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山平塘工程现状及生态化、标准化建设对策分析

2012-04-10陈子年李燕妮

湖南水利水电 2012年4期
关键词:平塘清淤蓄水

陈子年 李燕妮

(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长沙市410007)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全省已建成大中小水库1.33万座,总库容391.9亿m3,山平塘167.23万处,总塘容79.77亿m3,河坝15.31万处,水轮泵站1.58万处,排灌机械保有量330万kW,各项水利设施蓄引提总水量327.7亿m3。

1 山平塘的现状

湖南省现有山平塘167万多口,其中(1 000~100 000)m3的山平塘有138.47万口,万立方米以上骨干山平塘33.15万口。山平塘一般灌溉几亩、几十亩、几百亩农田不等,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全省134个县(市、区、农场、经济开发区)。山平塘工程大多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由村组集体或农民自发建设,定期组织村民对山平塘清淤、加固。自从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承包后,山平塘的公共服务功能和土地的私人承包经营制度开始脱节,多年来基本处于只用不管、只用不建的无人管理、无人建设状态,大多数山平塘严重淤积、渗漏,蓄水能力不足设计蓄水能力的60%,蓄水能力逐年下降,灌溉效益逐年衰减。

2 山平塘的地位与作用

山平塘作为水利基础设施,是所在区域基础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山平塘蓄水面有29.87万hm2(448万亩),蓄水容积79.77亿m3,为92.2万hm2(1 383万亩)农田提供基础水量保证。尤其是在不具备修建骨干水源工程的地区,山平塘所建之处,是该片区域农田的唯一灌溉水源工程和当地农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工程之一,无可替代,对山平塘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上山平塘灌溉渠系短,水的利用系数高,解决农田灌溉及时,是农业抗旱的首选水源工程。

3 山平塘整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山平塘等基础水利设施的现状与农业生产发展对山平塘等基础水利工程的要求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下雨无塘蓄、天旱无水灌、有地耕不上,一遇干旱农村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趋显紧张,农业减产或绝产,农村饮用水出现困难,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现状很难满足农业生产抗旱的需要。

(2)山平塘工程急需改造的现实需要。湖南省山平塘工程建设年代已久,工程数量多,经过几十年的运行,缺少必要的维护与管理,工程大多塘容淤塞,塘堤单薄、渗漏、高度不够,放水涵卧管损毁,泄洪设施存在险情或没有泄洪设施,已严重制约着山平塘工程的使用和安全运行,急需整治和加固。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山平塘工程淤塞40%以上,蓄水能力普遍低于设计蓄水能力的60%,塘堤存在渗漏的山平塘比例高达60%,放水涵卧管设施不完善的山平塘达60%,泄水设施不配套的山平塘达40%以上。

(3)广大农民群众迫切期盼的需要。2009~2010年,湖南省集中安排部分新增农资补贴资金用于全省山平塘清淤扩容补助,共完成了7.93万口2.92万hm2(43.87万亩)水面的山平塘清淤扩容与整治,共新增蓄水能力133 840.2万m3,改善、恢复灌溉面积7.62万hm2(114.37万亩),起到了“小工程,大效益”的效果。群众普遍反映山平塘补助资金项目的实施是一件大好事,农民群众非常拥护和迫切希望政府继续实施这项普惠民生的政策,地方政府和群众对山平塘清淤的积极性高、要求强烈。

4 山平塘整治的目标与标准

发挥山平塘工程的整体效益,山平塘整治后需达到以下目标和标准:

(1)山平塘蓄水、放水、泄洪功能正常发挥。全面恢复山平塘的蓄水容积,塘堤稳定、安全,配套完善涵卧管等放水设施和泄洪道等泄洪设施,保证有水能蓄上、灌溉放水能及时输送、暴雨洪水能及时排走。

(2)生态功能正常。保证水体、土体的自然交换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护水体中生物及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方便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保证山平塘周围山体(土体)部分地下水向山平塘渗流的水补给通道畅通。

(3)山平塘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落实山平塘的管护责任主体和维护经费,明确管护责任,保证山平塘工程长期正常运行,发挥工程使用效益。

5 山平塘整治的标准化、生态化建设

(1)山平塘蓄水能力建设。合理确定山平塘蓄水容积,蓄水容积计算应考虑年降雨量、集雨面积、径流系数、复蓄指数、控制灌溉面积、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塘容确定可采取查分区径流系数、多年平均降雨量,考虑一定的复蓄指数初步确定塘容,再根据山平塘控制灌溉范围及作物种植情况进行验算。山平塘整治应采取清淤扩容和引水,尽可能多地集蓄雨水和引水蓄塘,提高蓄水能力,扩大灌溉范围。

