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技术思考

2012-03-23李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砌体结构加固

李涛

摘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处于薄弱环节。无论是工程施工质量还是工程的整体抗震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加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不仅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能为工程今后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奠定基础。在此,本文针对加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技术思考,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加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技术思考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ur building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is still very inexperienced. Wheth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or the whole of the engineering anti-seismic cap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caused the great influence to People's Daily life. Reinforced masonry structure seismic ability,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also for futur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engineering foundation. In thi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reinforced masonry structure seismic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thinking, do the following discusses.

Key Words: reinforcement; masonry structure; seismic capacity; technology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3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安全性、稳定性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以及抗震加固技术研究,除了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外,还能确保住户的生命安全。在整个砌体结构加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增设坑震墙、外加圈梁一钢筋混凝土柱加固、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支撑加固、包角加固等几个方面,在此,本文从建筑层数及总高度超限、平立面不规则、具有明显扭转效应、房屋的整体性不满足要求、砌块及砂浆强度不满足以及预制板抗震能力差等五个方面出发,针对建筑工程抗震能力的加强技术,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建筑层数及总高度超限

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历次震害证明,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砌体建筑的层数、高度以及地震破坏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砌体建筑层数多时,高度则会越高,在遇到地震时期抗震能力就会越低。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建筑工程的层数以及高度值在遇到地震时,其自身侧向地震的作用就会随着地震而增大,同时还会加大建筑工程底部的倾覆力矩。由此可见,当倾覆力矩超过底部墙体产生的压力时,将会直接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施工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案,在其施工改变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案:首先,施工人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钢筋混凝土板墙,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组合墙体。其次,在增设钢筋混凝土板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板墙的厚度,使其不小于140mm,且结构全部地震作用分别由两个不同方向的钢筋混凝土板墙承担。这样,则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強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使其在今后使用的过程中,确保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及稳定性。

二.平立面不规则、具有明显扭转效应

合理的建筑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因为震害表明,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较不容易破坏。而且道理也很清楚,简单、对称的结构容易估计其地震时的反应,容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规则”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建筑平面、立面应尽可能简洁、规整,使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的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凹凸的立面,突出建筑屋面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抗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不规则的建筑分割成几个相对规整的独立单元:当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时,应在缺失部位补砌筑新墙体,使主要受力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并选择合适部位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使加固后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1.0,且不宜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20%。

三.房屋的整体性不满足要求

在地震中多层砌体结构的纵、横向地震作用主要由相应墙体承担。因此,纵、横墙的合理布置且控制横墙的间距,可控制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则应在墙体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当纵横墙连接教差时,可采用钢拉杆、外加柱及圈梁的方法来加固: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应增设墙段形成闭合,在开121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当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不满足构造要求时。可采用外加柱及圈梁内加拉杆的方法,或者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在面层及板墙内设置配筋加强带来代替构造柱及圈梁的作,从而全面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及刚度。

四.砌块及砂浆强度不满足

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宜为20mm,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厚度宜为35mm,再厚则己不经济。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与墙面的空隙不宜小于5mm,这是因为钢筋的外保护层要确保钢筋避免锈蚀,而试验和现场检测表明,钢筋网竖筋紧靠墙面将会导致钢筋与墙体无粘结,加固效果不好,而采用5mm的间隙有较强的粘结能力.使得钢筋网砂浆与原墙体共同作用。钢筋网的试验结果表明,钢筋间距不宜太小或太大。网格尺寸实心墙宜300mmx300mm.空斗墙宜为200mmx200mm,这样钢筋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单面加面层的钢筋网应采用L形锚筋,用水泥砂浆固定在墙体上;双面加面层的钢筋网应采用S形穿墙筋连接。L形锚筋的间距宜为600mm,S形穿墙筋的间距宜900mm,呈梅花状布置。钢筋网四周应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可采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连接方法进行连接。

五.预制板抗震能力差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些屋面与楼层处的间隔一般不要大于11m,在特殊状况下,针对大于11m的房间,需要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预制板进行及时的加固,以此来提高预制板的抗震能力。在其加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另种措施:首先,施工人员可以在预制板的底部增设一定的角钢或在上部增设钢筋混凝土将整个预制板层改为现浇层。在底部加角钢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着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与之相符的角钢型号,针对这种状况,一般选用L100x6,且这种型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墙体还是花篮梁上都可以使用。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螺栓和加劲勒,将预制板与下部的墙体联成统一的整体。这种施工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除了施工较为复杂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房屋的整个吊顶以及弄脏整个房间。若将整个屋面改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是比较麻烦的,除了破坏屋面原有的保温层及防水层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然而这种施工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优点在于不会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

总结:

综上所述,加固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不仅能加强建筑工程的整体抗震能力,同时还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避免安全隐患的遗留。此外,在加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着当地的实际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加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抗震能力的提高,才能为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浅谈某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山西 建筑[J],2006,36(21)

[2]钱伟,综合方法在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改造中的应用,工程设计[J],2003(12)

[3]刘凌云,王振玲.浅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研发[J] 2009,16(6)

[4]李原,混泥土结构加固的常用方法和适用范围[J].核工业研究与设,2009,(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02 )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砌体结构加固
CFG桩在复合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船闸靠船墩套箱加固施工方案
东北农业大学校史博物馆改造工程结构抗震分析及调整
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与控制技术
砌体结构结构设计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