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53、MDM2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04-07李小静李柳君张秀娟李志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弱阳性鳞状鳞癌

李小静,李柳君,张秀娟,李志锋

(1.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邯郸056002;2.河北省永年县第一医院妇产科,河北邯郸057150)

p53、MDM2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小静1,李柳君2,张秀娟1,李志锋1

(1.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邯郸056002;2.河北省永年县第一医院妇产科,河北邯郸057150)

目的探讨p53、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皮肤鳞状细胞癌30例,正常皮肤组织15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p53、MDM2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3、MDM2、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7、19.397、5.625,P<0.05)。结论p53、MDM2的高表达提示其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皮肤肿瘤;基因,p53;原癌基因蛋白质c-mdm2;增殖细胞核抗原

作为肿瘤抑癌基因,p53在细胞内的中心作用是介导DNA损伤后的细胞应激反应,避免受损后的DNA堆积,维持基因的稳定性。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作为p53基因转录激活的产物可以抑制p53的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作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细胞恶性增殖可能涉及由MDM2维持的p53自身平衡机制的失衡。为了进一步探讨皮肤鳞癌中p53、MDM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我们选择皮肤鳞癌及正常皮肤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皮损中p53、MD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经常规组织病理确诊的皮肤鳞癌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4~87岁,平均62.8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3.48年。其中头面部12例,背部1例,手部6例,四肢9例,外阴部位2例;暴露部位(头面部及手)18例(60%),非暴露部位12例(40%)。正常皮肤组织15例,男性10例(正常人包皮手术切除标本),女性5例(鳞癌周边正常组织),年龄20~75岁,平均58.5岁。

1.2 主要试剂: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鼠抗人MDM2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即用型快速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检测试剂盒及二氨基联苯胺显色剂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p53、MDM2和PCNA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p53、MDM2和PCNA的表达。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化,微波柠檬酸抗原修复,滴加一抗,4℃冰箱孵育过夜,滴加二抗,湿盒内37℃孵育15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后封片,光镜下观察结果。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以已知阳性片作阳性对照。

1.4 结果判定:连续观察5~10个含表皮的高倍镜视野,观察每个视野p53、MDM2阳性细胞数,细胞染色阳性率以半定量4个等级表示。阴性(-),p53、MDM2阳性细胞数<10%;弱阳性(+),p53、MDM2阳性细胞数10%~29%;阳性(++),p53、MDM2阳性细胞数30%~59%;强阳性(+++),p53、MDM2阳性细胞数>59%。PCNA判定标准为,连续观察5~10个含表皮的高倍镜视野,观察每个视野PCNA阳性细胞数,细胞染色阳性率以半定量4个等级表示。阴性(-),未见阳性细胞;弱阳性(+),平均每高倍镜视野阳性细胞数<20%;阳性(++),平均每高倍镜视野阳性细胞数20%~50%;强阳性(+++),平均每高倍镜视野阳性细胞数>50%。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变量之间的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53蛋白的表达:p53蛋白阳性表达为胞核内出现棕褐色颗粒着色。结果显示,30例皮肤鳞癌中,4例弱阳性表达,7例阳性表达,6例强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仅2例在基底细胞层散在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13.33%(2/15)。皮肤鳞癌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7,P<0.05)。

2.2 MDM2蛋白的表达:MDM2阳性表达为细胞核或胞浆着色。30例皮肤鳞癌中,5例弱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13例强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86.67%(26/30)。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3例在表皮细胞和附属器细胞可见弱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20.00%(3/15)。皮肤鳞癌中MDM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9.397,P<0.05)。

2.3 PCNA蛋白的表达:PCNA阳性表达为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30例皮肤鳞癌组织中,4例弱阳性表达,10例阳性表达,13例强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90.00%(27/30)。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9例在表皮细胞及附属器细胞中可见弱阳性表达,多数集中表达于基底层细胞,其阳性表达率为60.00%(9/15)。皮肤鳞癌中PCN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5)。

2.4 p53、MDM2与PCNA的相关性:在皮肤鳞癌组织中,p53与PCN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12,P<0.01),MDM2与PCN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461,P<0.01)。

