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聚落的多元文化融合

2012-03-23唐晶王奎根谷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太平民居古镇

唐晶 王奎根 谷里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乡土聚落是建立于自然经济时代的聚居生态空间,它具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多元文化融合的乡土聚落则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乡土聚落在村落布局、建筑风格上集各种“移民”文化之大成,兼收并蓄。这些曾经异质的元素, 已经在漫漫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扎根发芽,形成自身所独有的多元文化融合的聚落形态。

四川盆地孕育了独特的巴蜀文化,在这里的乡土聚落就因有着“湖广填四川”的特殊移民文化背景,而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太平古镇就是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实例。它的地域环境得天独厚,并完好地保存至今,是中国乡土聚落悠久的民居与民俗文化的一个拓片和纯民间的影子。本文将以太平古镇为例进行多元文化融合的乡土聚落研究。

太平古镇历史演变溯源

1.1 历史地理环境的演变

太平镇位于川西平原东南边缘龙泉山脉中段,双流县城东南40公里处。距成都30分钟车程,距城南卫星城华阳镇15分钟车程;东与简阳老君镇相连,南与合江镇接壤,西与白沙镇毗邻,北与龙泉驿柏合镇隔河相望,区位优势较好。

太平镇属于双流县东部乡镇,地形上由西向东依次浅丘—低山。低山面积17.44平方公里,浅丘面积25.08平方公里。一般高程490米以上,东高西低,起伏较大。东部龙泉山脉巍然耸立,南北走向,为长条形连续山脊地形,地形陡峻,山顶高度为500—900米,最高峰张飞营海拔达951.4米。最低点潘家坝490米,浅丘高程490—525米,低山区高程多在650—880米。(如图1:太平镇地势图)

1.2古镇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及现状

太平镇历史悠久,据《华阳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版)载:“大丞相张文忠公,以治平三年(1066)春初仕……”,太平镇据文字记载,已有上千年历史。岁月沧桑,几经更名,北宋治平前,叫衡山镇,明末始称太平镇。

过去,太平场镇是太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山首镇,颇具规模,热闹繁荣,街道纵横交织,四方设有栅门(东边红花堰,西边庆西门、南面横街子、北面紫庆门),还有碉堡三座,建筑在二郎坝。江西官山、红花堰交通路口,防备匪患,以保安宁,历来,华阳县就有“水码头”要数中兴场,旱码头要数“窑子坝”,可见繁荣景象,世人共睹,由于太平是双流、龙泉、简阳三地区的交汇地,故历来就是商贸物质集散地,商贾云集,解放后,太平镇也一直为太平区政府所在地(直到1992年撤区)。

太平镇在建镇迄今千余年来,大量乡土建筑留存至今,如横街子街、观音寺庙、古鎮防火缸、古树、古小学门楼等,以及古民居中丰富多彩的木雕、砖雕、石雕等,是四川民居一种典型代表,是古代商旅重镇的代表。

多元文化融合对古镇社会文化的影响

太平镇属蜀文化区,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太平镇现存有刘禅读书台、张飞点将台及张飞营营地旧址,张飞人头石刻等三国文化遗址。现在仍可看到汉唐巴蜀古驿道东大路遗迹,武周时期的东旸县城遗址。太平镇曾经有过商贾云集的历史,明清时期这里曾兴建了许多会馆,但都没有保存。镇上有保留迄今的“镇镇”之宝--清朝光绪年间的救火水池。以及近代遗址太平烈士陵墓。太平镇原有寺庙众多,现存观音寺、圣经寺、玉佛寺、太子庙。(详参见图2:现状特色要素分析图)

详见列表:古镇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历史久远度 现存传统建筑修建于清代的有:太平小学文昌宫

最早建于清,后修缮

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太平历来是商贸物资的集散地,商贾云集,商业文化的繁荣造就了太平沿街开店,店铺林立的古镇建筑格局,这是独特的商埠文化的体现,张飞在镇区安营扎寨,并留有张飞人头像

历史建筑规模 现存数条具有古镇风韵的老街道,如横街子街、上升街、安全街

历史传统建筑(群落)典型性 综合有效的利用自然地形,街道自然曲折,两侧建筑围合感良好

历史街巷规模 上升街长309米,横街子街长157米

核心区风貌完整性

空间格局特色及功能 镇区与龙泉山脉遥相呼应,气势恢宏

核心区历史真实性 核心保护区面积为4.27公顷。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太平豆皮、农家竹器

传统风俗:观音会、茶馆

地方文艺:川剧

除以上外,还有东大路遗址:历史上的东大路是一条起于汉兴于唐、连接蓉渝、绵亘至今的“汉唐巴蜀古驿道”——东大路主道,由此而过。其南大道,自成都九眼桥到双流县华阳,再到太平镇,穿越龙泉山抵达第二驿站——龙泉驿,又经简阳市三岔坝到重庆,此条道路据传专将太平镇窑子烧制的民间瓷器送到简州,又称为“瓷器之路”。明代该路成为成渝之间的交通干线,无数商队穿梭往来于途中。

多元文化融合对古镇聚落空间及民居特色的影响

民居建筑师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四川盆地民居形式的演变也是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湖广填四川”使四川盆地的建筑深受“移民”文化的影响,造成建筑上多元文化元素并存,使得盆地间各地区呈现不同风格。

