比陆地复杂得多,而陆地油田的钻机国产化也在摸索过程中,但这一趟考察还是给朱江启发良多。回来后,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公司提出一份关于海上模块钻机国产化的建议书,率先提出平台模块钻机国产化的研究方向。从2003-2009年,朱江参与设计了平台钻机18套、修井机35套。目前,海洋石油模块钻机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国产化率已从最初的不足40%提升到2008年的96%。钻修机的国产化不仅锻炼了国内的EPC总包和设计队伍,而且也给国内的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振兴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做出了贡献。而经由朱江参与审查、制订的《海上石油平台钻机》这一企业标准也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为我国设计、生产的钻机打破相关技术壁垒、走出国门奠定了技术基础。

海洋石油工业是高风险行业,一线工作的主体是男性,而作为一名女性科研人员,瘦弱的朱江却经常往海上平台和陆地终端跑,支撑她的是一个信念,那就是30年前她背着行李在渤海油田门口看到的一句话——“拼命也要下海拿下大油田”。30年里,凭着这种和石油一样浓稠的情感,朱江把一切献给了国家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

2004年5月,朱江时任锦州25-1南油田前期研究项目经理。这是我国海上开发的第一个带油环砂岩气藏和变质岩潜山油藏的复合油气田,项目总投资70多亿元。油田位于冰区,不仅油藏储存条件复杂,而且下游天然气市场反复变化,使项目组的研究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跨油藏、钻采、工程、经济、环评、安全、处理终端等多专业学科。朱江带领一个40多人的项目组,历时4年,经过上百次汇报,前后拿出60多套开发方案,在这个区域第一次成功应用了海上油气田区域开发的理念,在辽东湾海域构成了西至葫芦岛、东连营口港、南接绥中的海上“T”形油气外输大动脉格局,形成了年生产和外输合格原油500万吨、天然气8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最终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改变渤海油田“渤南多气,渤西少气,曹妃甸冒气”的天然气资源不均衡现象,2007年9月,朱江开展了渤西南联网供气即“一根扁担挑两头”的研究设计项目。她和设计人员经过现场大量调研、反复分析比较、多轮方案优化,终于在2008年7月以“油气田区域开发”基本理念为主线,完成了这一重大项目的研究方案,历史性地突破了海上跨区域、跨体系的综合开发和联网供气,实现了节能减排和天然气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这一项目已于2009年12月建成投产,彻底解决了沿途缺少燃料气的海上平台长年烧柴油的问题,还使海上油田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大大减少。预计在未来整个生产期内,总共将减少17.4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排放。

期待着渤海湾海底管道贯通连接如同地铁规划线一样的朱江,因热心区域开发在中海油研究总院被戏称为“区长”。朱江“区长”将自己的梦想倾注到垦利油田的区域开发研究工作中,她渴望描绘出一幅美妙的海上开发图景:区域内地面工程设施设计“合理到位”,地下油气资源开采“得心应手”。经过多年的艰苦工作,她描绘的蓝图即将在垦利油田变成现实。在区域开发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得到锻炼,区域开发思想和理念得到深化和完善,系统、逻辑与创新的思维方式得到传播和实践。在“嫁送”垦利油田区域开发方案之后,现在的朱江“区长”又满怀梦想和热情迎接新的调整——带领一支新的团队投入到石臼坨地区区域开发项目中,区域开发是新事物,只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有力地推动区域开发在海上油气田的成功实践。

朱江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她将对大海的深情变成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海洋石油这个战天斗海的高风险行业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睿智、坚忍与自信。渤海湾乃至中国海域“一盘棋”的开发局面,凝聚着以朱江为代表的中国海上石油开发团队的心血。

周泽彬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远洋船长

周泽彬,中共党员,历任船舶驾驶员、船长,2011年10月起任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海务部综合监督科副科长。1997年7月毕业于集美航海学院船舶驾驶专业的他,因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从实习驾驶员成长为远洋船长,时年33岁。周泽彬业务精湛,技术一流,宽厚待人,为人友善,工作兢兢业业,在大金沛轮任船长时,指挥船舶勇救落水台湾渔民,救助遇险公司姐妹船舶万寿山轮;在嘉宁山轮任船长时,成功摆脱穷凶极恶海盗的追击,在船员中享有很高威信。2011年,周泽彬荣获“全国十佳船员”和中国海运“抗击海盗英雄船员”称号,是中国年轻一代船员学习的榜样。

