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媒:中国面对中东问题应该作取舍

2012-03-17

环球时报 2012-03-17
关键词:供应国安理会中东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3月13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中东问题迅速扩大

 随着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上升,中国有诸多理由关注中东,比如进口石油、扩大外交影响力、贸易关系多元化及削弱美国霸权。在这种背景下,无怪乎北京最近否决有关叙利亚的安理会决议,且与伊朗签署一项石油进口协议———暗中抵制美欧对德黑兰的制裁。

一些人认为,北京的中东政策是前后连贯、深思熟虑的。其实不然。它是一些国内利益的产物。每次危机浮现时,这些国内利益就必须彼此协调。北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与中东商贸关系的增强,必然促使中国更多地涉足该地区政治。在此过程中,中国可能与某个重要的产品供应国发生对抗、与华盛顿闹翻或引起国内讨论。这类风险的代价会增加,也会变得更复杂。

有人认为,中国阻挠外界对伊朗的施压,以保护自身与伊朗的商贸关系,这样做并未付出代价。事实没这么简单。首先,北京在伊朗和叙利亚问题上的决定惹恼了华盛顿。希拉里指责(中俄)在叙利亚问题上动用否决权“卑劣”。而且,当前中伊石油交易已使华盛顿对一家中国公司进行制裁。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和中国领导人换届之年,双方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美中关系本已复杂,而中东问题会加剧关系紧张。

但北京担心的不仅是美国,比如中国与石油供应国沙特的关系。北京不愿支持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及否决安理会叙利亚决议的做法均引起利雅得不满。

最后,中国奉行的几项外交原则,如不干涉他国内政及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质疑。中国否决安理会有关叙利亚的决议,可能是基于不干涉原则及防止局势恶化的愿望。但此举显然损害了中国在该地区其他国家中的形象。

简言之,北京涉足中东越深,外交关系和内部决策就变得越复杂,中国付出的代价就越大。是疏远某个石油供应国,挑战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全球政治强权,还是开启外交原则辩论?北京肯定希望避免这种选择。但随着中国全球活动范围的扩大,它将不得不作出取舍。▲(作者迈克尔·梅丹,汪析译)

猜你喜欢

供应国安理会中东
安理会强烈谴责朝鲜发射潜射导弹
石油:油品升级提速
山东今年起全面供应国四汽油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
聂中东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