3.1对聚落空间特色的影响

太平古镇位于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背倚龙泉山西麓,半丘半坝。街道顺山势走向而变化,石阶蜿蜒起伏伸向前方,呈现出多中心格局布置的聚落空间特征。横街子街、上升街是古镇中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两条古街,(图3:现状风貌街巷分析图)它们贯穿整个古镇,其他支路及民居错落有致的“生长”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旁。街道随山脊起伏,高差约在 12m 左右,面积约3.68公顷, 东至教师节以西40米处、西至横街子街西侧建筑、北至正街石桥位置、南至粮食局围墙处。(图4:街道立面图)核心景观为老粮油站、观音庙和烈士陵园,围合成整个古镇的高潮。安全街与两条街道交叉。(图5:核心景观现状图片)

古镇中典型的受“移民”文化影响的空间格局是“廊坊街”的形成。“湖广填四川”后,场镇开始繁荣,在广东移民文化的影响下,沿街的连排民居发展了以出檐深远的檐廊构成廊坊街,甚至有的楼层二次出挑,形成两层檐廊,类似广东“骑楼”的典型风格。它既可以遮阳避雨又延伸了商业空间,形成了太平独特的场镇风貌 。另一种现存较多的是“宅居型”。(图6:廊坊街示意)

3.2对民居特色的影响

3.2.1对民居建筑空间结构形式的影响

“湖广填四川”带来的“移民”文化使得中原的建筑结构特征与四川的木构建筑相结合,带来了民居在建筑空间结构形式上的演变,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第一,在结构上以穿斗结构取代了四川民居原有的抬梁式;第二,引入了敞厅、回廊、漏窗格门等南方民居中常见的建筑元素;第三,四川民居原有的干栏式逐渐演变成了合院式的建筑平面布局;最后,随着场镇的繁荣,沿街的连排民居发展了根据地形沿纵深方向多重进深的平面形式,这一特征在太平古镇的民居中尤为突出。(图7:现状联排商业)

现今的太平古镇是上述“移民”文化带来的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古镇中的民居少部分保留明清风格的土木构建筑,穿斗结构,青瓦屋面。由于古镇地势有起伏,民居建筑依缓坡而建,最大高差在十几米以内,在平坦中也有参差错落的风格。沿街民居形式一般是一楼一底,前店后宅的格局。建筑的第一进院落多为合院式平面,敞厅、回廊、漏窗格门亦是常见。可以看出,太平古镇民居所具有的建筑形态深受南方“移民”文化的影响,并与之结合形成了川西民居所独有的特色。(图8:风貌街巷)

3.2.2对民居建筑外部形态特色的影响

乡土聚落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域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聚落的外部形态则是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特点的外在反映。太平古镇建筑的外部形态当然也与这两方面息息相关。首先, 自然地理方面,太平古镇地处川西,潮湿多雨。这里的建筑为土木结构,易引起火灾。其次,独特的人文历史发展背景和复杂的移民人口赋予了太平古镇的民居别具一格的特色。南方移民原居地的住宅形式和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影响下,使得太平的民居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南方特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南方江浙徽派建筑的一大特征“封火山墙”。这种“拿来主义”也不仅仅是外来建筑文化对原有文化的“侵略”,它的出现与形成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四川盆地典型的木构民居不畏地震,只怕火灾。它与古镇原本的民居形式相互融合,使得建筑样式以及建筑技术兼收并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太平古镇建筑外部形态的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图9:川西封火墙:街道两侧青砖青瓦木楼木柱木窗,下商铺、上居贮、后天井居室,古建筑把居家与生活糊口于一体,古朴美观适用,鳞次栉比的封火墙群、精致绝纶的灰塑保存较好。)

4对建筑材料应用的影响

四川民居的建筑材料,明以前多用竹木和泥,即传统的“竹篾夹土墙”,房顶用瓦的不多,主要用茅草, 有所谓“三重茅”之说。“湖广填四川”带来的“移民”文化使得明中期以后尤其是清代,四川的民居大量采用砖瓦结构,也由此使得合院式布局形式发展成熟。但是,太平古镇由于受当时经济状况的限制,民居建筑材料中砖石的使用还很鲜见。这是因为砖石建材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运输和建造,在当时属于比较“高档”的建材。而传统民居的使用对象多为广大中下层的劳动人民,它们经济状况低下,也只有富裕的人家才会花力气从较远地运回砖石等好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因此,太平古镇的民居依然多使用经济、廉价、易得的材料来进行建造,这就是套白的“竹篾夹土墙”。(图10:现状图片)按照民居“就地取材”的特点,而太平的商业又一直以来以竹、木为主,太平的民居以竹为主要材料的“竹篾夹土墙”是理所当然的。另外,古镇中的“观音庙”、“文昌宫”等公共建筑则是由社会组织筹钱修建,经费较充足,因此它们所使用的材料就是古镇建筑中的另一种比较 “贵重”的材料“青石”。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镇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老粮油站的建立。除此以外,太平古镇在与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最为彻底的就是青瓦已经全部代替了茅草,使得民居演变得更加坚固和适宜人居住。

5结论

由以上对太平古镇特殊的历史人文背景、地理、气候、古镇空间和民居的分析可知,明末清初以来的 “湖广填四川”这个特殊的历史原因对太平古镇的社会文化、聚落空间、民居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建筑外部形态以及建筑材料的应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形成了太平古镇在这些方面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移民运动的影响不但形成了四川“客土同籍”的特点,还对近代巴蜀文化的新面貌产生了直接的作用。现今,这种历史背景造成的多元性特征在四川的其他许多乡土聚落中都能看到。除此以外,我们在研究乡土聚落多元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应思考在当今地区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进程中,重新审视民居的演变及其地域、建筑特质,来助于我们研究现代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戴彦 东南大学出版社

《巴蜀城镇与民居》 季富政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乡土中国》 陈志华 三联书店

《聚落探访》 藤井明(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双流县志》

《四川双流县太平镇总體规划》2009年

猜你喜欢

太平民居古镇
太平老街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喇叭花
太平街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