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园林的空间序列

2012-04-02张国栋

电大理工 2012年4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园林形式

张国栋

辽宁财贸学院(兴城125105)

1 中国园林的概述

中国园林最早称为“囿”,是为帝王提供狩猎、游玩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自成体系的,主要的特点就是把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诗情画意”这一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园林主要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对于中国园林的发展来说,两汉时以皇家园林为主,在建筑成就、规模上都要高于私家园林。唐代以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园林的水平逐渐提高,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成就高于皇家园林,由此,皇家园林开始向私家园林学习。

中国园林在发展中形成了一种自然风景与建筑相融合的体系,考虑到园林对人们情绪的影响,就涉及到建筑物与自然风景的组合排列,也就是园林中的空间序列问题。

2 空间序列的属性及形式

园林中的空间序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有人曾把中国古典园林比喻为长卷的山水画,寓意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变化的特点。园林与山水画相比来说,山水画最大的限制就是它始终是借助于平面来展现空间的,而园林却是实实在在的空间艺术,所以园林空间要比山水画复杂。

空间序列组织在园林中的体现可以认为是人们在游览园林时的旅游路线,通过路线的设置把自然风景及建筑物在遵循某些原则的条件下把他们串联起来,进而组织成完整的空间序列。从中国大量的园林中分析可以看出,园林的发展规模由小到大,园林的空间序列也由简单到复杂,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闭合的环绕形式。这种形式非常简单,广泛运用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这种形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园林中的建筑物大多沿园的周边布置,在中部围成一个面积较大的中心空间,这一中心空间处大多建有水池,各建筑物均面向水池,形成一种向心的凝聚感。主要的出入口多偏于园林的一角,并以山、石、树木等景物遮挡视线,目的就是不让人对全园的景色一览无余。以游廊来组织入园路线,在曲曲折折的路线的引导下,到达园的中部,从而形成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紧接着在对全园景色欣赏完后,设置一个或几个小的空间构成园林的结尾。

闭合环绕形式的空间序列对人们情绪的影响非常大。从入口部分开始,经过一段色彩单一、色调灰暗的过渡空间,在这里空间的狭窄与拥挤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引发人们的好奇,再到高潮空间把园林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人们情绪尽情宣泄的情况下到达出口部分,最后给人以无限的回味。

第二种是串联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进行的,就如同一位花甲的老人在讲述他的经历,娓娓道来,吸引着人们。他常常沿着一条轴线将空间院落依次展开,这种贯穿的形式与寺庙、宫殿、民居的严格对称布局是不同的,园林富有自然情绪的变化就在于打破这种对称,在规整中求得变化。北京故宫乾隆花园就是其中的典范,院落沿一条严整的轴线展开,院落自身采取不对称布局,互为对比,形成大小、明暗,富有节奏的空间序列。

第三种是中心辐射形式。这种空间序列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某个院落空间为中心,其他各空间院落环绕着它的四周布置,人们自园的入口经过适当的引导先来到中心空间,然后再由这里分别到达其他各景区,构成众星捧月之势,即中心空间是连接各个小空间的交通枢纽。由于中心空间位置的特殊性,所以稍作强调便可形成全园的中心。承德避暑山庄的梨花伴月正是这种空间序列的典型代表,在组织空间时结合地形,因势而构。主体建筑加两侧爬山廊围合成中心院落“永怡居”处于中心位置,前半部分以水面为中心,由此辐射出其他四个小型空间来,虽然采用对称的布局方式,但每个空间景致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上述所介绍的三种空间序列的组织形式皆是明确的,单一的。实际上对于私家园林和大型的皇家园林来说,园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绝非是单一的序列形式,而是多种多样的,极为复杂的。由此可见,大型园林中的空间序列实际是一种综合式的空间组合,是各种“子序列”的综合运用,所以一个园林可有多种游览路线,借助空间变化产生步移景异、抑扬顿挫的观赏效果。

