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性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2-04-08何恩贵

关键词:社会性学习者软件

何恩贵

(安阳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社会性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何恩贵

(安阳师范学院 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社会性软件的存在使教学过程与学习资源建设产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性软件可以创建新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增强教学平台的开放性,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教学与学习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了拓展,教与学的过程和学习资源得到了优化,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参与营造平等协商的对话环境、营造科学管理知识的氛围等策略,使得社会性软件的教学功能最大化。从而深化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教师从业技能的提升。

社会性软件;教学与学习;拓展和优化

一 社会性软件概述

1.社会性软件的界定。

社会性软件自2002年以来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对于社会性软件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在网络世界大家默许的称呼为“社会性软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性软件”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比较有影响的有我国的社会性软件研究学者毛向辉先生(2003),他指出:社会软件的名称意味着“个人带着软件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而本文中的社会性软件是在网络硬件的基础上把独立的使用个体连接在一起的联络性软件,它支持现实世界里面不同的人群在虚拟世界里面形成信息交流、共享、传输、存储、创新等各种以信息为资料的交往关系,它是由共同兴趣爱好者联络的平台和网络环境下生存的公共领域。

2.社会性软件的存在与教学。

社会性软件是在“六度分隔理论”影响下产生的,“六度理论”的内在联系和教学的社会性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社会性软件生来就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的手中。”[1]“六度分割”的概念就由此产生了。这是一个典型、深刻而且普遍的现象。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理解这个理论就会发现: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经过优化后最多不超过6个人就能够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与教学过程相较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人与人之间的表层联结和深度联结的关系对学生良好学习的态度、知识的管理、转化和共享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性软件对现代教学和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搭建平台。随着学习者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自主性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已成为主要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情景、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是有效学习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社会性软件由于具备沟通、联络的特性恰好为这些高效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扩展了个人和组织者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渠道,建立了同一问题集思广益的公共领域、自然就优化了学习资源的组织和管理。社会性软件能真正将学习过程与交流合作融合在一起,实现各种知识的获取、信息交换、思想沟通,最终形成有效的意义建构。

二 社会性软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社会性软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社会性软件便于教师进行教育得失反思。教育得失反思是教师对日常教育事件和教学活动的回忆,分析、总结和思考的过程,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育得失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高效途径。社会性软件为教师进行教育得失反思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利用社会性软件中的Blog、BBS和Wiki等可以进行个人教育剖析、总结、反思并和别人交流共享,这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策略。尤其是Blog作为教师进行个人反思总结的平台,它是记录教师个人教学的经历、思想以及行为变化的一种载体。通过这种载体教师会不断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审视教育观念,最终使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个学者型教师。

(2)社会性软件辅助教师联络学习、知识共享和创新。社会性软件拓展了个人的学习空间,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使很多互不相识的学习者,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凝结到自己的社会关系中来,进行群体学习。教师在群体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激发并创造新的观点、新的知识,进而实现了专业发展。目前, 学习型Blog群中既有专家、教研员、研究型教师团队,也有按地区或学科划分的教师学习社区。在学习社区中参与者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查看别人的评论,在长期的交流和探讨中实现知识分享,使教师得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

2.社会性软件强化了教学动态互动的过程。

(1)社会性软件为研究性教学搭建了平台。研究性教学是师生互动与合作的过程,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既应是知识、经验、思想的传播者又是学习活动的探索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又是学生学习与研究活动的合作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权利、积极性和创新精神。随着学生学习问题来源多元化和问题解决复杂化,多种学科知识在研究性教学的“问题解决”中交汇、融合,使得教师单独指导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间应实现由个体性教学向合作性教学转变,相互合作,提供支持。[2]社会性软件正好能够满足这样的教学需求。社会性软件通过在教学、交流、辅助学习、教学信息共享和知识创造等教学关键环节中发挥辅助作用,最终达到优化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例如: Blog提供个性化的表达空间,学习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别人的博文发表评论,教师利用Blog功能建立课程博客、小组博客、个人博客,教师在这里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程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展现出来,供教师之间交流研究,同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可以使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互补。利用社会性软件随时记录的功能保留教师思考的动态特性,学生可以对每个思考内容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再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深度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教师与学生交互的动态记录。这让学生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知识和思维模式,同时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提升。社会性软件还能帮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Blog、wiki、QQ等社会性软件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切实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意见等。教师也可以利用师生交往的公共空间,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师生在公共领域的交往还是开放的,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信息。