2011年2月1日,农历年廿九,再有一天就要迎来兔年春节了。刚刚离开印度港口的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所属“嘉宁山”轮,航行在茫茫的印度洋东南部海域,静静地驶向目的地南非德班港,当时位置距我护航编队东集合点东偏南1050海里,距索马里沿海1200海里。14点30分,嘉宁山轮发现正船头7海里处有一艘航向不稳定的船舶正在逼近。海盗!高度警惕的值班船员们的第一个反应便是遇到海盗了。在极短的时间里,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判断出这是一艘海盗母船,正快速向嘉宁山轮驶来。情况万分危急,时任该轮船长的周泽彬立即拉响了保安和遇险警报,全船按防海盗应急部署的要求,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公司很快收到嘉宁山轮遭受海盗袭击的报告,即刻启动应急指挥系统;消息同时也迅速传到集团、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和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舰,一场岸船联动的反海盗战斗打响了。

按照岸基指示,周泽彬带领全体船员保持镇静、沉着应对。他坐镇驾驶台指挥,下令船舶右转,正面避开海盗,同时安排船员在船头船尾升起五星红旗。海盗感到“潜伏突击”的行径可能已被发觉后,母船便疯狂地全速追击,不顾一切地连续向嘉宁山轮发起进攻,企图迫使其停下。但周泽彬和政委王细豪一起,带领全体船员与海盗斗智斗勇,让船舶保持S形航线,海盗船一时难以靠近。14点45分,海盗见母船追击无望,便释放了2艘快速小艇,每艇都乘有5名海盗,其中1人驾驶、4人分别持有不同的武器进行攻击。2艘快艇以高速追上嘉宁山轮,分两侧包抄并发动猛烈攻击,冲锋枪、步枪、散弹枪的子弹像雨点般地向嘉宁山轮扑来,一场在电影上才能出现的画面在嘉宁山轮附近上演,周泽彬指挥船员按应急预案要求坚守岗位,利用自制燃烧弹进行有力的反击,破坏了海盗登船的企图。见船员们没有屈服,疯狂的海盗突然向嘉宁山轮连发三颗火箭炮弹,目的是摧毁驾驶台,彻底制服货轮,周泽彬见状立即下令船舶转向避让。在海盗的轮番进攻中,有船员受伤,但嘉宁山轮却因转向及时,躲过了“驾驶台被毁,船舶无法控制”的可怕一劫。接着,周泽彬又采用船舶左右大角度形成尾部较大水波的操纵方式,逼使海盗小艇无法靠近大船。大约15分钟后海盗艇停止攻击回到母船边,第一轮攻击以嘉宁山轮的胜利告终。

虽然取得了第一次抗击的胜利,但周泽彬却不敢掉以轻心,利用海盗撤离的短暂时间,他指挥船员加紧做好战斗准备,将全船的火焰信号等集中在船艉、检查生活楼的门窗等。15点30分,嘉宁山轮发现海盗再次追踪,船员们严阵以待,半小时后,海盗的第二轮攻击开始。周泽彬指挥船员不停地向追击的海盗小艇投放烟雾信号,以红光火焰、降落伞等“武器”打击海盗的心理防线,并向海盗投掷以啤酒瓶自制的煤油弹,吓得海盗不敢轻易接近。海盗小艇曾两次接近嘉宁山轮船艉,但都被船员们击退。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较量,海盗们面对不屈的中国海员,已无心恋战,退出了战斗,第二轮攻击再次以嘉宁山轮的胜利而结束。

16点40分,不甘心的海盗们第三次向嘉宁山轮发起进攻,只见2条快艇会合后快速追上嘉宁山轮。这次海盗改变了进攻的方式,以一艘快艇参与攻击吸引船员注意力,另一艘快艇却在掩护下企图靠近让海盗登轮。周泽彬很快识破海盗的企图,指挥船员兵分两路,同心抗击,阻止了海盗一次次的攻击和强行登轮企图。眼见登轮不成,恼羞成怒的海盗开始向嘉宁山轮扫射,但船员们平时就经历过常规防海盗训练,安全躲过了海盗的子弹。最后,黔驴技穷的海盗终于停止攻击,其中一条快艇追踪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放弃嘉宁山轮这块难啃的“肥肉”。21点45分,嘉宁山轮的雷达上再也看不到海盗母船,经过近三个小时艰苦的斗智斗勇,嘉宁山轮终于脱离了险境,取得了反海盗战斗的全面胜利,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事后检查航向记录仪显示,周泽彬船长在抗击海盗过程中下达的舵令多达136个,海盗向嘉宁山轮至少发射了400发枪弹、3枚火箭炮,全船有超过200个弹孔。周泽彬船长带领嘉宁山轮船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海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英勇善战的革命斗志。《人民日报》《人民网》以《小年夜 印度洋响起了枪声》为题详细报道了嘉宁山轮在印度洋遭遇海盗袭击的事件,《中国之声广播电台》等100多家媒体也相继作了相关报道。

