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2012-04-13张秀银张婷婷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助产孕产妇全程

石 华,徐 健,张秀银,张婷婷

分娩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与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短,床位周转快,人流量大,为使孕产妇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对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2010-02~2010-12笔者所在科对612例孕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12例。年龄20~42岁,平均26.5岁。自然分娩335例,剖宫产277例。初产妇549例,经产妇6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0例,大专及以上402例。

1.2 方法 将住院孕产妇分入院时、分娩前(术前)、分娩时、分娩后(术后)、出院前5个时期,制定各时期的宣教及护理工作内容,将护士分责任组、助产组、新生儿护理组3个小组,按照各时期的工作流程标准和内容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2 护 理

2.1 入院时护理 由于大多数孕妇是初产妇,陌生的住院环境,缺乏怀孕和分娩经验,犹豫分娩方式的选择,担心胎儿性别、胎儿畸形,害怕疼痛及发生意外等,孕妇入院时往往表现为紧张和忧虑,因此护士要与她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责任组的责任护士介绍住院环境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介绍主管医师,积极与孕妇沟通,耐心倾听她们的倾诉和需求,认真解答提出的问题,消除她们心中的疑虑;对产妇进行营养评估,保证孕妇体重及新生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以便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1];帮助整理新生儿用物,拉近与孕妇的距离,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配合医师和护士,使其以最佳的情绪迎接胎儿的出生。

2.2 分娩前护理 孕妇常常担心是否能够顺利分娩,担心宫缩痛,针对这一时期的特点,由助产组助产人员陪同孕妇进入待产室,除常规的产前检查外,助产人员认真做好孕妇正常分娩知识的宣教,告知测量结果及测量数据的意义,为其讲解分娩的先兆症状,待产室内张贴图文并茂的分娩流程图,使孕妇了解分娩的全过程,让她们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分娩前不规律的宫缩痛常常使孕妇疼痛难忍,此时,助产人员要安慰鼓励孕妇,宫缩时,帮助孕妇取侧卧位轻柔按摩其腰骶部以减轻疼痛,给予腹部抚摸缓解孕妇紧张情绪,待产室播放优美的胎教音乐,分散她们的注意力。为防止分娩时发生感染准备会阴部皮肤。对于选择剖宫产的孕妇,由责任护士详细介绍术前相关知识、麻醉方式及术中注意事项,以缓解手术前的紧张和恐惧。

2.3 分娩时护理 孕妇进入产程后,由助产人员全程陪伴分娩。由于产程时间较长,体力消耗较大,以致疲惫乏力,导致不规律宫缩,产程延长也会引起宫颈水肿及胎儿宫内窘迫[2]。因此,第一产程(有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助产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介绍必要的知识,让产妇了解自己的产程进展情况,鼓励安慰产妇,使之情绪稳定,增加自信心,产生有效的宫缩,促进产程进展,指导产妇如何保持体力,调整好节奏,鼓励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分娩疼痛是每一位产妇不舒适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反映,缓解疼痛是关怀产妇和使其分娩舒适的根本[3]。助产人员耐心鼓励安慰产妇,告之产生疼痛的原因、规律及持续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增加自信心和自控感,教会放松和调节呼吸的技巧,也可自愿选择硬膜外镇痛技术行镇痛分娩,以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觉。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宫缩强且持续时间长。宫缩时,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增加腹压,以促进胎头下降,宫缩间歇期,嘱其放松休息,保持体力,避免用力过早或用力不当致体力消耗、宫缩乏力,适时告诉孕妇及等候的家属,让他们对新生命的到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产妇已精疲力尽。嘱其休息,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指导其正确用力,使胎盘胎膜完整娩出。胎儿娩出断脐后,即将新生儿抱于母亲胸前,第一时间与新生儿接触,实行早吸吮、早接触。 选择剖宫产的孕妇,由一名助产人员全程陪伴进入手术室,待胎儿娩出断脐后,娴熟而敏捷地为新生儿做好处置工作,并将新生儿抱于母亲胸前紧密接触,以稳定产妇情绪,促进子宫收缩,增进母子感情,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2.4 分娩后护理

