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劝朝鲜难,因为劝韩美日也难

2012-03-19

环球时报 2012-03-19
关键词:安全观韩美平壤

朝鲜宣布下月将发卫星,韩美日一片谴责声,中方也召见了朝鲜驻华大使表示“忧虑”。看样子朝鲜半岛又要有一轮新紧张。

每当朝鲜有“莽撞”之举时,中国都挺尴尬。一方面中国要在朝鲜半岛秉持公道,反对一切冒险。但同时中国又要维护中朝友好,不能一味用韩美日主张的制裁对付平壤。中国必须在这中间寻找平衡。

从现实看,朝鲜的核能力和导弹运载能力似乎都在增强。外界虽有重重压力,但朝鲜实际获得了研发战略武器的较大空间,朝鲜的战略打击能力越来越强似乎挡不住。

韩美日总是希望中国向朝鲜施加更大压力,以为对朝制裁只要补上中国这块“短板”,朝鲜的屈服指日可待。

这种思路完全是错的。中国应理直气壮地与韩美日的对朝政策拉开距离。

韩美日应认真思考,朝鲜为什么在民生很困难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用于发展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战略武器?为什么让其他国家感觉很难受的国际谴责,平壤却不为所动?

原因很简单:因为朝鲜感觉不安全,平壤政权对外部的军事入侵或干涉一直很担心,它觉着用核武器和弹道导弹最能吓退外部的野心。因此只要韩美日不给朝鲜基本的安全感,朝鲜就会变着法对它们进行“反恐吓”。

朝鲜至今处于封闭状态,东北亚的繁荣和它无关。外界再怎么谴责,朝鲜可以装听不见。本来就处在被制裁中,朝鲜用不着担心再失去什么。它又何必关心外界对它的看法和态度?

目前不仅朝鲜的安全观常走极端,韩美日的对朝安全观也很畸形。韩美日总是担心遭到朝鲜的“攻击”,而它们的力量组合与朝鲜相比,简直就是一群狮子老虎对一只刺猬。

中国劝不动朝鲜,其中有相当大的原因是劝不动韩美日。朝鲜的态度总体看就是韩美日态度的反射体。外界不该对中国的作用抱过多幻想,中国自己更应清醒。

在目前的大僵持中,中国的位置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么糟糕。中国尽了力,这点外界有相当程度的认可。中国延续了与朝鲜的友好关系,韩美日虽有不满,但同中国保持了朝核问题的较好沟通。

如果从最坏的角度看半岛问题,中国今天的位置意味着,半岛一旦爆发全面战争,中国不处在第一轮受威胁的目标之内。至于是否卷入,中国有一定的主动权。

朝鲜半岛问题过于复杂,远远超出了中国的控制能力。中国应接受这个局面,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应对每一个变数。

中朝友好应重点保护,它是中国在整个东北亚外交利益的核心一环,也是中国发挥作用的重要出发点。中国应寻找影响朝鲜的新途径,让韩美日相信,中国并非对朝鲜一味迁就,如果不是中国施加了独特的影响,它们看到的朝鲜要比现在更桀骜不驯得多。

中国无力塑造让韩美日满意的朝鲜。但中国的确要借较高的互信,把实话说给朝鲜领导人听:总这样僵下去,看上去输的、被动的总是外部,其实最紧张、吃苦头最多的还是朝鲜政府和人民。朝鲜需要解放思想,探寻国家发展道路的平衡。▲

猜你喜欢

安全观韩美平壤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婚纱照
韩美考虑在朝鲜半岛轮换部署F—22和F—35B战斗机
马拉松
“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