3 讨 论

皮肤鳞癌由表皮正常角质形成细胞恶性转变而成,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p53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周期、细胞生长、细胞凋亡、DNA损伤和修复的调控,在基因调控网络中具有中枢地位。p53蛋白表达与p53基因错义存在相关性。因此,一般可以认为组织化学检测的p53蛋白代表突变后的产物[2]。皮肤鳞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报道结果不一。Batinac等[3]报道皮肤鳞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高达80%。有报道[4]显示p53基因在皮肤鳞癌中突变率为50%,代表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与晚期转移及预后无关。p53表达可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皮肤鳞癌侵袭发展[3]。本研究结果显示,皮肤鳞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提示皮肤鳞癌中存在p53突变。

MDM2作为p53基因转录激活的产物,通过加速p53蛋白的降解而下调p53蛋白及自身的水平,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的负反馈调节机制。MDM2基因扩增或蛋白表达过量时,会打破这种平衡机制而促进细胞增殖。韩帮锋等[5]研究表明MDM2在口腔白斑和鳞癌中高表达,并随组织恶性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李超霞等[6]研究表明在食道鳞癌中MDM2蛋白过表达,MDM2表达可能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晚期。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皮肤鳞癌中MDM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MDM2在癌巢可见胞浆或胞核内棕黄色着色,其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推测MDM2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皮肤鳞癌的恶性增殖过程。

本研究中p53蛋白和MDM2蛋白水平均升高,可能是由于皮肤鳞癌遭受刺激后,细胞发生恶性增生诱导p53蛋白发生突变,MDM2异常表达,p53、MDM2反馈环破坏。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为更好理解皮肤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其临床治疗提供可能的新靶点。

PCNA又称为周期蛋白,是伴随细胞增殖而表达的一种核内蛋白,在细胞核内阳性表达的高低与细胞的增殖活性密切相关,它的这一生理功能可以评估细胞的增殖状态,被广泛用于恶性肿瘤及一些增生性疾病的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PCNA蛋白在皮肤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表明PCNA可反映皮肤鳞癌的恶性增殖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p53、MDM2蛋白在皮肤鳞癌中表达均增加,且均与PCNA存在相关性,表明两者均参与了皮肤鳞癌的恶性增殖过程。

[1]ALAM M,RATNER D.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N Engl J Med,2001,344(13):975-983.

[2]JEFFERIES S,FOULKES WD.Genetic mechanisms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J].Oral Oncol,2001,37(2):115-126.

[3]BATINAC T,ZAMOLO G,JONJIĈ N,et al.p53 protein expression andcellproliferationinnon-neoplasticandneoplastic proliferative skin diseases[J].Tumori,2004,90(1):120-127.

[4]BOUKAMP P.Non-melanoma skin cancer:what drives tumo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Carcinogenesis,2005,26(10):1657-1667.

[5]韩帮锋,吴平凡,潘剑,等.鼠双微粒体2蛋白、P53在口腔白斑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1):79-82.

[6]李超霞,方力,杨小红,等.MDM2、P53和P27蛋白在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癌变·畸变·突变,2009,21(5):362-366.

(本文编辑:刘斯静)

EXPRESSIONS OF p53,MDM2 AND PCNA IN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I Xiaojing1,LI Liujun2,ZHANG Xiujuan1,LI Zhifeng1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02,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Yongnian County,Hebei Province,Yongnian 05715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53,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in cutaneous squmous cell carcinoma and their significance.MethodsSkin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lesions of 30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normal skin of 15 healthy controls.Immunocy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53,MDM2 and PCNA.ResultsThe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issue specime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d from the control tissue specimens in the expression rate of p53(χ2= 7.697,P<0.05),MDM2(χ2=19.397,P<0.05)and PCNA(χ2=5.625,P<0.05).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of p53,MDM2 and PCNA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an in normal skin tissue.The high expression of p53 and MDM2 ma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es of carcinogenesis of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kin neoplasms;genes,p53;proto-oncogene proteins c-mdm2;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R739.5

A

1007-3205(2012)12-1412-03

2012-08-29;

2012-11-19

李小静(1980-),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皮肤病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2.017

猜你喜欢

弱阳性鳞状鳞癌
ER弱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的检测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价值及弱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自制弱阳性质控品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室内质控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