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标识语英译探究——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2012-04-07贾绍东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标识语译语英译

贾绍东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环境保护标识语英译探究
——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贾绍东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标识语翻译是国际旅游目地建设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该景区中标识语英译存在许多语用问题。运用相关翻译理论,采用套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对该景区中一些标识语原译文进行了改译,以期对国际旅游目的地英文标识语规范化和国际化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环境保护标识语;地质公园;汉译英;语用问题;翻译目的论;翻译方法

引 言

标识语,或公示语,覆盖面十分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旅游休闲、道路交通、商业服务、体育文教、公共信息、医疗卫生等等。十年来国内研究标识语翻译是一大热门。从2002年至2010年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有关标识语(公示语)翻译的文章达527篇,翻译标识语的引用理论达10种以上,翻译策略有16种之多。尽管如此,一些领域的标识语翻译仍然存在“空缺”,如环境保护、规约制度、无障碍设施等方面标识语的翻译仍需进一步研究[1](P27-30)。

本文重点研究环境保护警示类汉语标识语英译问题。环境保护汉英标识语功能基本相同,大致可以分为警示、指示和信息介绍三大类,属于呼唤类旅游文本范畴。警示类标识语多为祈使句,语言结构相对简单,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往往使用“勿做”、“不要”、“禁止”、“严禁”等词组,警示或提醒人们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此外,一些汉英警示类标识语也可以是口号式的陈述句,如:“To protect the forest is your responsibility.”(保护森林,人人有责);“To protect geological remains is to preserve the historicalrecord ofthe earth.”(保护地质遗迹就是保护地球历史档案)。这类标识语呼唤人们关注环境和环境保护,起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标识语翻译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部分。笔者对海南省一些旅游景区的英文标识语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语料收集,从获得的语料中发现,标识语汉译英存在着许多问题,语用错误比比皆是,这不但使景区英文标识语失去了应有作用,而且有损于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形象。文章以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为例(简称地质公园),对公园中标识语汉译英语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错误进行了剖析,并运用相关翻译策略对原译文进行了改译和修订,以期对国际旅游目的地景区标识语规范化和文化建设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一 地质公园内标识语英译语用问题分析

地质公园内标识语汉译英语用问题比比皆是,几乎每个标识语中都有错误,具体包括语境错位、用词错误、句法错误等。造成这些翻译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一,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二,原译者缺乏对英文标识语的了解;三,翻译策略欠缺,“死译”常见。下面将进行实例剖析与讨论。

(一)语境错位

语境,又称语言环境或上下文(context,linguistic context,co - text,environment,context of situation),指话语或文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2](P78)。本文的“语境”是指标识语这一特定语言形式所使用的环境,即英文的“environment”或“context of situation”。了解标识语所使用的语境,对翻译有重要意义。比如:在地质公园中海拔两百多米高的火山口小路旁边有这样一句英文标识语“To Protect The Scoria,No Digging.”(保护火山渣,严禁采挖),对此外国游客会觉得可笑,因为他们到此一游,是绝对不会随身带把铁锹来挖火山渣的。所以,英文标识语应考虑语境的需要和恰当。

(二)用词错误

用词错误是地质公园内标识语汉译英常见问题,主要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的误用和错译,多因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所致。

例1:“不要在树木、岩石及标识牌上刻文字及图形”被译为:“Do not scrawl tree,rock and mark pane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英语版《朗文当代英语词典》①文章中词汇的英语释义全部引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英语版的.《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给动词“scrawl”的释义是:to write in a careless and untidy way,so that your words are not easy to read,意为“马虎而潦草地写”,可见“scrawl”并没有“刻”文字或图形的意思,正确用词应是carve;名词“标识牌”被错译为“mark panel”,译为“signs”即可。全句应改译为:“Do not carve on the trees,rocks and signs here,please.”。

