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2012-04-10秦贞东杨友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国情建筑师建筑

秦贞东 杨友松

摘要:目前国内建筑领域受到外来思潮冲击,西方形式已不可避免成为建筑创作的绝对主流。文章针对本土传统文化与建筑创作本质被忽视甚至出现严重缺失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旨在呼唤建筑文化的回归与再现,并期望能够成为当下建筑师创作中的思考内容。

关键词:建筑创作传统文化本质创新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architecture field subject to external shocks trend, the western form has become inevitable construction creation absolute mainstream. Aiming at the nativ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creation essence is ignored appear even serious lack of present situation,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thinking to call for the return of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representation, and expect to become the architect of the creation thinking.

Keywords: architecture cre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并带来视觉新鲜感的同时,似乎正在变成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建筑领域也不能幸免。建筑艺术变化纷呈,折射出西方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但必须得承认,本土传统的研究和探索被束之高阁,自然容易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传统特色正在渐趋失落,并留下一系列无法弥补的遗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理应静一静,多思考,回归建筑创作的本源。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事业欣欣向荣,成就令世人瞩目。在史无前例的大建设中,尽管成效很大,但在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方面遇到一个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全世界不少建筑师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来。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建设浪潮和国际上多元缤纷的各种建筑思潮的冲击,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心理上都准备不足,常常跟着市场导向走,而一些决定方案取舍的领导或业主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使得一些设计忽视甚至牺牲功能去追求所谓标新立异的形式,一些建筑不顾国情、不谈经济,超标准建设。在这种市场的导向下,使一些建筑创作逐渐脱离建筑本体,背离建筑的基本原理而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于是一些不合国情、违背建筑目的性的畸形建筑逐渐多起来了。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优越创作环境,我们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使我们的建筑创作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

二.建筑的目的性

近年来,无论建筑界或社会上对目前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倾向和设计思想的混乱颇有微词,一些大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议论,建筑的目的性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本义来讲,时下一些建筑设计脱离建筑的本质,忽视建筑的具体功能和使用要求,不结合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不考虑与传统地域文化的沟通,片面追求所谓“造型”,这是对建筑本质的一种误解。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建筑师深思,建筑设计如果脱离建筑本体,建筑创作就会走到斜路上去。

三.创新并非标奇

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所创新,有个性,有特色。建筑创新首先体现在设计理念和理论上,建筑创新还体现在影响设计的各个因素上。例如总体布局如何与城市和环境的协调融合,在功能上如何以人为本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文化上如何承前启后表达建筑的内涵和文化品味,以及材料、结构、技术的创新。它涉及到环境、功能、文化、技术、经济的各个方面,常常是诸因素的综合,并在某一环节形成突出的创新点。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导向,片面理解创新的含义,认为建筑创新就是建筑形式的标新,而只要形式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建筑。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建筑追求新、奇、特,建筑造型与功能脱节,标志建筑成了标新立异的代名词。这种思想导致不少设计人员从形式出发,而形式又只看立面透视图,一些方案评选,只要透视图画得好,与众不同就行了。有的领导或业主向设计人员提出“你先给我画几张透视图,选中后再委托具体设计”,而设计人员为了获得设计任务,就常在国外的建筑杂志中找与众不同的立面,或凭空构想别出心裁的建筑造型,待甲方选定透视方案后再去拼凑功能和平面,至于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是否适用经济合理,就不去顾及了。这是典型的形式决定内容,立面决定一切的思想。有了这种设计思想,很难出创造性的设计,这也反映了当前设计领域某些作品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缺乏内涵、精品不多的现状。

四.坚持开放学习先进反对崇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引入国外各种先进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这对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国外,不少优秀的城市和建筑规划设计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欧洲许多城市都强调在保持城市整体肌理和空间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建筑强调实用并与环境融合,这种教训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建设中是很深刻的。一些国际著名建筑专业设计公司在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思维方法上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关键我们要学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形式和符号,同时我们应结合国情,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几十年来,国外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论、流派、主义,他们不同的出发点,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其中不少设计不合国情,造价过高,缺少中国文化特色,质量平平。有的认为花这么多钱搞国际招标就是要选一个外国的方案,其实这几年我们国内建筑师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国际招标中中国建筑师中标的也不少,有些领域国内比国外的水平高,但一些重大的标志性工程目前还是外国建筑师占上风。中国建筑师熟识环境,了解国情,但整体素质和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五.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当前建筑的现状令人担忧,形成这种局面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来解决,而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责任。从建筑师的角度由此引发的建筑创作思想的讨论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坚持开放,不固步自封,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管理,使我们的设计队伍,特别是年轻一代迅速成长,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外国文化和技术的引入,也应结合国情冷静思考,要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掌握辨证的创作思维方法,建筑的基本原理是共通的,在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方案比较,综合思维,整合优选。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应坚持建筑的目的性,以人为本,视全社会为最大业主,让建筑回归到整个社会的需要。

小结:

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立足本土,结合国情,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建筑创作中要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努力创作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让中国建筑师的成就和思想立于世界建筑之林,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建筑师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博物馆建筑与文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武议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戴秋,刘春茂. 重拾传统 应对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建筑创作思考 《四川建筑》 2011

[4]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张钦楠译.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国情建筑师建筑
家国情?家国梦
小小建筑师
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研究
韩新政府清算国情院七大弊案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