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不理睬美日韩警告

2012-03-19

环球时报 2012-03-19
关键词:美日韩发射卫星安理会

●本报驻朝鲜、韩国、日本、加拿大记者 周之然 王刚 李珍 陶短房 ● 本报记者 徐盼 ●柳玉鹏 汪析

“敌对势力再次一同张开臭嘴拿朝鲜正当的卫星发射惹是生非,这是故意挑衅和极其阴险的反和平行为。”朝中社18日声明用如此强硬的措辞抨击美日韩,宣称他们不许朝鲜下月发射卫星是“搞双重标准”和“没脸没皮”。声明主张,任何国家都有和平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权利,但美日韩一口咬定,平壤是将发射导弹伪装成发射卫星,不仅违反安理会决议,也破坏了朝美半月前达成的约定。为显示严肃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6日天没亮就发表谴责声明,与青瓦台一道指责朝鲜“重大挑衅”。东京则传出“用反导系统拦截朝鲜卫星”、“自卫队要紧盯中朝军事动向”等冲动声音,令俄罗斯媒体担心“星球大战”会在东北亚降临。“中国需要做点什么”,这是每当朝鲜出事时国际舆论场总少不了的声音。中国副外长约见朝鲜驻华大使被西方舆论解读为“罕见地公开施加压力”。更多媒体则感慨于“阅读朝鲜意图的难度”,德国《明镜》周刊说,本以为朝美会走向和平,没想到却是另一场猫鼠游戏。

朝中社:敌对势力没脸批评朝鲜

“以往政府发表类似声明起码要等太阳升起,为何这一次急着在4时47分发出谴责朝鲜的声明,是因为事关重大吗?”这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16日上午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的首个问题。这份“凌晨声明”谴责朝鲜当日宣布将于下月发射“光明星3号”人造卫星的计划违反安理会1718号和1874号决议,也与朝鲜近期做出的暂停远程导弹发射的承诺相悖。她还说,不等天亮就发声明,是因为朝鲜公开卫星计划后,“我们不能干坐在那儿5小时没有反应”。

按照法新社的说法,朝核问题各大国连同欧盟上周末都忙着向朝鲜施加压力。半个多月前,美朝刚达成协议,朝方暂停铀浓缩、远程导弹发射等活动以换取美国对其提供24万吨粮食援助。纽兰警告说,朝鲜执意发射卫星有可能让协议作废。韩国政府谴责朝鲜发射卫星是重大挑衅,俄罗斯政府呼吁“平壤不要与国际社会对立”。反应最强烈的东京先是警告说有可能用反导系统拦截朝鲜卫星,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8日还要求自卫队“迎击”朝鲜用火箭发射的卫星,并时刻关注中国军事动向。俄罗斯《新地区报》感慨说,如果日本真击落朝鲜卫星,无异于“把星球大战搬到东北亚”。

过去几十年,人类向太空投放了数以千计的人造卫星,为何朝鲜的卫星计划会激起如此强烈的反应?法新社解释说,虽然平壤宣称它是为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用“银河3号”火箭把“光明星3号”送入太空,但美日韩认为,其使用的火箭技术也能用于发射远程弹道导弹。2009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时,奥巴马直接批评朝鲜发射的是能打到美国阿拉斯加的“大浦洞2”型导弹。随后出台的安理会1874号决议禁止朝鲜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因此美日韩认定朝鲜即使真的发射卫星,也同样违反安理会决议。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些美日韩媒体像在比着对朝鲜放狠话。《纽约时报》嘲笑朝鲜2009年发射卫星失败却不承认,至今还在吹嘘有一颗朝鲜卫星在轨道上播放着颂扬金日成和金正日的歌曲,并称朝鲜在与美国刚达成协议后公布卫星计划,无异于公然把耳光打在奥巴马政府脸上。韩国《中央日报》谴责朝鲜“用人造卫星的说法掩饰导弹试验”,甚至预测朝鲜会像2009年那样,“在发射卫星后紧跟着进行核试验”。韩国《中央日报》也批评朝鲜“以世界为对象进行导弹表演”。日本《读卖新闻》英文版18日社论指责朝鲜利用朝美协议的漏洞,其卫星发射声明无异于“同时在说是和否”。文章说,朝鲜似乎进行了傲慢的盘算,以为美国不会反对它发射卫星,想导弹、粮食两不误。

面对美日韩的指责,朝中社18日发表声明,强调“以科学研究和经济开发为目的的卫星发射不是特定国家的特权”。文章说,发射卫星属于朝鲜主权,美国如今利用众多间谍卫星对别国进行侦察;梦想做军事大国的日本不断发射间谍卫星;虽然丢脸,韩国也完全依赖外国帮助两次试图发射卫星都遭失败,敌对势力没有名分和颜面谈论别国发射卫星,他们妄称“光明星3号”发射是“导弹威胁”、“挑衅”、“违反安理会决议”云云,是因为他们都将朝鲜的尊严、威仪以及科学发展看做眼中钉、肉中刺,但我们要重申,发射和制造人造卫星不容双重标准,如果谁以为朝鲜会取消卫星计划,那是大错特错。文章重申,朝鲜愿邀请外国专家和记者到现场观摩卫星发射。

美媒感慨“阅读朝鲜的难度”

