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现代构造应力场

2012-04-02孙业君刘红桂周云好王俊菲叶碧文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6期
关键词:主压郯庐张量

孙业君 王 俊 刘红桂 黄 耘 周云好 王俊菲 叶碧文

(江苏省地震局,南京 210014)

在地震学研究中,震源机制解是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基础的资料和常用的方法。应用小震断层面解反演平平应力场不仅能给出一个地区的平平应力场,还能给出中等主压应力相对大小及错动断层面等信息。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发展了多种采用多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法。

采用江苏、山东和安徽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波形资料,使用P、S波初动和P、S波的振幅比联拟方法计算了郯庐带中南段2001~2010年以来M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进行特征分析,继而采用Gephart提出的应力张量方法反演了该区域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根据地震活动分段特征,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分为安徽庐江至江苏泗洪(南段),郯城至渤海(北段)两段分段考察。从震源结果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主要为走滑型和逆断型,占了全部地震数的80%,反映了地震破裂主要以挤压和剪切破裂为主。南段的正断型比例相对较高,说明该段拉张力的作用较为明显。P和T应力轴优势方平分别为NEE-SWW和NNW-SSE向。表明郯庐断裂带现今处在NEE-SWW向主压、NNW-SSE向主张应力场的控制下,但南段和北段仍有所不同,显示了不同地震构造分区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相应区域主要活动断裂的主体分布方向有关,可能表征了现存构造对地震错动特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P和T轴倾角大多数小于30°,表明该段断裂现今承受的作用力以近水平力或斜向力为主,但近些年来所得的P轴倾角有相当大一部分大于30°,说明目前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存在一定的近垂向作用力,南段尤为显著。整体反映了该段以近水平和斜向力为主,近垂向力为辅的构造应力格局。

为了细致地研究区域应力场,根据震源机制的分布,分7个区域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进行应力张量的反演,反演得到的平平应力张量σ1和σ3与震源机制解的P,T轴分布的优势方向一致性较好,平平应力场的分析与震源机制的结果比较接近,进一步佐证了该结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主压郯庐张量
大型水闸闸室结构抗震加固措施研究
喜马拉雅晚期构造应力场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偶数阶张量core逆的性质和应用
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 的通解
高密度棉花打包机节能设计的分析
一类结构张量方程解集的非空紧性
基于多源数据的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遥感解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自动打包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岩石圈精细结构
郯庐断裂带及两侧地区强震异常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