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电离层VLF电磁场频谱全球特征研究

2012-04-02张建国陈化然刘晓灿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
关键词:北半球电离层半球

张建国 陈化然 姚 丽 刘晓灿

1)河北省地震局邯郸中心台,河北邯郸 05600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与地震活动有关的空间电磁扰动频段主要集中在甚低频/超低频(VLF/ELF),这已经被众多学者研究结果所证实。特别是2004年6月法国DEMENTER卫星成功发射以来,地震电离层电磁异常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相对于来自空间的扰动,诸如磁暴,磁层亚暴,太阳风扰动以及地面闪电等引起的电离层电磁扰动,地震电离层异常为弱信号,怎样凸显地震电离层异常信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期间地磁春、冬季夜侧轨道频谱数据,筛选了全球229个孤立地震,采用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并限制地磁活动性来抑制非震扰动,得到了磁静条件下地震电离层电磁频谱异常特征的全球观测模型。

(1)孤立地震选取:对于某一个地震,如果震前30天,或经度10°以内,或纬度10°以内没有地震发生,那么该地震为孤立地震。此外,如前所述,纬度绝对值超过50°的背景数据误差较大,并且我们分析的地震的空间域为震中距10°以内,因此,纬度绝对值大于40的地震也被排除掉。根据这些条件,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共选出299个孤立地震。

(2)背景设置:Kp: 要求kp=[0°,2°];网格:4°×2°。

季节:按劳埃德季节划分方法,把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分为3个地磁季节,即3,4,9,10月为春秋季;5,6,7,8月为夏季;11,12,1,2月为冬季。在此,我们仅选取2006,2007和2008年夏季和2006,2007和2008年冬季分别做一个观测背景,所有同一季节的地震统计研究时,采用该季节的背景。

频段:分[20,1 k],[20,10 k]两个频段,前一频段频率分辨率为50 Hz,后一频段的分辨率为500 Hz。

(3)研究20 k~10 k Hz电场频谱在时间-频率(t-f)域的特征,比较相同背景下地震和随机统计结果,找出地震电离层异常的优势频段。

(4)研究地震优势频段电场频谱的时间-空间特征,找出优势时间和优势震中距。

(5)不同季节、不同半球、不同类型(海洋、陆地)地震的空间-空间域特征研究。

统计结果表明:①地磁夏季地震时50~300 Hz频带统计结果显著低于随机统计结果,地磁冬季地震时统计结果也显示地震时50~300 Hz频带的电场频谱明显低于常态水平;[20,10 k]Hz频段:地磁夏季1.5k~2k Hz及4k~8k Hz频段的电场频谱值高于相应频段常态值,而地磁冬季的规律则和地磁夏季相反。因此,认为50~300 Hz频带可看做地震优势频段。②距离地震位置越近,电离层扰动越显著,这可能是由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效应,但异常的幅度较小;地震前后 72小时内,正负地震电离层异常均可发生,异常幅度值(sigma)超过3。③对同一地磁季节,不同半球地震异常的方位和方向均不相同,若不分半球,则异常间相互叠加,导致异常幅度减弱;在震中附近,海洋地震以正异常为主,而陆地地震则主要为负异常;冬季和分点季节,南北半球 VLF磁场能谱的震中空间-空间分布复杂;夏季南北半球震例出现趋势分布,北半球夏季南北对称,北半球震中正北800 km出现显著的极大值,另有震中西南方向(600 km,800 km)出现极大值。南半球夏季σ东西方向对称分布,西部600~1 000 km范围的南北各440 km处出现极大值;东部以负值为主极大值出现在震中东北(200 km,500 km)处。

因此,我们认为卫星高度上全球地震电离层电磁场频谱有以下特征:50~300 Hz为地震电离层效应的优势频段;距离地震空间位置越近,地震异常越显著;不同半球的地震,异常方向和方位不同;地磁夏季北半球地震研究表明,海洋地震主要为正异常,而陆地地震则为负异常;地磁夏季,不同半球地震的磁场频谱异常显著不同,北半球的正异常偏南,而负异常偏北,南半球的正异常偏东北,而正异常偏西南。

猜你喜欢

北半球电离层半球
一种电离层TEC格点预测模型
清凉一夏
Kalman滤波估算电离层延迟的一种优化方法
南北半球天象
大直径半球容器纤维缠绕线型研究
电离层对中高轨SAR影响机理研究
东西半球磷肥市场出现差异化走势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Linux Shell语言在电离层解算中的应用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