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电关注中国继续改革决心

2012-03-19

环球时报 2012-03-19
关键词:扩大内需李克强路透社

本报驻德国特派记者 管克江 本报记者 徐盼 刘琳琳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8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其他部长级官员在发言中也都谈到深化改革的问题。路透社等多家国际媒体对此解读说,这凸显出中国最高领导层推动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的决心。

路透社18日报道说,李克强当天的讲话凸显中国最高领导层决心推动以市场为基础的变革。报道引用李克强的话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刻不容缓……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我们将深化财税、金融、价格、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报道说,李克强的讲话同温家宝总理上周中外记者会上的表态相呼应。当时温家宝指出,要防止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滑落,并且要更公平地分配财富,中国需要放缓增长速度并实施更有力的政治体制改革。报道说,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上周日的论坛中也强调通过改革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路透社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方对改革的一致立场令人瞩目。

彭博社则关注到李克强讲话中扩大内需和稳定出口的内容:“特别是今年国际市场仍然不景气,扩大内需对中国来说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报道说,李克强指出今年中国的研发费用支出预计可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还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华尔街日报以《拉加德敦促中国改革》为题说,世界经济疲弱要求中国进一步改变其增长模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论坛上中赞扬了中国减少经常项目赤字的努力,但同时认为再平衡的成功不应分散内部改革的努力,“关注点正转向内部不平衡以及持续高水平的投资上来”,国内消费需要在促进增长上发挥更重要作用,而且宜早不宜迟。路透社评论说,拉加德在讲话中向中国扔出一根胡萝卜,称只要改革进程顺利,人民币能够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拉加德还说,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份路线图,其中需要一个强劲而更有弹性的汇率、更有效的流动性和货币管理、更高质量的监管、更发达的金融市场、更有弹性的储蓄和借贷利率、最后是开放资本项目,“如果这些都发生了,人民币没有理由不享有同中国经济规模相称的储备货币地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18日向《环球时报》表示,深化改革的障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严管减税减费,才能把市场经济的活力释放出来。经济改革的背后是政治体制改革。二是要深化生产要素市场改革。我国的商品市场基本已经市场化了,但生产要素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例如贷款规模、金融机构都受到严格控制,资本还不能完全自由游动,这阻碍了中国成为国际金融大国。另外,资源市场也受到严格管制,例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他说,从1998年开始,我国就提出扩大内需,但至今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主要应该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加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部经理田云18日向《环球时报》表示,扩大内需不能仅仅依靠短期政策,更可取的方式应该是保持人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速同步,甚至更快。中国政府已提高了福利领域投资,但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刺激内需。政府已展现了从强调经济增长到转变为社会服务和安全提供者的决心。田云认为,改革开放并不简单意味着开放所有行业和领域,战略性资源和涉及国家安全的仍然需要由国企掌控,但那些非战略性领域可以完全开放给本土和外资,以促进竞争。私人资本可以进入铁路和银行等垄断部门,减少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也是未来趋势之一,不过这仍需要政策落实。▲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李克强路透社
我国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和政策分析
李克强:RCEP谈判要踢好“临门一脚”
论我国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李克强的“高铁外交”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