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血浆CysC、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2-03-17冯凌霄滕军放焦淑洁

河南医学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冯凌霄,滕军放,李 春,焦淑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郑州 450052)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属于第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既往多作为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然而,近年来研究[1]显示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的指标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也密切相关。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血浆CysC及hs-CRP水平进行测定,了解两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31例。入组标准:符合2010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并经头颅MRI证实。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血液、心脏疾病,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②痛风、近期服用过B族维生素、叶酸、雌激素,2周内有手术外伤史。所有患者均详细记录性别、年龄、个人史、烟酒嗜好等。

1.2 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HP-sonos5500彩色超声诊断议,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根据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同时记录双侧crouse积分,通过双侧crouse积分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2]。crouse积分:不考虑斑块长度,分别将双侧CCA、颈动脉分叉处、ICA、ECA各孤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最大厚度相加,得到双侧斑块积分之和为其斑块总积分。双侧无斑块者总积分为0。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于次日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查。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及hs-CRP,另外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t-HCY)。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rman秩相关分析;对有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均为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31例研究对象中,斑块组为141例,对照组为90例。斑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FBG、TC、HDL-C、LP-a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年龄、TG、LDL-C、FIB、t-HCY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1(n)

表2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2(±s)

表2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2(±s)

*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两组患者血浆CysC、hs-CRP水平的比较 结果显示,斑块组血浆CysC水平为(1.29±0.33)mg/L,对照组为(1.03±0.45)mg/L;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为(4.16±4.37)mg/L,对照组为(2.43±2.62) mg/L;斑块组血浆CysC、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间CysC、hs-CRP水平的比较(±s)

表3 两组间CysC、hs-CRP水平的比较(±s)

?

2.3 相关性分析 为了明确斑块组中血浆CysC、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CysC水平与crouse积分存在正相关(ρ=0.143,P=0.01),斑块组hs-CRP水平亦与crouse积分存在正相关(ρ=0.144,P =0.01)。而对斑块组血浆CysC与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血浆CysC与hs-CRP水平之间也存在相关性(ρ=0.248,P=0.01)。

2.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颈动脉斑块(无=0,有=1)为因变量,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HCY、CysC、hs-CRP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见表4)。

3 讨论

血浆CysC,是一种碱性小分子分泌蛋白,作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参与蛋白的水解代谢调控,从而影响细胞内外基质的降解。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脂质聚集于局部形成斑块,而且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一项敏感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浆CysC及hs-CRP水平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表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分析

3.1 血浆Cys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其程度有关 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血浆CysC水平比较分析发现,斑块组血浆CysC的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这说明CysC水平的高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相关。而对血浆CysC水平与crouse积分相关性的分析表明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推测血浆CysC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关,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有一定相关性,CysC水平的高低不仅可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可以作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均有研究[3-5]显示血浆CysC水平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亚临床型脑梗死,被认为是其发病的一项危险指标。其可能的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产生,促进细胞表达组织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血管壁重构,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组织蛋白酶抑制剂的CysC表达也相应上调,血浆水平增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高,细胞外基质降解越明显,血浆CysC水平越高。

3.2 血浆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程度有关 在关于血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方面,研究结果显示,斑块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证明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关,与既往研究[6]基本一致。hs-CRP水平与crouse积分存在正相关,其水平高低也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但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发生机制复杂多变,炎症因子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hs-CRP只是炎症过程中的因子之一,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hs-CRP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3.3 血浆CysC可能通过炎症过程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对斑块组血浆CysC水平与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果是:CysC与hs-CRP之间存在弱正相关性,这一结果与国外研究一致[7-8],分析CysC也可能通过炎症过程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PRIME研究[9]发现在加入hs-CRP后,CysC水平与第一次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相关性被弱化。Stevens[10]等也发现hs-CRP增高与CysC增高有关。研究认为可能的机制为:CysC可以影响中性粒细胞的迁移,并通过对粒细胞的趋化浸润,影响各种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但Niccoli的研究[5]显示CysC与hs-CRP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认为CysC参与动脉粥样过程可能伴随炎症反应,或者CysC通过其它炎性因子或通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探讨CysC与hs-CRP或其他炎症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仍需大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CysC与hs-CRP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CysC可能也通过炎症过程参与动脉硬化,同时今后我们可以针对如何通过检测血浆CysC及hs-CRP水平来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汪飞,储照虎.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17(5):309-311.

[2] 张敬霞,王宏光,宋世宗.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7(4):547-549.

[3] Seliger S L,Longstreth W T Jr,Katz R,et al.Cysctatin C and subclinical brain infarction[J].Jam Soc Nephrol,2005,16(12):3721-3727.

[4] Ni L,Lu J,Hou L B,et al.Cystatin C,associated with hemorrhagic and ischemic stroke,is a strong predict of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in chinese[J].Stroke,2007,38(12):3287-3288.

[5] Niccoli G,Conte M,Bone R D,et al.Cystatin C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burden and a stable plaque phenotyp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normal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Atherosclerosis,2008,198(2):373-380.

[6] Torzewski J,Torzewski M,Bowyer D E,et al.C-reactive protein frequently colocalizes with the terminal complement complex in the intima of earl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human coronary arterie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8,18(9):1386-1392.

[7] Taglieri N,Koenig W,Kaski J C.Cystatin C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Clin Chem,2009,55(12):1932-1943.

[8] Shlipak M G,Katz R,Sarnak M J,et al.Cystatin C and prognosis for cardiovascular and kidney outcomes in elderly persons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J].Ann Intern Med,2006,145(4):237-246.

[9] Luc G,Bard J M,lesueur C,et al.Plasma cystatin C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The PRIME Study,2006,85(2): 375-380.

[10]Stevens L A,Schmid C H,Greene T,et al.Factors other than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ffect serum cystatin C levels[J].Kidney International,2009,75(6):652-660.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