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山猪及其在山西的利用

2012-04-12焦福林李文刚吴志娟闫益波贺东昌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白猪梅山产仔数

焦福林,李文刚,吴志娟,闫益波,申 超,隋 超,贺东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梅山猪是太湖猪7 个地方类群(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嘉兴黑猪、横泾猪、米猪、沙乌头猪)之一,以太湖排水干渠——浏河两岸为母猪繁殖中心[1],主要分布于上海嘉定及江苏省太仓、昆山等县,是全球已知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兼具肉质好、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2]。20世纪80 年代以来,美、英、法、日等国均先后引进该猪种[3],其目的是利用太湖猪的高繁殖特性提高本国猪种的产仔性能,从而提高肉猪生产水平[4]。但太湖猪存在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等缺点。根据市场发展需要,20 世纪80 年代苏州市开始用太湖猪着手培育新品种,于1999 年培育成功了苏太猪;21 世纪初,建立了以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3 个类群为主的太湖猪活体基因库[5]。

1 梅山猪概况

1.1 体型外貌

梅山猪在太湖猪中体型较大,骨骼较粗壮。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深。耳特大,软而下垂,耳尖齐或超过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丛密、间距大。腹部皮肤多呈紫红色,四肢末端为白色,俗称“四脚白”,乳头数多为16~18 枚[1]。

1.2 繁殖性能

有研究表明,梅山母猪初情期分别为81,114.7,115,118 日龄[6],发情周期19~21 d,4 月龄即可受孕[7]。成年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的排卵数平均为29.09 枚[1],排卵卵泡补充和选择的增殖库中有较多数量的卵泡,而且在整个卵泡期保持有大量的发育卵泡;卵泡比西方猪小,但含有高浓度的卵泡液雌激素[8]。胚胎成活率比较高,死亡率为16%[9],16 枚以上乳头数的占83.2%[7]。小公猪首次采精液的日龄为82.3 d[1]。母猪初产仔数(12.14±0.09)头,2 胎产仔数(14.48±0.11)头,3 胎及3 胎以上产仔数(15.83±0.09)头[1],并且仔猪有高度一致的初生质量[9]。

1.3 肥育性能

有研究报道,将梅山猪肥育期分为试验前期(20~55 kg)和试验后期(55~90 kg),前后期营养水平分别是DE 为14.21,13.79 MJ/kg;CP 为15%,13%;Lys 为0.75%,0.65%。20~90 kg 阶段日增质量607.25 g;料质量比3.68∶1。90 kg 体质量屠宰的胴体品质瘦肉率41.2%,皮脂率50.39%,眼肌面积为17.16 cm2[10]。肌内脂肪含量3.27%[11]。

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保持梅山猪现有的繁殖性能好、肉质鲜美、杂种优势明显等优良性状的同时,保种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高大系、强壮系、瘦肉系的选育,使梅山猪能适应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需要。

2 梅山猪在山西的利用

为促进山西养猪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梅山猪的高繁殖性能,提高山西养猪生产水平,1985 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上海市引入梅山猪15 头,1986—1989 年与外种猪进行杂交;1989—2007 年在杂交的基础上,应用继代选育结合生物标记的方法,培育了适合当地的瘦肉型母本系猪大汉梅,2007 年经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暂定名为晋阳白猪。

2.1 二元杂交

以汉普夏、大白猪为父本,梅山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肥育期为20~90 kg 体质量阶段,分前期(20~60 kg)和后期(60~90 kg)。日粮营养水平,前期DE 为13.31 MJ/kg,CP 为16.77%,Lys为0.75%,Ca 为0.58%,P 为0.41%;后期DE 为13.74 MJ/kg,CP 为14.60%,Lys 为0.61%,Ca 为0.53%,P 为0.35%。汉梅全期日增质量592 g,比大梅(500 g)提高92 g,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料质量比分别为3.47∶1 和4.24∶1,二间之间差异极显著。90 kg 体质量屠宰时,胴体瘦肉率汉梅为54.05%,比大梅(50.06%)提高3.99 百分点,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总产仔数汉梅12.90 头,比大梅提高0.6 头,二间之间差异极显著;汉梅猪45 日龄窝断奶头数为8.0 头,较大梅猪(6.78 头)提高1.22 头,二间之间差异显著。二元杂交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汉梅组合好于大梅[12]。