3 空间序列的组织要素

园林的空间序列是人们在游览园林时一条或几条的路线并存所形成的一种游览方式。对于空间序列的组织来说,主要是以道路与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搭配进行分析的。

在空间序列的组织上常用的就是道路,它具有指向、引导以及区分的作用。有道路的地方表示可以通过,没有道路的地方则暗示不能通过,在园林的观赏落线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一般出现在园林中的道路多数是凹凸不平的,具有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思想,他的特点是运用不同种类的石头通过堆砌的方式来区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连接。

路径与水是另一个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在园中多以循环的形式存在。水常用的形式有面水、线水、流水、引水,常与路径有交叉搭配的关系,使其形成一种完整的循环系统。对于水的形式来说,面水是以静态的形式存在的,起到中心作用,一般用作旅游停顿时的观赏;线水有引导作用,伴随着路径而存在;流水是动态的,从高处流下的水拍打在石头上可产生刺激视觉的水声,如室内园林中常用流水,来活跃室内的气氛;引水则联系着园内与园外,有一种延伸的连通的趋向,弱化空间内外的划分。

山作为空间序列的又一个重要的组织元素,它用以遮挡视线和暗示转折,从山水画的角度看山有聚气之意,主要用以衬托建筑。常见的是以假石山为主的组织形式,主要作用是遮挡视线,同时丰富近景、中景、远景的空间层次关系。暗示转折则以攒三聚五的手法布置石头,多设在入口处形成空间过渡的暗示。还有一种形式是蹬道,特点是可以随地形的变化而任意转折起伏,若处理巧妙甚至还能与假山浑然一体,成为假山的一个组成部分。古典园林通常就是借各种形式的蹬道与路径相配合,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园内的交通联系问题,同时大大增强了空间的曲折性。

路径与建筑是一种串珠的关系,路径是线,建筑是大小不一的珠,路径的穿插把建筑编写成一个富有节奏感的乐章,有路径可到的地方必定有建筑物。

路径与建筑的关系在空间艺术的处理手法上有两种:一是利用空间对比,以小衬大,而空间对比的定义是将两个以上的不同空间放在相邻的位置上,其构成的相互关系。

二是时空结合,形成序列。讲求的是时间因素,即四维空间的创造。陶渊明在《桃花园记》中描述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阔然开朗”。给我们展示了强烈对比的景观空间,是从路径通往建筑物前的心理空间设置。

路径与墙、门、窗,在园林中也是不可忽略的组织元素。

墙的形式主要分为全闭合式和半封闭式两种。路径多与半封闭式墙体搭配设置,半封闭式的墙体上多数有景框,其形状各异,作用是引入墙外部的景色,游人在行走的过程中能产生视觉交错的感觉,常与游廊进行搭配。封闭的墙搭配游廊可让人感受到压抑,同时起到引导作用。半封闭的墙与游廊搭配运用景框有借景和对景的作用,同时可用在开始段至高潮之间或高潮至结尾段之间,起着过渡、引导与提示的作用。

路径与门、窗对视线起到收缩与开放的作用。门的设计常追求自然活泼,门洞的形式多用曲线,象形的形体和折线的组合,常见的如:园门、月亮门、梅花门、汉瓶门等,并衬以山石、竹林营造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有的仅以一石点缀成门。传统的园门还常以门楣上的雕塑题额来点明该园的内容或意境。

窗则常与墙搭配使用,园林中称之为景窗,又称透花窗,它不仅可分隔空间,还可使墙两边的空间相互渗透,达到似隔非隔、若隐若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窗自身也是景,窗花的玲珑剔透、取材多样、造型丰富,也常是造园中的点睛之笔。

4 结 语

在中国园林中,通过空间序列的把建筑物与其他的组织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丰富园林景观的同时,充分激发出旅游者的好奇心,通过欲扬先抑的设置,让游览者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境。

[1]彭一刚.园林分析(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

[2]彭一刚.空间建筑组合论(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

[4]袁新华.中外建筑史(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5]陈易.室内设计原理(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园林形式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