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2012-04-08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吕 珂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吕 珂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近年来,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的现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持续关注。笔者通过对现状分析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功能的研究,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因素,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质;素质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胡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讲授做人的道理,在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在于明辨是非、团结友爱,使人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适用于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还要能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带动社会不断进步。

一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分析

1.人文素质。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辞海》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是指每个人正确做人的基本品质和态度,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具备高尚的思想意识、理想情操、心理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修养。[1]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成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2.现状及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西方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值得关注。远有清华大学“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近有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北大硕士打父事件”,从考试作弊、旷课公开化,到未婚同居、堕胎事件的层出不穷,再到一桩桩跳楼自杀事件的触目惊心,都集中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严重弱化的趋势,即“四化”:

一是民族信仰缺失化。多数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了解肤浅,不知道“四大发明”、未读过“四大名著”、不晓得孙中山、鲁迅等名人,有的甚至不会唱国歌、不认识国徽,但却对乔丹、杰克逊等外国明星如数家珍,缺乏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是价值取向功利化。多数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功利思想严重,一切向“钱”看,在找工作、谈对象时十分势利。尤其是在选择专业、选修课程时,都是把“是否能多挣钱”作为基本标准。甚至还有的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和动力。

三是道德品质败坏化。受西方腐朽价值观念的影响,多数人的道德标准底线发生了错位,缺乏对事物美丑、善恶、是非的判断标准和分辨能力,存在着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追求自由化、无纪律约束,意志力脆弱、承受能力差等诸多问题。

四是责任意识淡薄化。当代80、90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未经历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难日子,加之社会存在的个别丑恶现象,他们考虑事情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顾及别人的感受,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精神。

分析原因,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围绕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重智力、轻能力,重知识传授、轻个性发展,弱化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2]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专业划分较细、专业知识学习时间较长,致使多数学生没时间上文、史、哲、书、美、声等人文类的选修课,从而使他们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淡薄、人文素质缺失。可见,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亟需改进。

二 大学英语教学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它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在实现教学目标中能提升人文素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英语不仅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4]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在落实教学内容中能提升人文素质。每种人类语言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交流工具,还是该民族认识事物、解释世界的价值观念体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体现着西方民族文化内涵,即价值理念、宗教信仰、认知方式、审美标准、道德意识和风俗习惯。因此,学习英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涉及到历史、地理、艺术和音乐等方面,学会后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而提升人文素质。最后,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能提升人文素质。著名英语教育家王才仁在《英语教学交际论》指出:“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或活动教学,该过程是交际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因此,英语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进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创新能力、高尚品质和高雅情趣的培养。

三 实施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笔者在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为“五个下功夫”:

1.在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养上下功夫。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其教育理念和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是系统工程,不是孤立的教育行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宗旨,不是某个阶段性的活动。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既要在英语技能方面具备扎实功底, 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教学驾驭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有真挚的感情。要把自己真切的眼神、赞美的话语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使其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利用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检索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Seminar可以让学生提早接触文献资料检索,并逐步熟练操作。学生通常根据自身研究专题,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辨别、分类和引用,使自己的Seminar报告更加充实、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文献查询能力的培养,也为学生日后进行学术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奠定基础。

2.在挖掘教育资源、精选教学内容上下功夫。

教育必须依托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 因此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语言教学内容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蕴含的人文资源,适时介绍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和民俗等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词汇的内涵、典故的来历等等。还可根据学生兴趣和知识水平,对教材加以调整,进行外延性拓展和补充,使学习内容更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如,适时开展讨论辨析、体会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有选择地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粹,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在《大学英语》(全新版)中,我们可以从“ALL the Cabbie Had Was a letter”体会那感人肺腑的友谊,从“Tony Trivisonno’s American Dream”中深刻认识美国梦的含义,从“The Freedom Givers”中了解美国黑人奴隶的艰辛和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3.在培养学生兴趣、活跃课外氛围上下功夫。

教学是否成功,往往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具体知识,而在于能否培养学习兴趣。英语学习更是如此,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学、愿意去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鼓励和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优秀经典作品中品味和思考,吸取精神营养,提高人文素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学习,通过举办文化讲座、演讲歌唱比赛、表演话剧节目等方式让学生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养成肯钻研、爱探索的习惯。

4.在优化课堂环境、丰富教学手段上下功夫。

教师要在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试想,若学生在上课时能听到优雅的课文朗诵、悦耳的外文歌曲,欣赏到精美的课文配图、精彩的影视作品,势必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致,既陶冶了情操情商,又提升了审美情趣,还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如在组织欣赏英美经典影视作品时,教师可先给学生简介电影相关的历史背景,然后在观影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分析电影中不同人物的特点,通过讨论发言,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对待成功和挫折,如何看待生活,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好英语、了解该国文化,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5.在科学合理评价、建立考核体系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现行的应试教育使教学更注重结果,从而导致急功近利,大搞题海战术,严重削弱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的考核评定应本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原则,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行以人为本、科学评价、合理定级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摒弃一张试卷决定一切的思想。考核应贯彻“全面考核、查找不足、科学评判”的原则,对能力、素质进行测试。因此,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全新的学习质量评估模式, 要把诸如论文写作、演讲等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纳入到考核中来,并要占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改进考核题目的内容。笔试题不能太客观化,标准答案也不应限制太死;设计的题目尽可能是开放式的, 为学生留下充分发挥主体性的空间,比如设置翻译、口试等内容,既考语言基本知识,又考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切实把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任务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全面发展,学会以更客观、更全面的眼光对待人生、认识世界。

[1]罗荷香.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7):74.

[2]郭树东,关忠良.略论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4-88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HumanisticEducationinCollegeEnglishTeaching

Lv Ke

Humanistic education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last few years. More discussion and concern have been given to the fact that the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seriously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ing into the function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active elements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come up with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umanistic quality; quality education

吕珂,硕士,讲师,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KL-2011-1916

1672-6758(2012)06-0062-2

H319

A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