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对华关系,新西兰毫不犹豫

2012-03-19

环球时报 2012-03-19
关键词:对华关系华裔新西兰

本报记者 谭福榕

1999年移居新西兰的杨健博士去年11月当选执政的国家党议会议员,成为这个南太平洋岛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中国大陆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并当选议员的华裔。今年是中新两国建交40周年,选前为新西兰知名政治学者和中国问题专家的杨健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有着独到见解。3月18日,他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西兰只有看到中国这些年前进的趋势,才能做出正确的政策判断,毫不犹豫地加深对华关系。

环球时报:新西兰政府上月发布《向中国敞开大门——新西兰2015年目标》,您怎么看新西兰的对华战略?

杨健:对华战略只是新西兰与大国战略的一部分,但相对而言,我们认为中国极为重要。没有中国参与,很多事情没法做。扩大加深对华关系,新西兰没有任何犹豫。

环球时报:在美国和中国的影响力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您认同“太平洋世纪”的说法吗?

杨健:太平洋地区对新西兰的确很重要。新西兰前十个贸易国中有8个在亚太。中美都是大国,对新西兰都很重要,新西兰不希望“选边”,被一个国家利用对抗另一个国家。我们不会跟美国联合对付中国,而且新西兰也绝对没有这种意图。我们欢迎中国崛起,并认为这是个机遇。1995年,中国只是新西兰的第18个游客来源地,几年前上升到第四。2001年中国是新西兰第五大贸易伙伴,现在是第二。当然,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有担忧,但我们认为,接触和了解是最好的办法。

环球时报:现在由美国主导的TPP谈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最早是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的,您怎么看TPP成员扩大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杨健:我们非常希望看到地区自由贸易进程加速,尤其是高层次的自由贸易。TPP本身并没有把美国当领导,大家都是独立的国家,不是谁领头我们就跟着走。当然,美国毕竟是大国,影响力大一些,但如果某种东西成为大国的对抗工具,我们就会重新考虑。我们不愿意当别人的棋子。

环球时报:您作为出生在大陆的移民能成为新西兰议员,是否说明华裔在新西兰参与政治的程度已很高?

杨健:我成为国家党的议员,有三个原因:一是新西兰选民中有4%是华人,选票是非常现实的一个因素;二是中国现在这么重要,没有华裔议员很不合适;三是华人在新西兰人口这么多,执政党里没有华人面孔说不过去。从中可以看出华人社会在新西兰的政治影响力越来越重要。

环球时报:当选议员前,您曾是奥克兰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新西兰亚洲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您怎么看新西兰社会对中国的认知程度?

杨健:新西兰社会现在有很强的意愿研究中国。新西兰共有8所大学,其中6所开设汉语课程。我觉得我很幸运处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因为中国太“热”了,去哪里都能找到研究中国的工作。新西兰政府也在努力让民众更多了解亚洲。我们认为必须向亚洲靠拢,经济的未来放在亚洲就需要懂亚洲。当然,民众层面和政府层面有脱节,民众中会有误解甚至恐惧,但政府一直在为消除误解而努力。

环球时报:您怎么看这些误解?

杨健:这些年新西兰社会对华了解程度有很大进步,但仍有提升空间。新西兰有很多政治派别,对一些政策团体,我们接受其存在,但从政府层面来说,我们政策很明确,即通过接触对话表达看法。总体上,我认为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在各方面有很大进步,只有看到中国这种前进的趋势,新西兰才能做出正确的政策判断。▲

猜你喜欢

对华关系华裔新西兰
加澳要缓和对华关系,说难也不难
本期导读
新西兰央行宣布降息 拉开发达市场宽松序幕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云师大泰国苏拉塔尼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