例2:“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被译成“Geological Heritages are Irregenerated Natural Creatures.”这句只有六个词的标识语中竟有三个词是用错的:①错用名词,将“遗迹”错译为“heritage”;“heritage”是不可数名词,其释义为:important qualities,customs and traditions that have been in a society for a long time,汉译为“遗产”,是指“在社会中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传统和特色”,根本没有“遗迹”的意思,该词应译为“remains”;将“遗产”错译成“creatures”,在此“自然遗产”应理解为“自然资源”,可译为“natural resources”;②错用形容词,将“不可再生的”错译为“Irregenerated”,应译为“unrenewable”。全句应改译为:“Geological remains are un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

(三)句法错误

地质公园中标识语翻译另一个主要错误是原译者对英语句型掌握不够而导致的句子错译,具体表现在英语句型和语态错用。

例1:“除了摄影什么都不取,除了足迹什么都不留”被译为“Nothing Taken A-way Except Photographs,Nothing Left Except Footprints.”该标识语英译的句子结构应该是there is nothing to do,省略了(there is),故正确译句应为:“(There is)Nothing to take away except photographs,(there is)nothing to leave except your fond memory.”给游客留下美好记忆不是更好吗?

例2:“保护地质遗迹,建设地质公园,造福于民”被错译成三个祈使句:“Protect Geological Heritage,Construct Geoparks and Bring Benefit to People.”中文标识语是陈述句,译文可用动名词短语做主语,也译为陈述句。应改译为:“Protecting the geological remains and constructing the geo-park bring benefits to everyone.”。

三 翻译策略与方法

汉语标识语英译策略和方法有许多,人们通常根据标识语的功能考虑其翻译策略与方法。英国学者纽马克提出和阐述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常用于表达功能文本,而交际翻译常用于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认为翻译不同功能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3](P39-51)。本文运用套译法、直译法和意译法对地质公园内环境保护标识语英译进行了改译探究。

(一)套译法

环境保护标识语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理解源语文本,还要很好地熟悉英文标识语常用句型功能。英文标识语服务对象是懂英语的外国游客,所以,汉语标识语英译应基本符合译语游客语言规范及文化欣赏习惯,充分发挥其“召唤”功能,套译法是达到此目的的方法之一。套译是指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在语义和语用基本对等情况下,借用目的语约定俗成的标识语直接套用在源语标识语中的翻译方法,也就是说,“是借用译入语中某些惯用结构来进行翻译的一种方法”[4](P44-47)。英语中有大量惯用标识语。如:英国剑桥郡一处古城堡遗址的标识语“This is an ancient monument.Please keep to the designated footpath.Strictly no cycling or skateboarding.”(此地是古迹遗址,请走指定小道,严禁单车和滑板进入);又如: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保护草坪的标识语“PLEASE KEEP TO THE PATHS AND DO NOT PICNIC IN THE COLLEGE GROUNDS.DOGS AND BICYCLES ARE NOT ADMITTED.”(请走小路,勿在学院的草坪上野餐,狗和单车不得进入草坪)。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英文标识语句子结构简单、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大多数标识语都使用“please”,语气较委婉。对于这些约定俗成的英文标识语,可以根据语境做适当修改,或直接拿来套用在相应语境的汉语标识语中。

就地质公园中的标识语英译而言,可以大量使用套译法。如,借用“No littering,please.”套译“请勿随地抛弃废物”;借用“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套译“小草有生命,请勿伤害它”和“请勿践踏草地”等;借用“No spitting,please.”套译“请勿随地吐痰”;借用“Please do not dispose of rubbish at this site.”套译“请勿在此倒垃圾”等等。

口号式标识语汉译英也可采用套译法。如用“Recycle today for a better tomorrow.”套译“垃圾回收,有益后代”;用“Save water,it will save you later.”套译“节约用水,永续利用”等。当然,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性,标识语英译时要仔细斟酌,进行恰当套译。

(二)直译法

尽管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在语言结构与形式上仍有许多相近之处,环境保护标识语也不例外。翻译时,在不影响译文信度或译语读者语言和文化欣赏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译文结构和内容向源语文本趋同,达到基本一致。

例1:“走进地质公园,欣赏自然奇观,解读(地球)科学奥妙”的原译文是:“To explore the mystery of science while enjoying the natural wonder inside the geo - park.”,此译文犯了句法错误,颠倒了源语句子顺序,误把不定式结构当作祈使句结构,缺少主谓语。可直译成:“Visit the geo-park,you can enjoy the natural wonder and explore the mystery of the earth.”句子“Visit the geo-park”相当于状语从句When/If you visit the geo-park.改译后的句子结构紧凑,语言表达自然顺畅。

例2:“不得采集与带走各类标本”被译成:“Do not collect and take off samples.”原译文中“带走”被错译为“take off”,应译为“take sth.away”;误用连词,否定句中要用or代替and,全句应直译为:“Do not collect samples or take them away,please.”

