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市农业基本现代化评价与分析

2012-03-31崔世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指标值南通市江苏省

崔世友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江苏 南通 226541)

王 进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委员会,江苏 南通 226001)

陈柏森

(九三学社江苏省南通市委员会,江苏 南通 226018)

南通市农业基本现代化评价与分析

崔世友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江苏 南通 226541)

王 进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委员会,江苏 南通 226001)

陈柏森

(九三学社江苏省南通市委员会,江苏 南通 226018)

在建立农业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构建的评价模型,对南通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江苏省内各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市农业现代化已经完成了初步实现阶段,与全省平均水平以及扬州市相一致,优于连云港、盐城和泰州,落后于苏州、无锡和常州。根据预测,南通市在2018年可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评价;南通市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以及“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本研究基于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独立性、可比性等原则,借鉴国内现有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南通市农业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南通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现有基础以及主要限制因素。

1 南通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南通市基本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确定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值时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轻易可得,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力图在短期内实现或基本实现现代化,则有可能违背确定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初衷。标准太高时间过短,到时根本实现不了;标准太低实现是没有问题,却不能算是现代化;弄虚作假通过虚假数字达标以及超过农民的能力强迫农民搞达标的“浮夸”现象,这些都是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尽力避免的。

本研究在构建南通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时,主要参考了柯柄生[1]和蒋和平等[2]的指标体系。但考虑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以及耕地的减少,故增加了粮食产量指标,最终确定通过11个指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表1)评价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及指标目标值的说明:

指标1:社会人均GDP 该指标是综合国力(或地区实力)、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该指标值越大,社会就越发达,对农业的支撑条件就越强大,农产品需求的市场也越广阔。

世界银行在“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1998年人均GNP 3030美元作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分界线,3031~9360美元划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361美元及其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中外农业现代化进行比较时,应选择中等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61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为准。柯柄生[1]和白人朴[3]分别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定为3000美元和3400美元。蒋和平等[2]确定的起步、初步和基本阶段该指标值为1万、2万、4万元。南通市2008、2009年人均GDP分别为3.6万元和4万元,已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从而可以适当提高该指标目标值。南通市农业现代化3个阶段该指标值定为1万、4万和8万元。

指标2:农业从业人员比重 该指标反映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负担能力,反映了农业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该值越低,意味着每个农业劳动力所能养活的人口越多。这是发达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最主要特征。在一些研究中还有与该指标相关的一些指标: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农产品商品率、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口比例。这些指标与农业就业比例密切相关,农业就业比例低,这些指标值必低或必高。

1997年我国该指标值为49.9,2007年为40.8;分别相当于韩国1970年和1977年的水平;韩国经过18年和28年该指标值达到20.1和11.6。与柯柄生[1]确定的指标值类似,初步和基本实现阶段分别为20和10。蒋和平等[2]在分析近些年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变化后,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劳动力转移趋缓,甚至出现回流现象。南通市2009年该指标值为18.4。基于此,将起步、初步、基本实现阶段该指标值确定为40、25和15。

指标3:农民人均纯收入 综合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蒋和平等[2]将起步、初步、基本实现阶段该指标值确定为3000元、6000元和12000元,其第3阶段比柯柄生[1]确定的指标值高2000元。2009年江苏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04元,2020年该指标值确定为18000元。南通市2009年该指标值为8696元。南通市农业现代化3个阶段的指标值定为3000元、8000元和18000元。

指标4:劳动生产率 可以分别按实物量计(按粮食当量计算)和以增加值计,即农业劳均生产量和农业劳均增加值2个指标。这2个指标反映了农业收入目标的实现程度。在进行纵向比较时2个指标均可使用,而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则以选择后者为佳。劳动生产率为国际常用的评价指标。有的文献该指标基于农业总产值计算而得。

蒋和平等[2]确定的起步、初步和基本阶段该指标值为10000元、20000元和40000元,柯柄生[1]确定的指标值分别为600美元、1000美元和2000美元(为增加值),万宝瑞[4]确定的后2个指标值分别为10000元和15000元(为增加值)。珠江三角洲确定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值为50000元[5]。2009年南通市的劳动生产率为4.96万元,已达到蒋和平等[2]确定的该指标的目标值,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该指标值可以适当提高。南通市农业现代化3个阶段的指标值定为0.5、2.5、5万元(增加值)。