周泽彬不但业务精湛、英勇过人,而且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在船上,对内关心关爱船员,做到在思想上尊重船员、在感情上贴近船员、在生活上关心船员,对外不断提高服务客户的水平。由于船舶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作为基层管理者,他深知船长肩负着重大责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船员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一如既往地关注船员,听取船员意见,和年轻船员共同探讨人生。对待客户,他积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以良好的服务赢得顾客、扩大市场。在他任职的嘉宁山轮1102航次,希腊租家对航运很苛刻,要求船长为其提供船舶的详细资料,包括装载手册、稳性资料、详细的配载计划等,而且需要使用他们的表格;为了多装货物,他们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装完货后压载水要少于50吨、淡水少于50吨等。对此,周泽彬始终耐心、细致地为其解释各种疑问,后来租家发来邮件对他说:“你是一个优秀船长。”良好的服务赢得了他们续租1103航次。

有一次,嘉宁山轮在锦州港装运粮食期间,刚好遇上下雪。为了保证货运质量,周泽彬通知船员关舱停止装货,租家马上找到他,要求开舱继续装货。停止装货,不仅租家可能因超过合同船期支付额外费用,而且公司也一样损失船期,但他坚持按质量标准操作和检验,最终租家同意了他的做法。同时他承诺,我轮会利用雪停空隙及时开舱并通知港方装货,这样既保证了船期又保证了货运质量,赢得了租家的赞赏和感谢。

2011年底,周泽彬调到机关从事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他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创先争优。周泽彬认为,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企业的品牌形象。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和安排下,他到港口驻港宣贯公安部、中国海运集团的119活动,督导船舶做好消防的各项培训、演练、宣传和消防器材、消防通道的检查保养,为“清剿火患”确保船舶防火安全而努力。他把“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工作水平中去,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通过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制,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工作迈上新的水平。

李文波海军南海舰队南沙守备部队气象工程师

李文波于1985年7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1985年8月入伍,1988年3月入党,1991年8月调入海军南沙守备部队,现为永暑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工程师,技术6级,专业技术大校军衔,创造了南沙水文气象观测10项“第一”,被誉为南沙水文气象事业的“拓荒牛”。

李文波所在的南沙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是1988年我国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海洋气象观测站,也是我国最南端的海洋气象观测站。1992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上礁,准备大显身手的他面临的却是窘迫的现实:观测站条件简陋,缺设备、缺资料、缺人手;南沙远离祖国大陆,观测站建设喊不来也等不来,必须自己动手干出来。在这种艰难情况下,他和官兵们肩扛手抬,升级改造了气象观测场、值班室、预报室等工作场所,成功安装了第一套气象数据卫星接收系统、建起了第一个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开通了第一套气象数据卫星通信系统。

在南沙守礁的日子里,李文波瞄准南沙气象保障难题研究攻关,先后搞出了10多项小发明、小革新。1998年,当电脑还是“奢侈品”时,他向亲友借了6000元钱买电脑,成功编写出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使报表制作由人工统计和填写变成了电脑自动编制完成;2008年,他针对夜间空气蒸发量测量仪器落后、误差大的实际,反复摸索试验,研制出了南沙第一个自动滴注式蒸发水测量装置,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2009年8月,在缺少技术专家和专业施工人员的情况下,李文波当仁不让、迎难而上,经过半年努力,完成基础施工、传感器安装和设备调试,亲手建成了南沙第一个大气波导观测站,于2010年3月一次性通过海军验收。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高级专家成房林称赞:“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建成并运行该系统,国内所有观测站中仅此一家,南沙军人真是不简单!”

南沙海区既是国际海上航运交通要道,又是台风灾害、沉船事故频发的危险海域。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水文气象数据直接参与国际交换共享,对保障南沙海上作业、航运安全至关重要。为此,李文波经常提醒自己和同事:“观测数据事关国家形象和军队荣誉,必须慎之又慎、精益求精。”20年间,李文波领衔的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共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单位提供了140万组水文气象数据,这些凝聚着李文波心血的数据,质量被海军航保部门认定为最佳等级,4次获得海军海洋水文气象资料优秀奖,创造了20年观测数据无差错的奇迹,每天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为航行在南沙海区的船舶提供最权威的气象信息。国家海事局统计资料显示,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建立前,南沙海区经常发生重大沉船事故,几乎每次事故都与气象和海况有关,而近20年来南沙海区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沉船事故。