例3:“清澈的水源有赖大家爱惜”被译为:“Clean and clear water depends on cherishment of all the people.”原译文尽管语法正确,但不符合英语书面表达习惯,应译为:“Clean and clear water needs everyone’s care and attention.”译句简洁明了、自然准确。

(三)意译法

德国语言学家Hans Vermeer提出的“翻译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告诉我们: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活动既要考虑源语文本和译文的功能,还要考虑译语读者的期望和价值观[5]。也就是说,翻译并不完全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或行为,翻译行为应尽可能考虑译语读者的语言欣赏习惯和文化心理因素。依据这一理论,源语文本的信息有些可以保留,有些可以修改,并做适当调整,以使源语文本和译文在语义和语用功能两方面达到基本对等。

例1:“珍惜一草一木,爱护公园一山一水”的原译文为:“Cherish every tree and every blade of grass,take good care of every mountain and every drop of water in the park.”。原译句与源语句子形式与结构完全对等,显得十分“忠实”源文,但不符合译语读者语言欣赏习惯与文化心理,应改译为:“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and admire everything here.”。用“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意译或套译“珍惜一草一木”,“爱护公园一山一水”可意译为“admire everything here”。改译的句子中用动词“admire”,而不用“cherish”或“love”,更能体现游客被景区的美景和魅力所折服,表现出对景区的喜爱与敬畏之情,而由衷地爱护她。

例2:“不要追逐、驱赶公园内小鸟或其他动物”的原译文为:“Don't run after or expel birds and other animals.”动词词组“run after”的英文释义是:①to chase someone or something;②informal to try to get someone’s attention,especially because you are sexually attracted to them;动词“expel”的英文释义是:①to dismiss someone officially from a school or organization;②to force a foreigner to leave a country especially they have broken the law or for political rea-sons。从英文释义来看,“run after”和“expel”在原译句中都是误用错译,导致原译句与源语句子语用涵义大相径庭。该标识语的中文深层含义应该是“不要惊扰动物”,故用意译法将此句改译为:“Do not disturb the animals here,please.”。

结 语

环境保护中文标识语英译要以译语读者或游客为中心,以起到“呼唤”游客的作用。没有语境的标识语、不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和读者文化心理的标识语,不仅难以起到警示作用,反而可能会引起负面效

应或译语读者反感。因此,译者应认真对待每一项翻译任务,熟悉英文标识语特点,吃透源语文本,深入了解英语词汇词性、含义及其用法,不断提升其母语和外语素养以及翻译水平,尽可能多掌握英语标识语的惯用语块,是解决母语负迁移影响和提高外语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6](P111-116)。同时,要大量收集英语国家标识语语料,将收集的语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根据语境要求,借来为我所用,以使国际旅游目的地外语标识语尽快达到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要求。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Signs:Problems and Methods

JIA Shao-do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building Hainan province into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destin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stranslations and pragmatic mistakes by studying the examples taken from Haikou Volcanic Cluster Geopark.By doing the case studies and by using the Skopos Theory and th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borrowing,naturalization,literal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the paper explores how Chinese public sig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be translated into standard English,in the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is field and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nglish public signs in Hainan.

Public sig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Geo-park;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Mistranslations and pragmatic mistakes;The Skopos theory;Translation techniques

H315.9

A

1009-9743(2012)02-0018-05

2012-04-19

贾绍东(1959-),男,汉族,宁夏中卫人。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编号-Hjsk2011-15)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陈 棠)

猜你喜欢

标识语译语英译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标识语英语翻译规范化现状与对策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翻译对策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