指标5:土地生产率 单位种养面积产值。为便于不同产品的比较,以增加值计。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程度。在我国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并日益较少的条件下,该指标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有的文献该指标基于农业总产值计算而得。

蒋和平等[2]确定的起步、初步和基本阶段该指标值为3万、4.5万和7.5万元,比柯柄生[1]确定的指标值2500美元、5000美元和8000美元稍高些。珠江三角洲确定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值为8.5万元[5]。2009年南通市的土地生产率为8.98万元,已经达到蒋和平等[2]确定的该指标目标值,可以适当提高该指标目标值。南通市农业现代化3个阶段的指标值定为2万元、4万元、8万元(增加值)。

指标6:粮食产量 该指标与土地生产率有些关联,但基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江苏省省、南通市的实际情况,粮食生产必须优先考虑,故而列出。

2008年江苏省省粮食单产402kg/667m2,按年递增1%测算2020年粮食单产指标值确定为450kg/667m2。南通市2008、2009年粮食单产分别为全省平均的98.8%和98.4%,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启东、海门为旱作农区,单产水平较低。可以参照省定指标定为6750kg/hm2。

指标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该指标值越大,农产品的深加工越高,创造的产值越多,对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蒋和平等[2]将起步、初步、基本实现阶段该指标值确定为1.45、2.20和3.00。由于江苏省所用的统计口径与蒋和平等(2011)的不同,有些项目未包括在内。江苏省2008、2009年该指标值为1∶1和1.1∶1,将2020年目标值定为2∶1。南通市2008、2009该指标值略高于1∶1,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南通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潜力,确定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时该指标值为2∶1。

指标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反映耕、种、收等综合机械化程度,用机械作业量占农业总作业量的比重来衡量。在我国农业机械化是最基本的劳动条件指标,很难想象大量依靠手工和畜力的农业是现代化农业。该指标值越高,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明显,越能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蒋和平等[2]将起步、初步、基本实现阶段该指标值确定为40、55和80,与柯柄生[1]确定的指标值(40、60和80)类似。2006年江苏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2%,2020年江苏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南通市农业现代化3个阶段该指标值定为40、60和85。

指标9: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贡献份额的重要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国际上又称作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科技进步”是一个很宽泛的宏观总量概念,它不单指技术发明或工艺改进,而是指扣除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之后的所有要素的总和。在这些要素中,既包括体制、机制的进步,也包括管理、模式的进步等等;总而言之,是一般效率的提高。

根据测算,2008年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6%,全国为51%。农业部提出2020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率达63%,江苏省提出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0%。该指标值与广东珠江三角洲[5]提出的类似。南通市农业现代化3个阶段该指标值定为40%、55%和75%。

指标10: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初中以上人口比例) 标值越高,意味着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越高,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越强。相关的指标还有农业劳动力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文盲率、农业科技人员比例等。

柯柄生[1]确定的在起步、初步发展和基本实现阶段该指标值分别为55、70和80。蒋和平等[2]确定的该指标相应值分别为60、70和90,珠江三角洲确定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值为70[5]。考虑到南通是社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地区,采用蒋和平等[2]确定的指标值。

指标11:森林覆盖率 反映农村生态环境和绿化水平的指标。由于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特点各不相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指标较为复杂。就全国而言,森林覆盖率是一个普遍意义相对较强的指标。

在柯柄生[1]的指标体系中该指标值在农业现代化初级阶段和基本实现阶段的分别定为20和25,蒋和平等[2]确定的指标值则分别为20和30。2008年江苏省森林覆盖率为18.1%,并确定2020年达到23%左右。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江苏省确定的南通市森林覆盖率目标值为17.5%。南通市农业现代化3个阶段该指标值定为15%、17.5%和22%。

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决策时,可分为4个步骤进行。

①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②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构造及其中标度的确定参考文献[6]。

③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④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为简便起见,本研究采用平均值法:①求出两两比较矩阵每一列的和;②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个元素除以其对应列的总和,所得的新矩阵为标准两两比较矩阵;③计算标准两两比较矩阵的每一行的平均值,其平均值即是该指标的权重。根据该方法所得的指标值的权重见表1。

1.3 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指标值的计算及阶段的划分

首先,将指标体系中的11个指标分为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和逆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2类,该体系中“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逆向指标,其余均为正向指标。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如下:

正向指标:Zi=Pi/Qi,当Pi≥Qi时Zi=1;

