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A 棕榈酸酯眼用凝胶预防及治疗LASIK 术后干眼症

2012-04-12葛银屏夏丽坤柴广睿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12期
关键词:酸酯干眼泪膜

陆 岩 ,葛银屏,夏丽坤,柴广睿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干眼症[1-2],可持续数月甚至几年,患者眼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涩不适、疲劳疼痛感,严重者可致裸眼视力下降。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为人工泪液滴眼,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症状不缓解,甚至出现角膜点状荧光着色[3]。本研究对我院眼科激光视力矫治中心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实施LASIK 手术的患者使用维生素A 棕榈酸酯眼用凝胶预防和治疗LASIK 术后干眼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在我中心实施LASIK 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66例(932 只眼),其中男256 例(512 只眼),女210例(420 只眼),年龄18 ~42 岁,平均(25.40 ±3.82)岁,术前等效球镜度数为-1.50 ~-16.00 D(-6.34 ±4.13)D。病例入选标准:(1)屈光状态稳定2 年以上;(2)双眼屈光参差<1.0 D;(3)未戴过角膜接触镜或已停戴1 个月;(4)无LASIK手术禁忌证;(5)近1 个月未用过影响泪液分泌及泪膜稳定性的药物。

1.2 术前检查 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裸眼和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眼前节和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分析、眼轴和角膜厚度测量等。泪膜相关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在未用麻药下进行,将5 mm ×35 mm 泪液测试纸前端5 mm 置于下睑中外1/3 结膜囊内,其余部分反折下垂于眼睑外,计时5 min 取出测试纸,蓝色刻度代表泪液分泌量,如<10 mm 视为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荧光素条轻触结膜,瞬目数次,以钴蓝光在裂隙灯下观察,用秒表记时,当角膜开始出现黑斑的时间即为BUT,如<10 s 为泪膜不稳定;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将荧光素钠条置于下结膜囊,嘱患者轻闭双眼后取出,眨眼数次后以钴蓝光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上皮。将角膜染色程度分为4 级:0级为角膜上皮无染色;1 级为角膜上皮染色面积<1/4 角膜;2 级为1/4 角膜<角膜上皮染色面积<1/2 角膜;3 级为角膜上皮染色面积>1/2 角膜。

1.3 干眼症诊断标准 (1)患者主诉有干眼症状;(2)泪液分泌试验<10 mm;(3)BUT <10 s;(4)FL 1 级及以上。主诉有干眼症状且泪膜相关检查有2 项及以上异常者可确诊为干眼症。其中泪液分泌试验<5 mm,BUT <5 s 或FL 3 级可诊断为重度干眼症。

1.4 药物治疗方法 重度干眼症为LASIK 手术禁忌证,根据筛查结果排除重度干眼症患者;轻、中度干眼症患者术前患眼用维生素A 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兹养,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点眼,4 次/d,用药2 周后实施手术。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于术后第1 天起常规双眼用0.1%氟米龙滴眼液滴眼,4 次/d,每周递减1 次,可乐必妥滴眼液点眼,4 次/d,连续1 周;维生素A 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点眼,4 次/d,用药1 个月。

1.5 手术方法 由同一医生利用同一台AMO Amadeus II 型自动平推板层角膜成形刀(140 刀头)制作蒂位于鼻侧的角膜瓣,及同一台Carl Zeiss Mel80 型准分子激光仪切削角膜(直径6 mm)。

1.6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6 个月,于术后1、7 d及1、3、6 个月随访复查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愈合情况及角膜地形图,并于术后7 d 及1、3、6 个月做泪膜相关检查。

2 结果

932 只眼中,16 只眼(8 例患者,1.72%)术前诊断为重度干眼症,155 只眼(16.63%)术前诊断为轻、中度干眼症。术前诊断为轻、中度干眼症并术前用药的155 只眼于术后7 d 及1、3、6 个月做泪膜相关检查仍诊断为干眼症的分别为69 只眼(44.6%)、52 只眼(33.4%)、26 只眼(16.6%)、7只眼(4.6%)。术前筛查已排除干眼症的761 只眼于术后开始用药,术后7 d 及1、3、6 个月检查符合干眼症诊断的分别为244 只眼(32.1%)、145 只眼(19.0%)、64 只眼(8.4%)、12 只眼(1.6%)。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无术中及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3 讨论

