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梅时节雨

2012-03-16梁天许

江河文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梅雨季麦秆雨帘

■梁天许

当梯田里的麦子被收割完毕,麦秆堆聚成麦秆垛时,当番薯圃里的番薯藤芽挨挤得密不透风时,当地里尺把长的瓜蔓等着拔节时,农人们便盼着黄梅雨季的到来。

炽烈的阳光终于变得暗淡了,天上的阴云越积越厚,细雨不知不觉地飘洒下来,每一个山谷里都有浓雾生成,雨雾笼罩了山野,黄梅雨季来临了。

山间的树木柴禾刚换上了翠绿的新叶,新枝还嫩着呢,似乎承受不了嫩叶与雨水的重荷,微微地垂着。负担最重的恐怕是栀子花吧,鼓胀的花骨朵已经“露白”,让人想起了即将临产的孕妇。新竹长出了叶子,幸亏竹叶还只有半大,布满绒毛的嫩绿竹竿还没有弯下腰来。

农人们开始忙碌了,他们披着蓑,带着笠,先在山地上扦压番薯。过了两三天,田里的水渐渐满了起来,淹没了麦茬。农人和耕牛一起在田间不停地奔忙,水田明晃晃起来了。尽管雨水已经够了,可雨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停的,人们看到的是“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插秧情景。过了几日,大片梯田被隐隐约约的葱绿所代替。

雨还是下个不停,田坎上、草叶上、小路上的泥浆全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梯田里挂满了瀑布。插好了秧苗,农人们清闲了,年轻的聚在宽敞的堂前玩起了象棋、扑克,年长的坐在廊下悠闲地抽起了烟斗,对着雨帘漫无边际地聊着天。

尽管是雨天,孩子们可不闲着。他们从不戴雨具,灵巧的身子在雨中不停地穿梭着,从这个道地跑到那个道地。“头发淋雨会长虱子的!”“几天前洗的衣服还没干呢!再淋湿就别回家吃饭!”于是,孩子们有了短暂的安静,可过不多久,他们又来到屋檐下玩起了檐水。

持续数天的黄梅雨天愁煞好多动物,空中少有飞鸟与昆虫的影子,它们躲在湿漉漉的洞穴或哪个角落里忍受着饥饿。牛羊躺在低矮的圈里,时不时唤上几声,或许是闷得慌吧。鸡们跳上门槛或者高高的柴堆上,缩着脖子,蜷着一条腿,盯着茫茫的雨帘发愣。

可是,鸭们却在雨中玩得欢。庭院里快要变成了水塘,阴沟里的水总是满着,草底下的泥土也变得松软。它们“嘎嘎嘎”地叫唤着,三五成群的在水沟里游泳,在草丛间啄蚯蚓,在屋檐底下就着檐水清洗羽毛。“青草池塘处处蛙”,是的,池塘边,草地里,到处都是蛙儿的身影,它们鼓着腮帮兴奋地唱着,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山野里都回荡着如潮的蛙鸣。

有时,黄梅细雨天长达半个多月,屋子里的物品都受了潮,透着一股霉味。农人们休息时间久了,感到筋骨发胀,巴不得早点看到阳光,早点回到田间劳动。于是,人们开始抱怨起来,其实,他们心里亮堂着呢,黄梅雨季持续的时间越长,夏季地下水储量就会更多,稻子的收成就会更有保障。

猜你喜欢

梅雨季麦秆雨帘
大丰麦秆画
胡三荣:“麦秆画”绘出致富路
折段麦秆来作画
春归
变废为宝的麦秆画
大雨之夜
互看不顺眼的云
江南梅雨季
捉片乌云做雨帘
走进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