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首例“经眶穿刺海绵窦”手术获成功

2012-04-12匡远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视神经脑膜动静脉

本刊讯 日前,北京天坛医院采用国际最新入路技术“经眶穿刺”成功治愈“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据悉,此次“经眶穿刺海绵窦”手术为国内首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除,已于近日痊愈出院。

患者梅女士,50岁,因患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眼球充血肿胀,走路不稳,乃至引发癫痫,多方求医均无能为力,令其痛苦不堪。近两个月,梅女士抽搐频发,病情进一步加重。

在北京天坛医院住院后,梅女士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脑血管造影发现其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迂曲多变,出现了少见的脑静脉引流,有潜在颅内出血的危险。神经介入科主任医师姜除寒等开始采用传统的岩下窦入路,即经动脉、静脉入路实施血管内栓塞,但微导管无法到达病灶处,若强行栓塞,患者会有生命危险。在无法采用传统的岩下窦入路的情况下,他们决定选择国际最新的入路技术“经眶穿刺”。

海绵窦与眶区通过狭扁的眶上裂相互交通,利用这一解剖特点,经眶下缘穿刺,通过眶上裂直接进入海绵窦进行栓塞,途径短,效果肯定,可谓“见缝插针”,但目前国内还没人使用,手术仍存风险。在告知病情及相关风险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实施手术,历时2小时40分,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姜除寒经眶直接穿刺海绵窦。术后经双侧颈总动脉造影证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完全栓塞。

此次手术的难点在于,在狭扁的眶上裂内有眼动脉静脉及运动眼球神经通过,且其与走行有视神经的视神经孔很近,穿刺稍有偏差就会伤及这些结构,还有误穿眼球和颈内动脉的风险。专家们利用DSA的三维颅骨重建功能,将重建图像与实时透视叠加,可清楚区分眶上裂和视神经孔,从而保证穿刺的准确性。

据介绍,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供应硬脑膜的动脉与颅内静脉窦异常交通形成的一种疾病。海绵窦区是该病易发部位,传统的入路方法入径远、微导管难及病灶区,加上普通透视很难分清眶上裂与视神经孔,这使介入医师望而却步,国外只有零星报道。“经眶穿刺”入路方法为治疗该病找到了新的治疗途径,此次手术的成功对经眶穿刺海绵窦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视神经脑膜动静脉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家畜的脑膜脑炎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不同病因致脑膜强化特点的MR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