海洋气象观测要每2小时对风向、风速、气温、潮汐等近20个要素进行一次观测,每3小时上报一次观测结果,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李文波要求观测时间一分不差、要素一个不落、程序一丝不苟。2007年12月18日,南沙海区遭遇12级台风,狂风呼啸,巨浪滔天,值班员请示等台风过后再补测,李文波的回答斩钉截铁:“不行,越是恶劣天气,观测数据就越有价值!”于是他系上保险绳,冒着被风浪卷到海里的危险,跌跌撞撞地到各个观测点记录数据,身上多处被擦伤,怀里的数据表格却完好无损。常年累月数风点浪、观天测海,为的是摸清大海喜怒无常的“脾气”,掌握其规律,造福全人类。李文波煞费苦心,系统梳理南沙20多年水文气象观测资料,总结出了南沙海区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活动规律,台风、强冷空气对南沙海区影响规律,南沙海区海浪演变规律等,先后撰写发表了12篇论文,填补了南沙海区水文气象观测研究的空白。

人生紧要处,选择见精神。1991年6月,正准备结婚的李文波得知新组建的南沙守备部队急需水文气象专业干部,立即报名申请赴南沙;新婚第5天,李文波就匆匆赶到南沙部队报到;第一次守礁9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脸被晒成了一块黑炭,妻子看了心疼流泪。如今20年过去,李文波对当初的选择从未后悔,扎根南沙的决心不曾动摇。“不是我不懂得享受生活,只是心中实在割舍不下南沙这方热土。”20年间,李文波先后守礁28次、94个月,和家人团聚时间不到3年,有9个春节在南沙值班,全部队中他守礁次数最多、累计守礁时间最长,他立志成为无悔奉献的天涯守礁人。2010年12月底,又到换防时节,领导考虑到他多次在礁上过年,本来没有安排他上礁;李文波得知后,主动找到南沙守备部队领导,郑重递上守礁申请书,上面写道:“在南沙这个‘生命禁区’,如果为了金钱,就是铺满金砖我也不愿去。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南沙老兵,逢年过节我不去守礁谁去守礁?就是家里有再大困难,我也要义无反顾上南沙。”

南沙号称“太阳海”,最热时礁堡地面温度高达60摄氏度,穿心透骨的湿热空气让常人难以忍受。90年代初期,守礁官兵还吃不上青菜、用不上淡水、看不上电视、收不到信件,无论自然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在高温、高湿、高盐的沧海孤礁上,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礁生涯中,李文波由一个英俊挺拔的小伙子,过早地变得两鬓斑白,还患上了风湿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尤其关节炎发作时,上厕所、下楼梯都需要人搀扶。即便如此,他对南沙水文气象事业依然情有独钟。有人问他:“你用一生的黄金时间在南沙守几个弹丸小礁到底值不值得?”他的回答是:“南沙是我们的海洋国土,有我和战友们守着,南沙主权就永远不会丢。南沙水文气象工作需要我,别说20年,就是让我在南沙守一辈子,我也感觉很值得、很欣慰、也很自豪!”。

赵 健中国海监东海维权执法支队执法队队长

2012年3月16日凌晨,中国海监50船正前往某海域执行维权巡航任务,船外8-9级的大风掀起4-5米的巨浪不断拍打着船身。凌晨2点,赵健来到船舶驾驶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一边守听着高频,一边仔细搜索雷达上的可疑目标,认真记录着海上的情况,看他工作的劲头,很难想象此时他正患重感冒发着高烧;凌晨4点,海监船舶编队进入某海域,他更加忙碌起来,观察、记录、编报,娴熟认真地应对着海上发生的各种情况,晕船呕吐了好几次,他依然全情投入于自己的工作;凌晨5点,编队发现某国巡逻船,他指挥执法人员取证、记录、喊话,沉着冷静地应对着某国巡逻船的干扰与阻挠,在倾斜多达30度的驾驶室里,一直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海监编队经过与某国船数小时的对峙和斗智斗勇,圆满完成了巡航任务,按上级指示返航。为确保第一时间上报现场的情况,赵健仔细分析记录、认真编写报文,刚完成报文编写的工作,他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筛选照片、编写PPT,记录下本次维权执法任务中的每个细节。由于晕船和高烧,此时他已虚脱,喉咙严重沙哑;海上的风浪在继续,船舶的剧烈摇晃在继续,他的工作也在继续。直到出色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之后,体力严重透支的赵健终于躺下休息了一会儿,而此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长达20多个小时。

他是中国海监队伍中普通的一员,这是他海监工作中特殊又平常的一天。他是盾,矗立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最前沿,寸步不退;他是剑,向着侵害国家海洋权益的行为脱鞘而出,绝不姑息。他就是中国海监东海维权执法支队执法队队长赵健,波涛巨浪锻造的铁血勇士,国家海洋权益的忠诚卫士。