(2)社会性软件促进了师生的平等交流,使教学相长成为现实。在利用社会性软件教学的过程中淡化了教师“把关人”、“信息主宰”的成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局面,建立起平等、和谐、协作的教学相长关系。在社会性软件搭建的教学平台上人人平等。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通过自由讨论和相互通讯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甚至有时教师的难题学生也可以尝试着帮助解决。社会性软件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更为及时和方便。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异步进行,这样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意识与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知识创新成为可能,也使研究性教学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3)社会性软件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动态互动。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经验交换。社会性软件的出现大大拓展了交流的广泛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比如在wiki、bbs中,发表的主张观点后面就有评论区,每一个阅读者可以对你的主张和观点发表不同意见和感想。这种交流是即时的、广泛的、全面的、深度的、具有针对性的,是思想观点的表达。在长期的交流中,学习者之间可以把潜在于自己大脑深处的知识相互分享,并为自己的学习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拓展和优化的作用。

(4)社会性软件有利于学生创新。创新就是对传统的突破,主要包括思维创新和能力创新。在创新活动中要求有独特的、新颖的、突破性的思想方法,才能冲破传统的约束。社会性软件集丰厚的资源和多元化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可以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使得知识创新成为可能,同时社会性软件平台可以让学生做出更多的具有自己学习风格的作品。

三 社会性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任务驱动学生参与并掌握社会性软件的应用。

不论是哪一种软件要使它对学习者发挥辅助和优化学习的作用,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种软件,只有学习者熟知软件的功能、用法、特点后,才能真正地利用软件进行有效地学习,进而优化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掌握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并结合一定的具体学习内容,这样才能使社会性软件对学生的学习真正起到优化的作用。

2.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学习环境,实现具有合作精神的协作式学习。

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生成性及虚拟性的特点,为实现具有合作精神的高级认知能力的协作式学习打下了基础。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使得师生或生生等协作者即使不在同一个地方也能进行同步交流、即时反馈。与异步通讯工具如E-mail、BBS(电子公告牌)等的有机结合可进行全面的教学讨论。利用社会性软件的优势互补营造新的教学模式,科学利用Blog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支持网络协作学习的实现。

3.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科学组织学习资源。

在社会性软件搭建的学习平台上,学习者的学习更具有社会性,网络里的学习资源以海量称之,为学习者提供了充足的交互环境,这就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的“知识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己形成”的意义构建相吻合,[3]因此在利用社会性软件学习时按照所学知识的相关性科学组织学习资源,使得学习者通过精心组织的资料就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就能发挥。

社会性软件给教育搭建了新的教学平台,为优化教学带来新的途径,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教学中,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教学问题,没有哪一种学习软件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因此既要看到社会性软件对师生教与学的优化和深度支持,对传统教与学的补充;也要看到社会性软件作与教育的结合受制于硬件技术、师生信息素养和行为习惯的束缚等。我们要发挥优势,摒弃不足,真正利用社会性软件支持和优化教与学。

[1]庄秀丽,刘双桂.拥抱2004社会性软件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2]苏旬云.从Blog 到Wiki看社会性软件对E--learning的影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 .

[3]邢若南.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J]. 中小学电教,2006(1).

[4]庄秀丽.如何把社会性软件更好的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http://www.wuyouschool.com.cn/bbssql/dispbbs.asp?boardid=18amp;id=63101).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6]阳燚.从Blogger走向研究型教师[J].信息技术教育,2005(7) .

[7]苏前敏.社会性软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2).

ClassNo.:G642.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OntheApplicationofSocialSoftwareinTeaching

He En’gui

Social Softwar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each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ocial software can create new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opening teaching platform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ir teaching skills, so that it improve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space and time, optimiz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resources. The social software teaching function can be maximized by the task-driven strategy,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equal dialogue environment and creating the atmospher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knowledge.Thus it can deepen the learn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upgrad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social software;teaching and learning;expansion and optimization

何恩贵,硕士,讲师,安阳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数字传媒及教育应用。

1672-6758(2012)06-0027-2

G642.0

A

猜你喜欢

社会性学习者软件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禅宗软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软件对对碰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