2.2 三元杂交

以汉梅猪为母本,长白猪、大白猪为父本进行杂交,肥育期为20~90 kg 体质量阶段,分前期(20~60 kg)和后期(60~90 kg)。日粮营养水平,前期DE 为13.31 MJ/kg,CP 为16.77%,Lys为0.75%,Ca 为0.58%,P 为0.41%;后期DE 为13.74 MJ/kg,CP 为14.60%,Lys 为0.61%,Ca 为0.53%,P 为0.35%。长汉梅、大汉梅肥育期日增质量、料质量比、90 kg 胴体瘦肉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大汉梅、长汉梅经产总产仔数分别为12.20,11.23 头,活产仔数分别为11.86,10.21头,差异均极显著;45 日龄窝断奶头数分别为10.02,9.00 头,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大汉梅繁殖性能优于长汉梅[12]。

2.3 晋阳白猪母本系的培育

2.3.1 组建母本系基础群 通过对汉梅、大梅二元杂交组合,长汉梅、大汉梅三元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和育肥猪生长性能的测定分析,最终确定杂交组合大汉梅为瘦肉型猪母本系培育的基础猪源。按照综合指数法对35,60,120 日龄和90 kg 体质量不同阶段的猪群进行选育,最终从4 个不同血缘的268 头(母猪250 头,公猪18头)大汉梅组合中筛选出母猪40 头,公猪8 头,组建成培育瘦肉型猪母本系的基础群,基础群含梅山猪血缘不少于25%,平均近交系数1.38%[12]。

2.3.2 母本系猪繁殖性能的研究 从0 世代开始,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进行7 个世代的选育,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3.32 头,活产仔数12.63 头,35 日龄的断奶头数10.13 头、窝质量87.34 kg 和成活率90.26%。总产仔数中,第3,4,5 胎比第2胎分别多产1.736,4.423,4.764 头;活产仔数中,第4 胎分别比第2,3 胎多产3.881,4.318 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13]。

2.3.3 后备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分别于35,120,180 日龄早晨测定后备猪1~7 世代空腹猪个体质量。第7 世代的公、母猪180 日龄体质量分别达93.58,91.87 kg,分别比第1 世代高出17.75,16.04 kg,差异极显著。7 世代公、母猪的日增质量分别为652,673 g,较1 世代的479,476 g 分别提高173,197 g,差异极显著[14]。

2.3.4 母本系猪配合力的研究 晋阳白猪分别与长白、杜洛克公猪杂交,繁殖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数、断奶窝质量、断奶个体质量分别为13.1,11.4,9.0 头,74.28,8.25 kg 和11.0,10.4,7.2 头,70.18,9.75 kg;生长性能(20~90 kg)日增质量、料质量比、屠宰率、胴体瘦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695 g,2.69∶1,72.60%,61.55%,31.51 cm2和583 g,3.12∶1,72.20%,62.40%,32.19 cm2。由此说明,与长白公猪交配效果较好[15]。

2.3.5 ESR 和FSHβ 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联分析 应用PCR-RLFP 对ESR 和FSH β 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晋阳白猪ESR 基因型在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均存在BB 型高于AB 型、AB 型高于AA 型的规律,而AA 型、BB 型和AB 型3 种基因型在初生质量和断奶质量方面差异不显著。FSH β 基因型在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断奶头数上均存在BB 型高于AB 型、AB 型高于AA 型的规律,而对初生质量和断奶质量影响不显著[14]。