10年前,赵健成为一名光荣的海监队员,10年来他始终坚持工作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第一线,坚守着自己的维权执法岗位,参加了多次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专项执法行动以及定期维权巡航执法行动,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海上维权第一线度过的。海上工作是寂寞、艰辛的,但赵健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海上的孤独;他无怨无悔、坚守岗位,让和平时期的爱国情结在维权工作中流淌。他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个执法队员,他用行动告诉年轻队员,维权事业首先是用感情来维系的——有了对祖国的深情,海上的所有巨浪阴霾都可以是美丽的世界。

学习,自工作起;奉献,在每一天。作为执法队队长的赵健在支队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与制度创新。2008年东海维权执法支队成立之初,面临“队伍新、人员紧、经验缺、设备少、任务重”的困境,而赵健坚信只有一流的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为了建成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素质优良、依法行政”的海监执法队伍,尽快将有限的力量凝聚成更强的战斗力,赵健把加强理论学习、优化培训实践、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海监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作为工作开展的突破口,带头学习理论知识,专研执法技能,分析国际形势,总结执法经验,使执法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通过努力,他撰写多篇维权实践论文,协助支队编辑《东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实务手册》《维权执法海上通信密语手册》等业务材料,支队的执法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根据队伍现状和维权形势变化,赵健积极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通过岗位组与外业组相结合,理论培训与以老带新上岗实践相同步,执法人员业务方向与专业、兴趣相贴近,充分调动了执法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保证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使队员很快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迅速成长为执法业务的骨干;为使执法业务更加规范化、程序化,赵健非常重视支队制度建设,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组织、参与了支队《设备档案管理规定》《定期维权执法组标准化操作程序(SOP)》《维权执法航次任务评价体系》《执法长效培训机制》等多项规章制度的拟定工作,并通过勤抓落实使这些制度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执法队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其中“SOP”和实务手册更是得到了中国海监总队和海区总队的认可并予以推广应用。

家是人们心中的港湾,对于海监人来说,更多的时候是以大海为家。赵健把自己对家的热爱撒向了大海、献给了支队。从事维权执法工作以来,他平均每年要有超过1/3的时间在海上度过,家庭生活无法顾及,家人对他工作的特殊性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并全力支持,而正是这种理解与支持使他更加内疚惭愧。面对严峻的海洋形势,他只能将对家人的愧疚深深埋在心底,毅然肩负起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巡航在国家辽阔的海洋国土上,维护着国家海洋权益。作为执法队负责人,赵健深知队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效完成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每一位执法队员他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在平时工作中密切关注队员心理的波动,积极了解并及时响应队员诉求,高度重视队员意愿,尽全力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不管周末假日他都出现在送航的队伍中,给予队员最大的心理慰藉;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迎接队员返航归来,给予队员最及时的关心慰问。他的付出赢得了尊重,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赵健的工作事迹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他多次获得支队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分局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中央机关优秀共青团员、国家海洋局及东海分局通报嘉奖等荣誉称号。2010年,因在维权执法工作中表现优异,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为他记个人三等功;在他的带领下,执法队也于2008年及2010年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先进集体称号。赵健用青春为国家筑起了海上的坚固长城,实践着一名海洋权益忠实守卫者的誓言。他保卫的是祖国的蓝色国土,捍卫的是国家的权益和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陈 红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总编导

陈红同志热爱共和国海洋事业,积极投身海洋文化工作领域,在担任海政文工团独唱演员期间,演唱了众多海洋方面的歌曲,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还多次深入海军部队及国家海洋相关单位进行慰问演出。在一次为某海洋大学的演出中,因舞美操作失误,她从3米高台摔下,仍强忍剧痛重新登上舞台演唱,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感动。

自任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并担任由国家海洋局、海军政治部联合摄制的八集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总制片人总编导工作以来,陈红更是忘我投入、倾心竭力、放弃个人得失。为了落实中央首长的重要指示,多方奔走协调,终于成功实现了由国家海洋局和海军政治部联合摄制《走向海洋》;为了完成好《走向海洋》剧本的前期创作,她亲自带领创作人员沿着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从南到北,从边防海岛到内地城镇乡村进行调研采风;与从全国调集的海洋、海军方面的有关专家一起精心创作稿本,为成功拍摄《走向海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剧组遇到经费不足的困难下,陈红毅然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剧组度过难关。在拍摄过程中,带领摄制组奔赴多个条件艰苦的拍摄点进行拍摄,炎热的南海留下了她奔波的足迹,严寒的北国留下了她辛劳的身影。为了顺利通过审查,无数个日夜她奋战在机房修改样片;为了完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重要任务,她呕心沥血、苦心经营,终于取得了在中央一套、二套、四套、七套、九套、十套相继播出的辉煌成就,在全国掀起了《走向海洋》观片热潮,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记录片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被中宣部誉为“世纪精品”。陈红同志继演唱《常回家看看》之后又一次走进了千家万户,为共和国的海洋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周云昕原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会长