逆向指标:Zi=(100-Pi)/(100-Qi),当Pi≤Qi时Zi=1。

其中,Pi为实际指标值,Qi为指标目标值。

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值按公式Z=ΣZiαi进行计算,其中αi为指标权重,按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00。

目前一般将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分为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完全实现阶段4个阶段,其对应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如下:

起步阶段:≤50;初步实现阶段:50~70;基本实现阶段:70~90;完全实现阶段:≥90。

2 南通市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为使评价结果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比性,本研究指标1~7数据直接采用江苏省、南通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或由有关数据计算而得。指标9和指标11的数据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林业局、南通市农业委员会林业处提供,指标9的数据来自有关官方网站,指标10的数据数据来自南通市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

从表1可知,南通市农业现代化的11项指标中的9项目前已处于初步实现阶段,仅有指标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指标10(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处于起步阶段。2008、2009年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分数分别为65.7和70.3,分别比江苏省实现值低0.1和0.3分,总体上已完成初步实现阶段的目标,正向基本实现阶段迈进。目前南通市在指标7、9和10方面与现代化的目标值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并结合经验方法对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在2015年和2018年的值进行了点预测。指标1(社会人均GDP)、指标3(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4(劳动生产率)、指标5(土地生产率)、指标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可用二次多项式模型Y=a0+a1X+a2X2预测(1997~2009年数据),其余6个指标的预测则主要为经验预测,或经验与模型相结合的预测,预测结果见表2。根据经济计量模型和经验预测得到的2015、2018年南通市农业现代化指标预测值见表1,依据该预测值计算得到的2015和2018年南通市农业现代化综合分数分别为92.7和96.7。

3 南通与江苏省沿江及沿海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为比较南通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位置,选择江苏省沿江5市(苏州、无锡、常州、泰州、扬州)和沿海2市(连云港、盐城),8个市2009年的11个指标数据见表2。根据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分数,连云港、盐城处于初步实现阶段中期、泰州处于初步实现阶段中后期;南通、扬州基本完成初步实现阶段,即将向基本实现阶段迈进;无锡、常州处于基本实现阶段中期或前中期;苏州进入基本实现阶段的后期,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全省最高。

就具体指标而言,南通市社会人均GDP远高于连云港(高90.2%)、盐城(高55.1%),与扬州(低2.8%)、泰州(高12.6%)相近,仅为苏锡常的48.1%~70.7%;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比泰州、连云港和盐城低(5.2~15.0个百分点),远高于苏锡常和扬州(4.5~13.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于连云港和盐城(高0.1~0.25万元),略高于扬州和泰州,远低于苏锡常(低0.25~0.42万元);劳动生产率高于连云港和泰州(高0.8~1.1万元),与盐城相当,略低于常州(0.3万元),远低于苏州、无锡和扬州(低0.86~2.04万元);土地生产率略高于扬州,高于泰州、盐城、连云港0.8~1.6万元,低于苏州、无锡、常州(低0.5~1.4万元);粮食产量均低于其他7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远低于苏州,与连云港、扬州、泰州接近,远高于其他3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苏锡常3~9个百分点,与扬州相当,高于连云港、盐城和泰州3~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苏锡常和泰州,与连云港和扬州相当,高于盐城;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扬州、泰州、盐城接近,远低于苏锡常15.7~17.6个百分点,高于连云港;森林覆盖率除苏州、盐城较低外,其他6市差异不大。

致谢:本文是南通市委2010年重点调研课题“关于我市‘十二五’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初步研究”的部分内容,参加调研的还有南通市农业委员会的凡小忠,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沙文峰、顾拥进等,特此致谢!

[1]柯柄生.对推进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村经济,2000,(9):4-8.

[2]蒋和平,崔奇峰.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发展水平预测[R].北京:中国农科院农经所,2011.

[3]白人朴.关于衡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1,(2):32-33.

[4]万宝瑞.农业软科学研究新进展(1999-200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课题组.2010年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J].南方农村,1999,(3):9-13.

[6]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2012-10-20

崔世友(1964-),男,江苏海安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盐土农业和农业软科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11.007

F303.3

A

1673-1409(2012)11-S030-06

猜你喜欢

指标值南通市江苏省
南通市 推进“四化”实施 提升本质安全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1995年—2013年地方预算内财力、中央返还及上解情况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