2.4.1 产妇护理 产妇分娩后,需在产房观察2 h,助产人员态度和蔼,帮助产妇采取舒适体位,及时观察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更换清洁会阴垫,增加产妇舒适感,为产妇准备一杯热饮以补充体力,同时通知在产房外期待已久的家属并送上真诚的祝福。回到病房后,责任护士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后,严密观察产后子宫复旧、阴道出血及会阴切口情况,同时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她们想法和感受,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指导正确喂奶姿势,指导乳房护理,教产后操等。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陪伴家属大都知识缺乏、观念错误,因此护士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确指导并纠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体力消耗应及早进均衡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利产妇身体恢复,保证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选择剖宫产的孕妇,术后由责任护士全程护理,责任护士了解术中情况,为产妇及家属讲解术后麻醉护理、切口护理,尿管的注意事项,活动与休息,饮食与营养等,并及时给予按压宫底,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鼓励产妇适时下床活动,以促进术后康复。

2.4.2 新生儿护理 随着新生儿的降临,新生儿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一家人的情绪,如何护理好新生儿,是产妇和家属最关注的问题。新生儿护理小组全面负责新生儿护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测量、沐浴、抚触、喂养、皮肤护理、脐部护理、眼部护理、会阴部护理、黄染观察、大小便观察、指导如何更换尿布、防止红臀及湿疹、教会哭声辨别、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告知先天性疾病筛查意义等。新生儿沐浴实行“1牌、1婴、1车、1陪”,即护士抱走新生儿留下服务牌(相当于母婴分离卡),每次只抱1名新生儿,放入1辆新生儿车内,由1名护士全程陪伴,得到了产妇及家属的赞同,杜绝了因偷抱、错抱、混抱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5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正确的出院指导可以避免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忽视或中断康复保健和护理,从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前一天由责任护士进行温馨提醒,告知出院流程,将出院指导打印成文,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心理、饮食与营养、乳房护理、体形恢复状况变化,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避孕与再育、新生儿喂养、沐浴、脐带护理、预防接种、出生医学证明的办理、母婴回院健康体检意义、时间、地点等,同时提供热线服务电话。有调查显示:出院前67.7%的产妇希望了解新生儿护理知识,特别是脐部护理相关知识,以保证新生儿的良好护理,38.7%的产妇希望在产褥期获得饮食指导,30.7%的产妇比较关心产后如何恢复体形[1],因此,出院前护士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明显缓解产妇的心理负担,保障母婴的身心健康。

3 体 会

3.1 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通过各个时期的不同护理措施,及时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孕妇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全程的护理服务措施促进了产妇的心理健康,减少了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了产褥期感染。

3.2 促进了新生儿健康护理 通过全程的护理服务措施产妇及家属学会了新生儿护理方法,促进了新生儿健康成长。

3.3 改善了护患关系 通过全程的护理服务增进了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满意度。护士及时了解围产期孕产妇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孕妇的实际问题,使孕妇感觉护士在认真考虑他们的问题,从而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融洽了护患关系,同时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

3.4 护士素质得到提高 全程护理服务的开展促进了护士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提高,要求护士知识面要广,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掌握其他专业知识。开展全程护理服务后,激发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需求明显上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孕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都更具体、更全面、更规范,将关爱之意、热情之意传递给患者,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优质的服务,也让每位护士关注服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用真挚,耐心、细致、周到的工作热情拉近与产妇的距离,同时,增加了产妇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和尊重感,打造出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提升了医院形象。

[1]黄湘源,张 平.住院孕产妇对优质护理指征观点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0,4(8):853.

[2]许秋惠,曲洪萍.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6(8):156.

[3]袁秀珍,邬燕萍.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孕产妇舒适需求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2,16(7):391.

猜你喜欢

助产孕产妇全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