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2012-03-12徐常萍吴敏洁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6期
关键词:协整规制产业结构

徐常萍,吴敏洁

(1.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11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44)

0 引言

环境规制,是指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对经济活动具有限制性影响的一切法律、政策、措施及其实施过程。环境问题是伴随工业化的进程而逐渐凸显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强,环境压力增加。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了环境规制力度。而环境规制在有效治理污染的同时,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业绩效、企业竞争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考虑到我国环境规制的进程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拟利用我国1998~2009年的环境规制和制造业数据,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

1 指标的构建与测度

1.1 环境规制指标

对环境规制严格程度的度量方法较多,可以使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三废排放量等,多是从治理角度对环境规制进行衡量,而无法体现规制效果。而国外的研究表明环境与能源互为镜像,Sonia Ben Kheder(2008)用GDP/Energy度量环境规制的严格程度,他认为使用这个变量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度量政府针对环境的一系列规则和条款的真正影响效果程度。在国内,江珂(2009)也采用了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环境规制强度。鉴于这个指标的优越性,本文也采用GDP/Energy作为度量环境规制强度的指标。

表1 1998~2008年GDP/Energy指标值

1.2 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指标

本文在测度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时,采用了冯春晓(2009)的指标构建,用产值结构升级(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占当年总产值比重)、资产结构升级(高技术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占制造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结构升级(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和劳动力结构升级(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占科技活动人员数比重)4个指标作为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单项指标。用Xit表示第i个指标在第t年的数值,同时为了更加科学地测度制造业升级4个指标的综合表现,引入各个指标的权重,用Iit分别表示第i个指标在1998~2008年11年内的排名赋值,排名越靠前赋值越大,赋值按照名次依次设为11~1。LIPt指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越高级。

1.3 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

由图1可以看到在1998~2008年11年的时间里,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一致的增长趋势。

图1 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变化图(1998~2008年)

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2.1 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目前普遍采用的ADF检验法进行单位根检验。运用eviews5.0对两变量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LIPt和Et为二阶单整序列(见表3),可以继续进行稳健性检验。

表2 制造业③LIPt指数(1998-2009年)

表3 LIPt和Et的ADF检验(无截距项)结果

2.2 稳健性检验

(1)协整检验。

为了确定LIPt和Et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性关系,首先采用EG两步检验法,即对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由表4可知,序列残差在1%的水平下平稳,说明LIPt和Et存在长期稳定性的协整关系。

表4 LIPt和Et的协整检验(无截距项)结果

(2)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仅能够说明变量之间是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因果关系。变量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验证,我们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其进行验证。由表5可知,在滞后2期的1%的水平下,Et是LIPt的格兰杰原因,在30%的水平下LIPt不是Et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得到结论:环境规划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表5 LIPt和Et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2.3 计量回归分析

相关关系分析只能就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做出分析,而要确定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则需要构建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理论上讲,产业结构会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影响,因此用出口(EX)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长期收入潜能指数对环境规制的回归的控制变量。对变量取对数形式,建立回归方程:

表6 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以上回归结果表明,在10%的置信区间内,环境规制水平每提高1%,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会提高5.99%;而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我们注意到出口变量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为负数(-0.871704),说明出口并没有改善产业结构,反而使其恶化。

3 结论与启示

(1)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环境规制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考虑适当提高环境规制的标准和强度,以达到提高环境质量和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双赢”。

(2)出口并没有改善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反而对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不能盲目扩大出口,而应该对制造业的出口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制造业出口存在压力的现状下,更要抓紧时机实现出口结构的优化。

(3)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还有待依靠政策引导进一步强化,包括投资领域、投资标准等多方面的调控和引导,以实现其对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的进一步加强。

[1]Sonia Ben Kheder,Natalia Zugravu.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A Geographic Economy Model in a Comparative Study[C].Working Pa⁃pers,April,2008.

[2]江珂.环境规制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中国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10).

[3]冯春晓.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以制造业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9,(8).

猜你喜欢

协整规制产业结构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