周云昕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淡水渔业专业,是深圳市最早一批学习潜水的学员之一。2002年,她与海洋馆潜水员们共同倡议成立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协会于2005年正式成立至今,是我国第一家以海洋环保为主题的环保公益组织。周云昕还是我国最早研究实践海豚康复治疗脑瘫儿童患者的专家,并在小梅沙海洋水族馆开设了海豚康复治疗中心,免费为患儿治疗,在全国引起轰动。2010年 9月CCTV10曾以“海的女儿”为专题对她进行报道。

成立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的念头缘于10年前一个冬日,偶然的想法带来了实际的行动,周云昕说:“虽然这个协会一直到2005年才正式在市民政局注册,但我们保护海洋的行动已经坚持了10年。”每次潜水时他们都习惯地清捞海底垃圾,现在,每年一次的清捞海底和清洁海岸活动已经成为协会的招牌行动——每年9月的“国际海洋清洁日”活动,从2005年开始,从最初的三、五百人到2011年超过2000人;7年来,在活动当天,来自深圳、香港、珠三角地区的政府官员、市民、志愿者通过潜水清洁、岸线清洁、沙滩清洁等方式,覆盖深圳260千米海岸线,累计清理垃圾近10吨;迄今为止,共26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队参加,直接影响民众近万人。

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就是宣传海洋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珍惜海洋。也许因为曾做过大学老师,周云昕讲课非常富有激情。业余时间,周云昕和伙伴们经常深入社区和学校搞展览、办讲座。她说:“我特别能理解教育要从孩子们抓起的意义。”

如果不是聪聪和爸爸走进周云昕的办公室,她会一直过着平静略单调的生活。周云昕说自己的生活、人生观以及工作方式都因此发生了改变。聪聪是一名脑瘫儿童,父亲四处求医,后来获知国外有海豚康复治疗能够帮助这类小孩,于是带着聪聪专门来求周云昕。周云昕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海洋馆的海豚很珍贵,她对这种疗法也完全陌生,拒绝似乎是她惟一能做的事情。但这是聪聪爸爸最后的救命稻草,为了孩子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三天两头就往周云昕办公室跑。每次看到聪聪瘦弱的身影,同样身为母亲的周云昕就觉得心疼,来自母性的勇气让她下定决心帮助这个孩子。于是,她提出了海豚康复治疗计划,在经过和上司无数次的沟通后,计划被批准了,可是实行的过程依然困难重重,除了上级的压力,说服海豚训练人员为治疗孩子额外工作也是一个考验,但这些都被她克服了,因为她相信每个人都有爱心,只是开启的钥匙不同而已。在项目进行伊始,周云昕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终极标准”,那就是永远免费地帮孩子们治病,不管那些小孩家里是贫还是富,在这里都是平等的!周云昕从此走上了公益的旅途。

海豚治疗程序终于启动,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他们要在休息时间义务工作,而且是对这些有缺陷的小孩,必须要付出多一倍的耐心。刚开始,海豚训练员都不知道怎样与孩子们沟通,经常被搞得手足无措;而且海豚疗法完全没有资料可寻,周云昕只好通过世界各地的朋友帮忙搜集外国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作为经验补充。努力终归得到回报,孩子们慢慢愿意与训练员沟通,也喜欢上了海豚,笑容浮现在他们天真的脸上。看着孩子们的转变,训练员们被感动了,现在他们把这些小孩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照顾他们,耐心地听他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情感,引导他们走向健康。

周云昕称这些特别的小孩为天使。有一次,她对即将下水的聪聪说:“亲吻一下阿姨。”聪聪走到周云昕身边,拥抱着她,并且亲吻了她一下,周云昕在瞬间呆住了,聪聪的妈妈当场泣不成声,因为对于从来不愿意与人交流的聪聪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迹!一位老红军,曾拿了一大叠钱作为报酬给周云昕和海豚训练员,周云昕当时有点生气,因为自康复中心开办以来,从来不收取任何费用;她对老红军说:“要是你想毁掉这个康复中心,那我就拿了这钱。”老红军的手拿着钱停在半空中,激动了好久。康复中心不是靠钱就能建立起来的,靠的是家长和小孩的信任、训练员的细心、还有周云昕对家长和社会的一份责任。周云昕坚持着公益慈善事业,因为他们是凭良心做事,而不是为了金钱。

周云昕说,爱心事业越做越大,除了海豚康复中心,她自己还出资30多万元注册了海洋环保组织,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大家了解海洋环境的重要以及海洋生物的珍贵。目前这个海洋组织已经在多个学校、社区开展海洋知识科普教育、宣传以及科学研究、普及考察等。每当有人问周云昕为什么要做这些公益事业时,她的回答很简单——她有爱她的丈夫、健康的孩子,父母也都身体健康,不用操心经济问题;上天给了她太多的幸福,总应该有所分享和回报,大家都过得幸福,她也会更加幸福。“我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回报这个社会,回报这座城市!”——这就是周云昕朴素而又真诚的“幸福加法”。

