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言不美》

2012-04-13兰金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3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西医

文◎兰金初

(接6月上)

总而言之,中西药合用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的问题,中西“药合用”,绝不等于“医结合”。不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应该严格限制,刻不容缓。

悲哀的比较

当今我国内科的医疗水平基本上退化到只剩一支笔了,医生全靠各种仪器和一张药品说明书不需思考就会“看病”。几乎与售货员没什么区别。你会看到药店的服务员卖了几天药,在未见病人的情况下就敢俨然像个专科医生一样,给你推荐药了。但在医患关系较为敏感的现实中,纯中医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西医。西医看病出了问题没关系,上有各种检验报告的诊断依据替他顶着;下有制药企业帮他扛着。因为西医是在产品说明书的指导下开出的处方,既使毒副作用致人死命,医生责任小得多。而中医诊疗是根据辨证所得的治疗方法,全靠医生自己配伍(组成)的处方,一旦发生纠纷,没有任何企业为他承担任何微小的责任。中医是哲学医学,就连解释都很难让外行人听明白,这就等于你说不清楚,有嘴难辩才窝火。我深信只要经历10年以上的中医临床大夫都碰到过的问题,就是病人在服用中药期间因患者自己饮食不洁或染上某种疾病,产生腹泻或其他某种不适之症,病人马上就责问你开的药是不是有问题。甚至,你给他解释了半天,他还是半信半疑,而这样的病人以往在西医面前连问都不敢问。也有少数病人因吃西药而出现了多种副作用也心甘情愿,毫无埋怨之意。当他接受中医治疗时,却左顾右问,害怕中药有毒副作用,一旦与中药无关的一点点小问题,他就把问题向中医药身上靠。这给中医的确诊与组方配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说大一点,就像当今中药注射剂,稍有一两个病人出了点问题,就如狂风暴雨之势,药品监督部门,更是生怕问题影响扩大(负面),谨慎处事。而西药注射剂常有致残死的病例,却无人追究。

让人费解的是有些人在没理清中草药确切疗效、成分和提取技术的情况下,却打出“中药西制”的旗子,强行将中药改变为西方的化学药,将中医药引向歧途。在不少人的意识中,西医和西药是那么科学,是那么正规,是那么崇高而伟大。而中医却像是草寇,那么卑微和渺小,显得苍白无力,犹如没娘的孤儿,有谁会可怜你?中医药应该如何应对?

真假难辨

《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让人难以辨别真相,现代医学临床中也同样会有类似情况的发生,而且很常见。当我们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的时候,采取表皮进行活性病理切片检验。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检验结果却成了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结论。检验一万例,一万例都是这种结果,科技含量如此之高的病理检验竟然无法鉴别“系统性”或“盘状”这两种临床反差很大的疾病,实在让人哭笑不得。看来这种检验项目只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的负担,除此之外再不会有任何意义。

还有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部感染者,通过X光或CT检查,显示结果却成了肺结核。除了确诊为“肺结核”之外,再找不到更合适的解释了。既然诊断是肺结核,但西医却敢用大量激素和抗痨药给“肺结核”患者服用。

我就搞不明白,全世界的医生都知道,结核病是绝对禁用激素的,因为结核病碰上激素,病灶立即扩散而死亡。为什么诊断“肺结核”,医生还敢用激素?为什么“肺结核”用了激素既不扩散,也不死亡?这到底是检验仪器不灵,还是医生诊断有误?凭什么使用抗痨药?凭什么敢用激素?我想,真还没人解释得了这个简单乃至幼稚的问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5%左右的患者是以血小板减少为起始症状和贯穿整个病程,这一类患者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经我治疗的患者中,有相当数量是被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诊断依据是来自于骨髓象的检验结果而忽视该病的特点,给人下诊断,他们从来不会怀疑检测仪器的精确性和自身鉴别诊断有漏洞,以致误诊比例不断上升。其实问题就是出在骨髓象检验的身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两种截然不同病因的疾病,通过骨髓象的检验,竟然验出同样的结果。说白了,这些检验仪器和检验方法根本无法辨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其结果是没有思维能力的仪器,把有头脑的医生骗了。仅这一种疾病,我们赤手空拳的中医,每年都会替那些检验设备齐全的知名医院擦屁股,每年都要纠正几十例所谓的“原发性”改判为“继发性”。改判的依据是来自于中医的临床辨证和免疫指标的检测。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系统性西医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