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点论述

2012-03-23郑政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

郑政标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文通过本人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实践,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提出思路和观点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规划编制主体;创新工作机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socialism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ork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Below by m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combining the socialism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s the work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lanning work put forward ideas and carry out this time.

Key words: the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main body; Innovation mechanism

中圖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农业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村镇规划和农村的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工作已成为规划建设工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

1、把握新农村规划建设总体要求,明确新农村规划建设定位

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定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各地市、县政府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办法,明确今后几年乡村建设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试点村、和示范村。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方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积极引导农民走向文明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规划建设理念,确保村镇规划建设。具有科学定位,认真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

正确处理村庄现状、近期规划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关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确定村镇发展建设规模、速度,使其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衔接。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村镇规划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注重区域特色、经济条件、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充分把握社情民意,尊重群众意愿,尊重自然环境注重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势多样、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村庄。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村庄,坚持立足实际,适当超前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范围,保护耕地和减少自然资源浪费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应加大空心村治理工作,采取政府加大村庄道路、给、排水基础设施投入,村民

自觉按规划建设,将空心村腾置出的村庄建设土地利用,用于村民健身、娱乐、休闲建设,加强村民精神物质文化建设需要,提升村庄建设品味。

3、明确规划编制主体,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经费保证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经费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瓶颈,而村镇规划编制的主体是确定规划编制经费来源的根本,在城乡规划法虽明确乡镇作为村镇规划编制主体,但从专业角度认为自下而上的规划编制主体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我认为,规划工作应先宏观再微观、先整体再局部,如果自下而上由村民自治组织负责组织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则在一个基层村的层面上有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或者难以统筹全局的,比如宏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此外,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的集体经济都比较薄弱,且许多村民包括干部根本没有真正意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因此,自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动力自主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应由市(县)人民政府作为村庄规划编制主体,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的背景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过去许多年,农村都是在为城市作贡献,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多由政府买单,然而农村呢?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资金很多,完全靠政府支持、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政府投入、社会资助、引进外资和农民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4、创新工作机制、为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保障

作为从事村镇规划建设规划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中,必须要坚持边干、边实践、边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村镇建设规划模式,提高驾驭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能力、水平,为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资金、思路、模式的保障。因此在村镇规划建设中还要重视以下几点:

4.1提高村民参与程度

提高村民参与程度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动员公众参与提高规划可操作性和认可度。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始终关注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不搞强迫命令,不大包大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每个规划方案形成成果后,首先征求群众发展意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取得镇(乡)村认可后。再以此为基础,邀请专家、有关领导参加规划方案评审会,由专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后再修改,使规划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

4.2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重集约建设、节约资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重集约建设、节约资源按照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种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住宅集中布局,节约土地资源,鼓励农民建公寓、合村并点、集中居住;正确处理村居改造和产业发展关系,充分留足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农民建设通用厂房和商业网点,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改出一片新民居,发展一个好产业。达到节能、节地、节材、经济实用的目的。

4.3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特色

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不仅要做好以上几点,还要对村庄的自然地理等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对林地、水体、文物进行保护利用,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挖山、不填河、不砍树,保持自然风貌和田园风光,使农村生活环境优美,更具有吸引力,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特别要重视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地方地域特色。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其理论体系和规划框架、及规划内容等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许多问题还处在争议阶段,如规划编制经费的筹措、村镇规划的管理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摸索、实践,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号角已吹响,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已如火如荼的顺利展开,各地经济和区域位置不同,也都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郝力宁.对农村规划和建筑的几点意见[J].建筑学报,1995,(8):61-63.

[2]崔明.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

[3]刘玮.胶南高标准提升新农村规划水平[J]城乡建设,2006.

[4]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J].经济管理文摘2007.

[5]罗明辉.赵沁芳.新农村建设之“特色规划”[J].江苏建筑,2008.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与策略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关于优化农村治理模式的思考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
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对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