郭文标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45岁的郭文标是温岭一名目不识丁的普通渔民,他从1985年开始至今从事海上救助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因救助工作需要,20世纪90年代他就自掏腰包用上了最时兴的“大哥大”,而如今他用的手机只是300多元的“过时货”。郭文标的电话号码为广大渔民所熟知,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号码就是“海上的110”,身处险境的渔民只要拨通这个号码,郭文标就会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援手。二十多年来,郭文标借助工具和船只,从大海中拯救了无数处于危难中的落水者和船只,被当地渔民尊称为“平安水鬼”。

郭文标一个猛子扎下去可以在海里闭气5分钟,肩扛100多斤的铁锚能在海下行走四、五十米。更厉害的是,他脑子里有一幅详细的温岭海域图,遇险渔民只要报出附近礁石的形状,他立即就能准确找到位置。当地人赞叹说,郭文标是绝望者眼中的希望,他把救人当成一种义务、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2003年11月23日,一艘福建渔船在海上作业时不幸触礁,当郭文标赶到现场时,17名船员挤在一只救生筏上,生命危在旦夕;郭文标迅速把他们救上船,并当机立断,从别人不敢涉足的石板门航道成功地将价值数百万元的渔船拖回岸边;当船老大感激地拿出3万多元酬金时,郭文标婉言谢绝了。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来临之际,郭文标一天之内就救了7个人。2010年8月21日,在玉环披山以东海面上,浙玉渔7868船和一艘舟山籍化学品船发生碰撞,船体进水,船舶将要沉没;接到求助电话后郭文标紧急行动,立即前往出事海域展开施救,会同事故现场的其他渔船和化学品船一起将载有7名船员的浙玉渔7868船拖回玉环干江镇,挽救了船员的生命,保护了渔民的财产。

郭文标救助遇险船舶不论费用,对无能力支付起码的施救船舶油料费的救助对象也从不计较,因救助工作他每年仅柴油费用就达数万元。这些年郭文标一家一直住在海边的石头房里,因为那里靠码头最近、能最快跑去救人。前段日子郭文标家对面新开发了商品房,而家里买房的钱早被郭文标花在别的地方了:“我原来都是小船,只能在近海救助,要去远海得向人家借大船。”2010年,郭文标花了200万元造了一艘大型救助船,41米长、抗风能力十级,而这些钱大多是借来的;也是在2010年,在他的具体牵头组织下,同时在当地政府和渔民的支持下,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救助站,并建造了专门的海上救助船队。郭文标的事迹被人们广泛传颂,他先后获得2011年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勇敢奖”、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浙江省海上搜救先进个人、“感动台州”十佳人物等荣誉。

文圣常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圣常院士是我国物理海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我国海浪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国家教委批准的物理海洋学重点学科点和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任广西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院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奖励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洋学科组成员及组长;曾任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世界洋流试验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科学》D辑顾问编委;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曾培养出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第一个取得国内博士学位的研究生;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圣常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首次将当时国际盛行的有效波的能量平衡方法和海浪谱方法结合起来,开辟了海浪研究的新途径;80年代末,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解析形式的风浪频谱,该成果在1990年出版的海洋名著《The Sea》中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1960年提出适合工程环境应用的海浪计算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被编入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海港水文)》和国家海洋局《海浪计算手册》,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除在国家有关海洋预报部门投入业务化运行外,还通过与前苏联有关海洋研究机构合作在其远东海域推广应用。1962年撰写了国内外第一部海浪专著《海浪原理》,1984年出版的巨著《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位于当今国际“五大海浪名著”之列。

文圣常投身海洋科教事业60余年,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崇德守朴、奖掖后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海洋科研人才。2000年,他从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万元港币奖金中捐赠10万元设立文苑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另外10万元港币捐赠给他的家乡建设了一所海洋希望小学。2009年,文圣常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政府50万元的奖励,岁末他呈书校领导,决定将5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中国海洋大学,其中归个人使用的20万元捐给文苑奖学金,用于科研工作的30万元捐供本科生研究训练使用——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请学校不要提他个人的名字。

2011年,文圣常院士借90华诞之际,特意与自己的弟子们举行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师生座谈会,他说:“许多人问我取得成功的经验有哪些,我并无什么经验可谈,唯独信仰爱国主义和追求科学精神,牢牢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和追求科学精神以及健康正确的价值观,是我毕生献身于祖国海洋事业的力量源泉,这也是我想给同学们说的心里话!”他反复强调健康、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青年学子做人做事、成长成才的关键。他叮嘱大家:“社会给我们很多,我们应该对社会有所回报。”

