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秭归县柑橘橘实瘿蚊发生初报

2012-04-10聂家云

湖北植保 2012年5期
关键词:秭归县落果幼果

聂家云 徐 燕

(湖北秭归县植保植检站 443600)

柑橘橘实瘿蚊是秭归县新近发生的一种害虫,柑农俗称红线虫。2010年首次在秭归县郭家坝镇文化村脐橙果园发生为害,引起柑橘幼果期大量落果。笔者从2010年至2011年11月在全县各乡镇普查,目前已在秭归县归州镇官庄坪村;水田坝乡董家冲村;郭家坝镇文化村、庙垭村、郭家坝村;梅家河乡鲁家湾村、郑家岭村、谭家岭村;沙镇溪镇屯里荒村;两河口镇王家垭村、天池垭村;周坪乡桂垭村;茅坪镇建东村等乡镇、村发生橘实瘿蚊,发生遍及全县12个乡镇,近60个村,发生面积0.3万hm2,占全县柑橘面积1.53万hm2的19.6%。据2011年9月6日在郭家坝镇文化村4组鲁翠林、邓光华、孙卫国脐橙果园调查,橘实瘿蚊虫害果一般2%~7%,严重受害的果园虫害率达到10%以上。橘实瘿蚊主要发生在秭归县的脐橙果园,从海拔300m~600m的果园都有发生。橘实瘿蚊主要为害脐橙、柚类、蜜橘类,椪柑类危害较少。橘实瘿蚊发生隐蔽性强,早期不易被人们发现,一旦为害,也很难防治。由于柑农不怎么识别其发生规律,防治难度大,现将橘实瘿蚊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橘实瘿蚊的形态特征

橘实瘿蚊属瘿蚊科与柑橘花蕾蛆、梨瘿蚊同类。

成虫:成虫体长2mm~3mm触角细长,鞭状,淡褐色,14节,每节有环状毛,复眼黑色。

卵:卵长椭圆形,乳白色至淡褐色,近孵化时,顶部出现1个长0.30mm~0.35mm的红点。

幼虫:呈扁纺锤形,头部淡棕色,虫体红色,胸部有三角形红色斑纹,末端有4个突起,前胸骨片呈“Y”状,黑褐色。腹部有黄色斑纹。

蛹:蛹长2.5mm~3.0mm,红褐色至暗褐色。

2 发生规律

橘实瘿蚊在秭归县5月上旬初见成虫,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羽化后经过1d~2d地面爬行交配,白天在土壤缝隙中休息,傍晚上树把卵产于幼果表皮,多产于幼果蒂部和果脐部。一只成虫产卵30粒~50粒。幼虫孵化后就近在白皮层集中处蛀食,前期果实外观无症状,初期有黄色水渍状晕斑,经20d后原产卵孔黄化凹陷,削开外表皮可见鲜红色幼虫,每果平均有25头以上幼虫。蛀道弯曲,蛀孔周围呈黑褐色,白皮层的蛀道呈红褐色,并有红色粉末状物。幼虫不蛀食果肉,果实被蛀食后呈不均匀发黄而掉落。7月至10月为危害高峰期。低齡幼虫可以随落果继续取食。橘实瘿蚊一年发生4代~5代,每代约35d~40d,后期世代重叠。但据秭归脐橙果园观测,从6月中旬到11月上旬,果实内持续有幼虫为害,幼虫期可长达70d~90d。幼虫老熟后沿虫孔爬出果面(或烂果)入土越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幼虫入土越冬高峰期。次年4月下旬后,当气温回升至18℃以上时,越冬幼虫上升至表土做土室化蛹。土壤湿度大于80%,有利于幼虫化蛹;土壤过于干燥,幼虫滞育死亡。

橘实瘿蚊在多雨高湿且温度适宜条件下发生量大,荫蔽、潮湿,地面杂草多,周围杂树多和种植密度大的果园,有利于柑橘橘实瘿蚊的发生,山区雾大而重的果园内发生量大,山边阴凉处发生量大且危害比较严重。橘实瘿蚊的主要天敌是寄生蜂。近距离传播主要为成虫随风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为带虫果实的运输或带虫果实经流水传播。

3 防治方法

3.1 营造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

清除果园杂草,合理修剪,排除积水,营造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

3.2 及时摘除虫果

6月~7月橘树生理落果期,应及时捡拾地面落果并摘除虫果,切开后晒干作药用。秋冬季做好清园事宜,清理果园中的落果及虫果,集中烧毁或用尼龙袋装袋洒药密封杀死幼虫或挖坑深埋。冬春季翻晒果园表土,减少越冬虫源,降低虫口密度,减少防控压力。

3.3 喷药保护

3.3.1 地面施药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土表化蛹羽化时,每667m2果园用5%辛硫磷GR0.5kg拌湿润细土10kg撒施或用5%百树菊脂 SL 1 500倍液+40%丙溴磷EC800倍液喷施土表,施药后进行地表浅锄效果更好。

3.3.2 树冠喷药

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用48%毒死蜱EC500倍~600倍液或2.5%溴清菊脂EC 1 500倍~2 000倍液进行树冠喷施,7d左右一次,连喷3次。对成片的果园,应进行联防。

3.4 套袋防治

在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均匀喷洒一次柑橘专用杀菌剂,套袋,隔绝虫源,控制为害。

猜你喜欢

秭归县落果幼果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桃子如何防范采摘前落果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秭归县努力破解农村群众出行难
做好精准扶贫的民生答卷——秭归县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亟待加强——以秭归县为例
畅想马年 马到成功
延迟采收对库尔勒香梨落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