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探讨

2012-04-08钟海颖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艺术系广东湛江5243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人格美术课堂

钟海颖(湛江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 艺术系,广东 湛江 524300)

对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探讨

钟海颖
(湛江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 艺术系,广东 湛江 524300)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性,是当今美术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兴趣,学习才更有效。为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探讨加强美术课兴趣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美术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好的美术作品,成功的画展,教师娴熟的示范、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导入,甚至教师一句鼓励、赞美的话,都会影响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关注和学习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 有了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和学习。因此,通过课堂中师生互动和教师启发,采用现代科教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他们认识世界和渴望获得知识技能的心理倾向,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入学科内涵,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主动参与,在肯定共性的同时注重个性化培养。美术课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师应把学生的创造力尽可能地激发出来,支持他们的想法和对事物的理解及表现,适当地指导学生的绘画技巧,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在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泯灭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是创新活动的大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展开的空间,改变灌输教材中的局面,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 构筑教师的独特人格,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一名美术教师拥有高尚人格,他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个人魅力悄然散发,学生的人格正处在形成阶段,老师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影响巨大,学生喜欢美术老师,美术老师上的美术课程学生也就自然喜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很快地激发出来。

在教学和生活中,美术教师最好能集幽默、睿智、豁达于一身,把自身风采体现出来,尽显自己的内在人格魅力,让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自己,从而亲近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便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仅仅通过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还不够,教师还应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如果教师整天板着脸,学生又怎敢畅所欲言呢?在教学中,教师也应以一个探索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对复杂的问题,可以说“我们一起来探讨,一起来攻克”。给学生亲近、温馨的感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其师,信其道”。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成功的美术教育,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美术课是否感兴趣、教师是否拥有高超的教学水平,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是否成功。教育是教师将浓浓的爱播撒到学生的心灵,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教师是博爱的、无私、奉献的。对学生来说,声色俱厉的训斥、喋喋不休的敦促,远不如老师慈爱的眼神、正确的引导。老师在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同时得到了老师对他们关爱、尊重、认可。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自身的价值能更好体现,学生在集体中能更好地与大家相处,对集体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形成一个人人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师生间像朋友一样沟通交流、老师和学生间没有隔阂、老师用爱感化学生,产生了很强的亲和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自然的孕育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几个小组,提高他们的集体感和参与性。但不能让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频繁出现,因为这无形之中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扼杀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更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鼓励与指导,避免他们轻易放弃。“雪中送炭”有时比“锦上添花”更能调动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教师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如果丢弃了这个根本目的,而只求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那么结果就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提升他们学习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四 注重室内教学和室外写生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单一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习觉得枯燥、乏味,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不妨适当安排一些室外写生课,特别是色彩室外写生课,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又能加强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创造能力。写生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画色彩速写,用大色块来表现色调,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整体作画观念。也可画建筑物、人物或者动物速写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作或者设计科目打下基础。这样就能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提高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现象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况且,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对课堂范作、实物进行展示外,又配以一定的电教媒体,将一些难以讲解的知识,巧妙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表现。在教学中,不仅采用实物和挂图等简单的教学用具,还运用了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另类的感受,使他们从心底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顺利引导他们迈入艺术的殿堂。

由于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美术课也开始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资料的收集、图片的展示、课件的使用,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在教室里,而是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和空间。例如运用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将授课的主要内容制成课件,将课堂所需的文字和图片通过电脑展示大屏幕上,课堂上的现场示范作画以及学生作业欣赏则借用实物投影仪完成。这样课堂容量很大,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让学生感受了集视、听、说、画为一体的课堂效果,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这节课取得的成功,电教媒体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六 小 结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要求教师时刻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开发自我潜能,充分享受完成美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同时通过师生团队合作,让他们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寓学于乐,乐中求美,并在创设作品过程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

[1]曹笠.对美术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与反思[J].中国美术教育,2007,(2).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袁凤.浅议如何构建一个轻松、高效的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01,(7).

[4]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J20

A

1673-2219(2012)06-0189-02

2012-04-10

钟海颖(1972-),女,广东遂溪人,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艺术系助教,从事美术教育与理论研究。

(责任编校:京华)

猜你喜欢

人格美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美在课堂花开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