朝鲜怎会在与美国达成协议17天后突然发声如此尖利的U型转弯?美联社说,

在小布什时期任白宫亚洲政策负责人的维克多看来,朝鲜这记耳光切断了外界对于“朝鲜年轻领导人可能与父辈不一样”的幻想,维克多说,“(金正恩)不仅和父辈大同小异,而且更难预测”,而他留给奥巴马的则是“大选年中的尴尬”,和共和党人对总统“绥靖朝鲜”的指责。

在一口咬定“朝鲜发射导弹”的韩国保守派媒体上,平壤的真实意图被传得五花八门。《东亚日报》17日社论说,平壤希望借此向国内外展示“朝鲜进入强盛国家”并“巩固金正恩体制”。文章说,朝鲜1998年第一次发射“光明星1号”就是在金正日完成权力继承后进行的,今天的发射与那时一脉相承。韩国《朝鲜日报》甚至想出“朝鲜外务省与军队争权”的离奇剧情,并以此断定金正恩尚未完全掌握朝鲜内部权力机构。但文章也引用专家说法称,迎接太阳节(金日成诞辰)的远程导弹发射计划应该是很早之前就筹划好的,“这是宣布金正恩时代拉开帷幕的礼炮”。美国《纽约时报》感慨说,“朝鲜的意图总是不透明的,当这个国家处在权力交接的阵痛中,阅读它的意图就变得分外有难度”。奥地利《信使报》说,朝鲜的离奇故事又有了新的一页。

“如果‘光明星3号发射成功,射程将超过4000公里,并证明朝鲜已掌握80%—90%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韩联社18日这番分析俨然是在针对“导弹发射”,而非卫星发射。德国《奥格斯堡日报》引用专家的话说,朝鲜的“银河3号”火箭还有可能携带核弹头,卫星发射凸显“朝鲜的太空野心”。

那么导弹技术与卫星技术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中国《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18日对《环球时报》说,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度,但不同点在于,发射卫星仅需要实现发射升空和亚轨道飞行,而弹道导弹不仅需要亚轨道飞行技术,还需要再入大气层技术,这样才能完成打击地面目标。一般而言,发射卫星有两种方式,美苏在冷战时期发射卫星大多是通过先进的弹道导弹技术实现的,目前多数军事大国也是如此,但英法等国家也通过直接开发运载火箭技术实现卫星发射。安理会1874号决议禁止朝鲜使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但这一说法也比较模糊,因为外界很难给朝鲜到底是用哪种方式发射卫星下定论。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安理会决议没有禁止朝鲜发射卫星,今年韩国也有发射卫星的计划,美日韩对朝鲜的指责让人感觉,同样一把刀,握在韩国手里是切菜的,握在朝鲜手里就是杀人的,有失公平。

中国该做点什么?

“中国罕见地对朝鲜公开施加压力”,路透社17日发出如此感慨,是因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16日约见朝鲜驻华大使池在龙,对朝鲜宣布将于4月中旬发射卫星一事表达了关切和忧虑。文章说,虽然中国完全没有到谴责朝鲜此次发射的地步,但对朝公开施压已相当罕见。美国彭博社甚至渲染说,“中朝关系出现金正恩接班以来的第一个紧张信号”。该社援引美国专家的话说,中国不想给外界留下支持朝鲜发射的印象,但北京也很难做,他们必须批评朝鲜,可除此之外能做的也不多”。

18日,韩联社将中国态度揣测为“事实上不希望朝鲜发射卫星”,否则中国不会对朝鲜做出如此高强度表态,文章认为,中国担心朝鲜此举会导致美朝对话成果化为泡影,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重启也将困难重重。

“中国的表现是苦肉计”,日本《产经新闻》18日的解读显得很独特。该报称,中国既想表现出和其他国家一致的姿态,又怕强烈批评朝鲜对自己不利。文章说,对中国而言,朝鲜是其与驻韩美军之间的缓冲带,中国已通过提供粮食援助等方式,尽量不过度刺激朝鲜。17日,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朝鲜代表团团长李勇浩访问北京,双方有可能谈及卫星发射计划。

3月26日,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将在首尔举行,韩国纽西斯通讯社18日说,朝鲜“导弹飞射”行为有可能成为与会各国元首讨论的话题。《环球时报》记者上月随一国际记者团访韩时,曾有韩国学者当面强调,数十个国家元首齐聚首尔谈核安全问题,“足以向朝鲜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一些西方驻首尔记者则在热衷于讨论“中国对朝鲜拥有最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实际影响力有限,处境尴尬”。

各方该怎样对待朝鲜?日本学者仲村澄世18日就此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提到了《太阳与风》的寓言:太阳和风打赌,看谁能先让旅行者脱下身上的大衣,于是风拼命吹,旅行者反而攥紧大衣,而太阳不断温暖照射,旅行者感到热自然就脱下大衣。仲村澄世说,这是个很好的借鉴,与其对朝鲜声色俱厉地谴责、制裁、军演,不如温和地对话和沟通,“善待朝鲜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美日韩发射卫星安理会
养小孩如同发射卫星
安理会强烈谴责朝鲜发射潜射导弹
中国参与“制裁”朝鲜必须把握的度
本期导读
图片新闻
美日韩碰头商讨对付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