3 讨论

(1)梅山猪作为重要的中国地方猪品种之一,被列入国家地方猪种保护资源。同时也因为其优秀的高产仔性能,曾被世界各国育种学家作为研究产仔基因的工具而享誉全球[16]。山西省利用梅山猪作第一母本培育的晋阳白猪,是一个繁殖性状高、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杂交配合力好等各项性能整齐一致的母本系猪。该品系的培育成功,为山西今后的系间配套杂交、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储备了优良母本,并建立了良好的杂交繁育体系,能有效地满足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繁殖性状尤其是多产性状是养猪业中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4]。衡量母猪繁殖性状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产仔性能,它包括产仔数、活产仔数、初生窝质量、仔猪初生体质量等[17]。晋阳白猪经过7 个世代的选育,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性状的主要性状取得了明显进展,与大多数人认为的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受多基因控制、选择效果较差的看法不一致[18-19]。这可能与本研究亲本的选择(梅山猪)有关。梅山猪具有高产仔遗传基础,激素峰值高、排卵数多和子宫容积大是窝产仔数高的重要因素[17]。

(3)国外猪育种专家为了提高本国猪肉的生产效率,将梅山猪的高产仔基因与欧美猪的生长快、瘦肉率高的基因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并且还对梅山猪的高产仔生理机制、基因定位、主效基因检测等进行了广泛研究[2]。如法国对我国猪与欧洲猪的遗传杂交参数和经济利用价值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以确定利用我国猪培育新品种的可能性及其在生产体系中的杂交位置[20]。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对晋阳白猪从产仔生理机制、基因定位、主效基因检测以及肉质性状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其更好地利用。

[1]郑丕留.中国猪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33-135.

[2]张德福,张似清.国外对梅山猪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02,18(3):82-86.

[3]尹洛蓉,李学伟,吕学斌,等.梅山猪多产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8):37-41.

[4]周春宝.太湖猪高产仔性能机理的研究[J].养猪,1999(4):29-31.

[5]王子林,华金第.国宝:太湖猪的保种与开发利用[J].中国猪业,2006(2):23-25.

[6]储明星.梅山猪合成系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6):34-36.

[7]张勇,张牧.中国梅山猪在日本[J].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2003,20(6):63-65.

[8]张德福,张似青.国外对梅山猪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猪业科学,2006(4):51-53.

[9]禚艳书,刘铁铮,王红玲,等.梅山猪多产性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0):29-31.

[10]吴德,杨凤,陈代文,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19(2):163-167.

[11]储明星,吴常信.梅山猪与西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比较研究[J].国外畜牧科技,2000,27(3):40-41.

[12]焦福林,贺东昌,李文刚,等.瘦肉型猪“大汉梅”母本系基础群的组建[J].中国畜禽种业,2008(9):10-13.

[13]焦福林,贺东昌,李文刚,等.大汉梅母本系繁殖性能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8):135-137.

[14]贺东昌,焦福林,李文刚.山西瘦肉型新品系晋阳白猪选育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6):60-65.

[15]李文刚,贺东昌,焦福林.大汉梅母本系母猪杂交性能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2):70-71.

[16]张似青,陆林根,张江,等.梅山猪繁殖性状遗传参数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养猪,2007(1):52-54.

[17]陈才勇,王恬.不同杂交组合仔猪的初生重比较[J].当代畜牧,2002(12):18-19.

[18]田海宁.金华猪繁殖性状遗传力的计算及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6):16-19.

[19]王清义,贾志勇,王清括,等.太湖猪保种及利用现状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1996(11):31-33.

[20]李继蓉,齐宗佑,王铁志.杜洛克母猪生产力初探[J].天津农业科学,1989(1):6-8.

猜你喜欢

白猪梅山产仔数
Advanced ocean wave energy harvesting: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trends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晋汾白猪标准”成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梅山
游梅山龙宫
梅山情
吓死宝宝啦!
不同组型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对鲁烟白猪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