LASIK 是目前矫治近视最主要的手术方式,手术源性干眼是该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术后发病率约为50%[2],是一种神经源性眼表疾患。牛广增等[4]研究发现,LASIK 术后3 个月时,角膜上皮下神经丛密度仅恢复到术前的35%左右,角膜知觉仅恢复到术前的70%左右,目前治疗角膜损伤的药物均不能有效促进角膜知觉的恢复。LASIK 术后干眼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手术后眼表结构的改变、角膜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营养性减退、手术源性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杯状细胞的减少所致[5]。LASIK 术对角膜神经的破坏使角膜知觉减退,进而使泪液分泌量减少,同时表皮生长因子等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细胞因子分泌也相应减少;还使瞬目频率减少,导致泪液蒸发过强,影响黏蛋白层、水液层和脂质层的形成,导致泪膜不稳定;另外,手术过程中板层角膜切削不可避免地会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微皱襞,使黏蛋白无法吸附;制作角膜板层瓣的过程中,负压吸引力的作用使结膜杯状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粘液分泌量减少,导致泪膜形成不良。

陈海娥等[6]报道,LASIK 术前已诊断干眼症的患者,手术源性干眼使术后干眼症加重;术前无干眼症的患者,LASIK 术后1 周及1、3 个月干眼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3%、40.4%和20.6%。本研究通过术前筛查排除严重的干眼症患者,对轻、中度干眼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积极治疗,促进眼表恢复,改善泪膜稳定性,对非干眼患者术后应用高效人工泪液预防干眼发生,大大降低了LASIK 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和程度。

维生素A 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是惟一国产含有维生素A 的第五代人工泪液,聚羧乙稀(Car bopol)为该药的基质,其进入结膜囊后由于瞬目的运动产生凝胶—水样—凝胶的转变过程,既有效地延长了其在眼内的潴留时间,也进一步增进了泪膜的稳定性,延长了泪膜破裂时间。有研究表明,含有Car bopol 的滴眼凝胶的角膜接触时间比普通人工泪液增加数倍[7]。另外,该药添加了维生素A 棕榈酸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该药能维持角、结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代谢,有效地防止角、结膜上皮细胞的角化,促进泪腺细胞及杯细胞的分泌功能[8]。因而有效缓解了LASIK 术后的干眼症状,降低干眼的发病率,并且不含防腐剂,长期应用比较安全。

[1] Sang S,Qian T,Li YZ. Corneal sensitivity and dry eye after LASIK[J].Int J Ophthalmol,2008,8(8):1987-1991.

[2] Ambrósio R Jr,Tervo T,Wilson SE. LASIK-associated dry eye and neurotrophic epitheliopathy:pathophysiology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 J Refract Surg,2008,24(4):396-407.

[3] 欧穗珍.减少LASIK 术后干眼症的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08,8(4):824-825.

[4] 牛广增,范玉香,陈海婷,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LASIK 术后角膜损伤修复的疗效观察[J]. 眼科新进展,2012,32(3):242-245.

[5] Toda I. LASIK and the ocular surface[J]. Cornea,2008,27(s1):70-76.

[6] 陈海娥,赵邯英,赵玉霞,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的调查研究[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4):250-251.

[7] Cao F,Zhang X,Ping Q.New method for ophthalmic delivery of azithromycin by poloxamer/carbopol-based in situ gelling system[J].Drug Deliv,2010,17(7):500-507.

[8] 邱晓頔,龚岚,陈敏洁. 维生素A 棕榈酸酯对兔机械性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及结膜杯状细胞的作用研究[J].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2):151-160.

猜你喜欢

酸酯干眼泪膜
乙醇酸酯制乙醛酸酯的生产方法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竟是“干眼”找上门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 干眼及其治疗防范策略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Cu(Ⅱ),Ni(Ⅱ),Co(Ⅱ),Mn(Ⅱ),Zn(Ⅱ)和Cd(Ⅱ)的乙基3-(2-氨硫化亚肼基)-2-(羟胺基)丁烯酸酯配合物:合成、表征和细胞毒性
欧盟将褐煤酸酯移出许可食品添加剂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