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对策

2012-04-13

时代农机 2012年7期
关键词:歙县山区机械化

余 飞

(歙县璜田乡人民政府,安徽 歙县 245200)

1 歙县发展茶叶产业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的优势

在黄山市而言,茶叶是很多山区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歙县也不例外,在这里没有污染,土壤中有丰富的锌硒,所产茶叶为纯天然绿色饮品。歙县境内有多个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布的无公害茶叶基地。

(1)生态环境优越,品种资源丰富。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南部,年平均气温15~16℃,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无霜期236d。平均年降水量1670mm,最高达2708mm。降水多集中于5~8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歙县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紫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油茶等生长,而且还日照长,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污染小,这样良好的种植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歙县成为了茶叶种植最为适宜的地区之一。

还有就是这里的茶叶种类也比较繁多。比如历史比较悠久的竹铺顶谷大方;徽州白茶是宋代时期向朝廷进贡的绝好佳品;绿茶、红茶早在唐代时就已经开始成为贡品,还沿着丝绸之路,被远输到了西域各国;还有多次在国内外获大奖的甘白香白茶、黄山毛峰、大谷运滴水香等其他一些名茶。

(2)产业优势:①茶叶的产业链比较长,经济效益比较好。茶叶的生产有很多环节,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育苗、种植、采摘、粗加工、精加工、销售。因为产业链比较长,因此在各个环节之间也就有着非常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生产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解决一大批劳动者的就业。茶树在种植3年之后便可进入投产收益,5年之内便可到达盛产期,茶树的连续收益年限高达30年,平均每年每亩可实现3000~5000元的收入,产品通过包装以及创立品牌等方式的精加工后,档次质量会明显提升,其中的一些利润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他经济作物。②政策优势。目前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大,歙县在“十一五”期间共投入农机化补贴资金1822.062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1438.295万元,目前全县已发展茶园管理修剪机械2807台,名优茶机4.3万台套,其中茶叶加工全自动先进流水线7条,总投入1200多万元。机制名优茶占全年名优茶总产量的95%以上,农民年增收600多万元。

2 歙县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现状

(1)机械设备比较落后。目前歙县茶叶机械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精深加工茶叶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只是随着将茶叶纳入到食品行业管理之后,以及一些相关管理制度的出台,导致了市场对茶叶在加工安全性上的要求逐步提高,一些地方茶叶生产加工方式显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①茶叶机械设备更新慢。有很多乡镇的加工机械还停留在生产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品,普遍功能比较单一。如歙县所使用的就是杀青机械、揉捻机械、理条机械等,存在着温度难以控制、效益不高、杀青程度难以保证、难以联入生产线等种种难缠的问题。②机械不配套,自动化水平低,机械操作人员素质偏低。调查显示,有很多乡镇的茶叶生产加工机械的配置都不尽合理,单机制茶的机器自动控制水平也普遍不高,全自动的生产线很难组成,导致了制茶效率很低、工艺不合理以及茶叶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还容易造成茶叶在色、香、味、形等方面的不一致,严重影响了茶叶加工中的一些品质,也制约了茶叶产业化的发展。③家庭单产生产方式制约着茶叶机械化的发展。家庭单产生产这样比较分散比较单一的生产方式以及山区土地比较分散的情况等都必然会导致出现生产上的一些不协调,而这些都制约着机械化的发展。

(2)精深加工技术落后。茶叶生产大多是简单的机具加工和手工制作,大型茶叶的生产流水线在歙县茶叶生产上体现作用不充分,不仅如此,在茶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也显得明显不够,对于茶叶的深加工高附加值也基本属于开发停滞。茶叶生产停留在初加工,这也就将精深加工技术落后的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

(3)机械加工流程比较落后。其实现在有很多地方绿茶制作加工工艺仍然是手工操作,普遍存在着制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也不高,成本高等问题。在劳动力日趋紧张的今天,扩大生产也受到了重重的限制,还有就是手工制茶人在技术上差异大,在加工上也不规范,很难保证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问题。

3 发展山区茶叶生产机械化的一些建议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针对一些偏远山区茶农们在信息上不灵、知识上相对落后的一些特点,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多形式地组织开展茶叶生产机械化现场会、技术咨询等活动,以此来提高茶农的操作技能,让茶叶生产机械化能够更早地在山区实现。

(2)优化机械配置结构。针对山区的一些实际情况以及茶农的需求,要从科学的角度制定茶叶机械化的整体发展规划,将短期和长期的一些发展目标明确出来,将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针对茶叶生产中比较关键的环节和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个个突破。主要是结合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大好契机,加大对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的推广和扶持,推动茶叶生产向着精加工、深加工、高品质方向发展。

(3)完善山区购置茶机补贴政策。歙县茶叶产业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就肯定离不开茶叶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但是这样的经营却是要以机械化为基础的。也正因为如此,利用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山区购置茶机的补贴政策,对于茶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山区的农机化系列项目中要首先考虑有助于茶叶生产机械化的项目,在补助时要优先考虑有规模化的龙头企业,以此来达到实现山区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目标。一家一户的手工生产,对茶叶加工效益是有很大制约的,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无法保障茶叶加工后的品质。结合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围绕歙县振兴茶叶经济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完善好适合歙县茶叶加工机具优惠推广政策,打造山区特色加工模式,运用好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好政策,促进茶叶生产加工有序、高效、合理的发展。

总之,茶叶生产机械化对于茶农和相关企业来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一定要利用好茶叶生产机械推广、一定要利用好新机具更新带来生产工艺的改变、一定要利用好新品牌、新标准。

猜你喜欢

歙县山区机械化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徽港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山区修梯田》
山区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歙县找寻王茂荫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