(2)山平塘塘堤整治加固。塘堤应满足稳定、安全、防渗、倒滤要求,包括塘堤边坡稳定、塘堤安全超高、塘堤拦蓄水要求等。原则上游坝坡坡比应缓于下游坝坡,不同的坝高应采用不同坡比,坝高超过5 m的坝应分级设置平台,塘堤高度应满足安全超高要求,塘堤不存在明显渗漏,塘堤较高的应在下游坝坡设置排水沟、坝脚设置排水棱体。塘堤存在边坡不稳的进行塘堤培厚等措施,山平塘培厚整治原则上应采取前削后填(迎水面削坡,背水面回填培厚),原则上不在新填方土体上现浇砼。塘堤整治应满足规程规范的相关要求。

(3)山平塘输放水设施配套。主要指放水涵卧管设施齐全,且运行正常,渠系及其建筑物工程基本配套,输水顺畅。

(4)山平塘泄洪设施配套完善。山平塘蓄水容积相对较小,多属年调节,应考虑泄洪设施的设置,根据一定的防洪标准,进行产汇流计算,确定下泄流量,设置必要的泄洪道,并考虑消能设计。

(5)山平塘整治的生态措施。保证水体、土体的自然交换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区别对待防渗处理工程措施和边坡稳定护砌工程措施。除雨水集蓄工程和存在塘堤渗漏的山平塘塘堤采取混凝土或土工膜防渗处理外,其它原则上不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对存在边坡稳定问题的可采取生态混凝土、生态袋、雷诺护垫、混凝土框架、草皮等生态护坡或浆砌、干砌石、松木桩等护脚处理。山平塘防渗处理时山平塘迎水面衬砌高度到最高蓄水位加风浪爬高,原则上不衬砌到塘堤顶。非迎水面除为塘内防崩塌确需护砌的,只采取护脚或花格块护砌

(6)山平塘长效运行机制。山平塘长效运行机制必须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和管护经费。一般可采取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转让山平塘的经营权,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实行灌溉、防汛、综合经营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6 建议

由于山平塘建设工程改造需要资金量大,地方财力有限,尤其是湖南省山平塘建设呈现一种自发自觉、全省遍及、仅限于点和局部开展的现象,迫切需要国家资金加大补助力度作为推手,多措并举,推动全省山平塘清淤工程改造工作的全面展开。

(1)建立和完善山平塘建设与整治工程的投入机制。

一是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开展山平塘整治建设。由村组集体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按照村内一事一议开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筹劳办法,组织发动群众投劳筹资开展山平塘建设与整治。

二是政府设立补助资金以奖代补开展山平塘整治建设。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山平塘等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继续安排用于山平塘清淤扩容补助,一事一议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山平塘等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从几个方面加快山平塘建设与整治的建设步伐。

三是推进山平塘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山平塘整治建设。通过转让、租赁、拍卖山平塘的经营权,进行经营权的置换,筹集山平塘整治的建设资金,落实山平塘的管护责任主体,负责山平塘维护建设。

(2)建立和完善山平塘建设与整治工程的激励机制。山平塘工程点多、面广、量大,不便于统一组织实施,考虑其受益范围小,大多属村组组集体所有,主要是村民自建自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山平塘整治的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应是农民及村组集体。为调动村民兴建和整治山平塘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可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的方式,由群众先期实施,政府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后,按蓄水水面,或按山平塘塘容,或按山平塘处数等相关标准进行按实补助,通过“先建后补”,充分调动和鼓励农民自主建设和整治山平塘的积极性。

(3)建立和完善山平塘建设与整治工程的监管机制。一是项目监督与质量监管。建立项目区村民代表监督、党员代表监督、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监督、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社会舆论监督等多层次的项目监管体系;二是项目技术服务保障。强化乡镇水管站技术服务功能,强化县级水利部门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职能,鼓励和发展水利中介服务组织,通过有偿形式提供服务,健全农民用水户协会,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简单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三是工程验收把关。工程验收是工程投入运行的最后一道把关和补助资金的补助依据,要严格验收把关,保证工程效益发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平塘清淤蓄水
2022年巴西水电站水库蓄水率达50%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西藏在建大型水电站工程通过蓄水验收
世界最高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建成通车
平塘甲茶
特提斯女神的壮举——平塘国家地质公园
平塘甲茶
力士德清淤挖掘机
板集煤矿主井井筒快速清淤施工技术
北京20座下凹式立交桥汛前可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