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闸中心小学设计方案

2012-03-23倪道婷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空间环境建筑

倪道婷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校设计的依据和方法,力求创造出对使用主体产生教育与精神感觉的环境空间,满足学校作为培养教育青少年场所的使用功能

关键字:小学;环境;设计之关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s and method of the school design, and strives to create space environment for the use of main body education and spiritual feeling, to meet the school as a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young places use func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vironment; design of the key

中图分类号:G6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本次探讨的设计是天津市双闸中心小学工程,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这个鱼米之乡。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本工程为八里台镇规划小区内的配套中心小学。本案坐落于双闸村东北角,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地段,避免了对居住区居民的噪声干扰和避开了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本工程规划用地约40亩,北侧、西侧均为规划路,交通便利。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及自然环境良好,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和地质情况良好。本案的建筑设计注重节约用地,并结合周围环境产生造型的变化,符合小学活泼的天性。

当本人接到本小学的设计任务后,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考察,分析了用地环境及具体功能关系,从既定的平面布置、既定的周围条件制约入手,通过局部与总体的空间布局组合,雕琢派生于环境特色的立面,力求创造出对使用主体产生教育与精神感觉的环境空间,满足学校作为培养教育青少年场所的使用功能。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因此学校建筑作为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场所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可以说它的作用已经超越了满足教学活动的单一特质,学校环境还兼有主动促进学生在社会文化、体质及美学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建筑设计已经不是当今教学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我在该小学的设计任务中将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作为更深层次的探究。因为对于教学建筑来说,学生与学校空间环境的关系,更多的是自觉与不自觉的适应环境而产生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控制与设计空间环境,形成良好的行为引导和身心感受,以下结合该小学的设计就以上的内容略为探究。

一、学校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之制约条件

由于目前的教育体系方法较为单一,仍以课堂教学作为主体,封闭式的教学环境仍旧是唯一与最佳的适应方法。因此结构简单、联系方便、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单廊长条形教学楼形式仍是最适合本项工程的建筑形式。此种建筑形式单调而又缺乏趣味性的环境空间特征是在设计中必须控制并加以改变、解决的重点所在。

该小学位于规划住宅小区内,是本小区的配套学校之一,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建筑与用地围合的院落来创造校园环境,如何在小区空间里安排丰富的视觉层次、把握好空间的划分和过渡。尊重用地周边的校园环境,努力做到与现有环境的平衡、和谐,创造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将是该小学环境空间设计的关键所在。

设计者与甲方主管领导之间的意见分歧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条件,由于思想认识和建筑素养的不同,加上甲方的实际难处使这种分歧经常以牺牲建筑设计者的良好构思、违反基本的建筑功能合理性与规划要求作为结果。因此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应该向甲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把分歧减少的最低限度。中小学环境的改善,与经济条件有很大关联。虽然精心设计可以少花钱多办事,但建筑空间环境质量优劣还是与经费多少成正比的。正由于现在各级部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使自己在该小学的设计工作中有较为宽松的发挥条件。

空间环境包括总体布局与具体设施。双方面都必须便于教学和活动,符合学生之行为规律。同时也应该对传统的功能信条有一定的突破,顺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反映新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的精神功能对使用主体具有决定因素。合理布置使用功能,处理好各空间之间的衔接,组织恰当的空间序列,给普通教室最好的朝向,使室内空间宽敞、明快,自然光线充足,满足孩子们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有利于身体健康。整洁舒展、美观大方、积极向上的环境空间特征会转化为精神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校园心理意识效应。

学校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学生与教师,二者的关系地位不同,年龄心理不同,对校园环境要求也有着一定的差别,例如学生的欢乐自由,教师的规律性管理性。二者制约着我们的设计思路,必须把他们较好地统一起来,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学生因为年龄、性别、教育阶段的不同,在环境的追求上也有差异。空间设计必须达到满足小集体的情趣,又满足管理要求,便于相互交流活动。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设计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的人本校园。

校园的美育作用面广,非常值得建筑设计师与教育工作者加以分析利用,通过建筑空间环境这一手段提高学生的美学素质。但我认为设计中必须把握好趣味感与视觉舒适性的关系,以及单纯之立面造型与空间层次的关系。为了趣味而装饰奇特,刺激且有害于学生的鉴赏力,更要避免与商场游乐场混为一谈。同样,片面强调活泼好动性格,运用夸张色彩扭曲变形的粗俗立面造型也是非常不可取的。而比例适当、疏密有致、色彩和谐、富于层次感的建筑空间,即使没有教师引导也会起到耳濡目染的美学教育作用,而且创造出适合于学生年龄特征、积极美好的校园环境。

二、分析制约因素 创造新环境

基地环境的设计上,以国旗区作为设计中心与视觉中心,通过其在人们心理上的份量感形成环境空间的转化及交叠的枢纽,有机的组合教学区、休闲区和运动区,利用他们之间的互补掺透性,增加各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在视觉上扩大各个区虚拟空间区域,也强调空间层次美。在功能场所地结合环境组合空间构成建筑小品,如弧形墙、柱廊等。这些小品能起到疏导人流、划分和联系各功能空间的功能。而同时小品软化和建筑环境,改变建筑的尺度感觉,增添学生对建筑空间的亲切感,提高环境层次,能产生较高的视觉质量与空间深度。本设计以入口至风雨操场为轴线,其间布置若干节点,在校园的其它空地,零星的点缀学习园地,将学习过程融入环境中,让枯燥的学习变得充满欢乐。

一层教室与室外活动场所的关系一直是教学类建筑处理的难点。因为一层层高较高(4.8米)的特点,将一层教室基面提高到0.9米,利用高差作为教学区与休闲交流活动区的软性划分。同时当学生们在绿化水景交融、曲线流动、色彩活泼、广场砖铺垫的小广场中活泼后,顺层层台阶而上,在心理上也自然完成了情绪上由动到静的过程。从教室外的柱廊向外看,区內活动尽收眼底,便于教师管理。

各楼之间的设计,将教学楼、实验楼和风雨操场各建筑物之间用连廊相连,形成有机的结合,拉近各楼之间的使用空间联系。也有效地将动静两区进行了划分。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质,方便教师管理。连廊增加空间的可停留性,满足学生对小天地的要求,也改变了外廊空间往往一览无遗、单调乏味的惯有形象,空间层次分明丰富,趣味性也因小学生们的参与而加强,建筑立场形象也因此而得到更加自然有序的感染力。建筑外廊上下景观互为辉映,把建筑形成的空间氛围推向高潮。楼梯间皆为开敞式设计,在不同的休息平台处开以特色迥异的窗洞,期待达到步移景换的空间效果。

三、结束语

影响校园空环境质量的因素还很多,如绿化道路及体育场等,许多都已成为达成共识的规律,在此不再一一浅谈,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许多经验教训还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总结,需要大家的帮助。该小学设计是在共性下求异,在制约下完善环境空间,总是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但如何在各种不同类型综合因素作用下,以理性思维全方位地解决问题,量化各设计分析步骤及建筑空间环境对精神、健康、纪律、成绩方面所产生的作用等,自己还没有能力找出规律提出建议。但通过自己更多的努力,通过更多前辈同行的帮助与合作,在建筑领域里,对中小学教育类建筑之环境空间将会有一个更全面、更规律的认识。

猜你喜欢

空间环境建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论环境雕塑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