白刚勋青岛市三十九中学校长

时间追溯到2008年,一纸调令将在全国著名高中青岛二中担任副校长的白刚勋调到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海洋大学附中担任校长。上任伊始,他考虑最多的是学校的定位问题。在与海大著名专家们交谈时得知,我国的国民海洋意识极为薄弱,大中学生对 “我国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海洋国土”都知之甚少。这一问题引起了白刚勋的深思: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的中学校长,特别是一个全国著名涉海高校附中的校长,应该有责任也有义务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青少年的海洋意识。至此,“中学海洋教育”这一课题经常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并让他不断地思考。在广泛听取海大专家建议和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大讨论的基础上,他毅然确定学校发展的特色为海洋教育。

他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从加强青少年一代海洋意识教育入手,让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让青少年从小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重视海洋。同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学校上下达成共识:需要也有必要将海洋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也需要建立海洋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班级;着眼海洋发展和人才需要,结合海洋世纪的人才结构,在中学阶段充分挖掘学生个性潜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奠定专业基础,为涉海高校输送具有一定专业素质、致力于海洋科学研究的创新型人才。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没有前人经验。面对新事物,学生和家长不能接受,学校老师产生怀疑,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白刚勋还是选择了勇往直前。学校派遣武剑英老师和周明峰同学作为唯一一对代表中国的师生参加了由加拿大政府主办的北极科学考察活动,科考归来的武老师借助这次机会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提高全面的海洋意识”的讲座,在师生中反响很大。随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青岛市海洋夏令营,参观海洋科技馆,开展海上科考,游览海底世界,邀请海洋专家做海洋科普讲座,培养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通过开展海洋科技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海洋科技知识竞赛、海洋科普黑板报、海洋主题画展、阅读海洋科普图书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培养出一批对海洋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2011年白刚勋和他的团队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的高度重视,他所领导的学校被国家海洋局授予全国首个“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在举办一系列海洋活动的过程中,白刚勋“海洋教育”的思路进一步清晰。青岛三十九中是坐落在海滨城市的一所重点中学,也是中国海洋大学的附属中学,白刚勋认为学校有责任培养亲海、爱海、知海的人,这是一种使命;以海洋科学和海洋文化为载体,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培养人才不能仅限于海洋活动,还要进行海洋课程的研究。于是,从2009年开始,白刚勋启动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前期准备和筹划工作。先后制定了《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草案,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征求意见,各学科教研组初步论证了海洋特色课程计划;两次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围绕“海洋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开研讨会,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多次与海洋大学领导沟通,明确意向,扩宽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三次邀请青岛大学课程专家为课程规划设置出谋划策;到上海复旦附中等三所试验学校学习考察,借鉴经验;邀请教育局专家领导论证。经过反复研讨,制定了《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海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以及与之相配的“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实践型课程”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方案》《三年发展规划》和《海洋教育班招生方案》,初步形成学校蓝色海洋教育暨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在白刚勋的率领下,全国第一个中学海洋课程体系诞生了。随后,在他的努力下,学校与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水族馆等驻青海洋科研机构签订《海洋教育联合育人协议》,中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水族馆成为学校海洋教育实践基地。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1年,伴随着蓝色海洋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三十九中的海洋教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各方的努力下,2011年7月,全国首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顺利招生,海洋教育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在白刚勋的积极筹措下,特聘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青岛水族馆等涉海部门和科研机构的40名专家教授为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海洋知识讲座。同时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海洋实践活动:与管华诗、冯士笮等院士科学家面对面,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深潜员面对面,登上科考归来的“大洋一号”与科学家面对面;参观中国海洋大学各海洋学科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黄海所海洋水产渔业养殖基地等,参与《走向海洋》记录片的观影座谈;海洋班的学生在寒假中进入中国海洋大学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海洋课题的初步研究。

针对学校海洋班的发展, 白刚勋提出要聘请各专业方面的专家,为每个海洋班学生做特长和潜能分析,帮助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人生规划,从而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加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最终通过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奠定专业基础,为国内知名的海洋类高等院校输送一批具有海洋特色研究基础的专业潜能人才。白刚勋使中学海洋人才培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他的胆识、胸襟与成就令人瞩目、敬佩、感动。为中国向海洋强国发展输送中坚力量,他当之无愧!

猜你喜欢

南沙海洋
日占南沙与美国的外交应对
出发,去看看未来的海洋
一线江景+灵山岛尖!绿城将诗情画意带到南沙
丁力:南沙未来“兵家必争”,南沙枢纽引领大湾区开创融合新格局!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海洋之歌》
南沙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