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F720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有限元分析

2012-03-08刘建英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放顶顶梁底座

刘建英,刘 军

(河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河南郑州 450007)

ZF720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有限元分析

刘建英,刘 军

(河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河南郑州 450007)

依据国内最新制定的液压支架试验标准,选取ZF720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分析了其整架有限元受力情况,通过对该架模拟仿真,不仅得出整个ZF720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而且得出重要结构件的应力分布状况,为放顶煤液压支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液压支架;有限元;分析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ZF7200 Top-coal Caving Powered Support

针对液压支架试验的现状,提出利用Solid-Works结合Simulation对ZF7200液压支架进行三维建模和空间受力分析,从而为设计ZF7200液压支架及其重要结构件提供参考信息,以解决样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1 制定分析方案

1.1 工程实际问题

对ZF7200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支架具体参数如表1。

表1 ZF720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参数

1.2 确定分析类型

液压支架型式试验按有关标准执行[1-3],型式试验是模拟井下各种危险工况对支架进行加载,是检验支架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的重要方式。

本文只对顶梁扭转和底座两端集中载荷 (简称工况1)、顶梁偏载和底座两端集中载荷 (简称工况2)进行支架主体结构件的强度分析。

根据我国最新制定的《液压技术通用技术条件》(MT312-2000)对液压支架进行有关强度试验。工况1试验时,支架高度为支架的最大高度减去行程的1/3,根据ZF720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的参数可算出其试验支架高度为2800mm;工况2试验时,支架高度为支架最低高度加300mm,支架试验高度为2100mm。工况1条件下试验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2倍,即8640kN;工况2条件下试验压力为额定压力的1.1倍,即7920 kN。

1.3 分析软件选取

采用SolidWorks构建支架三维实体模型,以SolidWorks Simulation对支架进行静强度分析。

2 ZF720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有限元分析

2.1 创建特征模型

SolidWorks软件的零件环境中通过特征造型生成支架的所有部件模型,然后在装配环境中进行装配。总装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液压支架三维实体模型

2.2 定义材料属性

零部件的材料为Q465,其属性如表2所示。

2.3 划分网格

整机网格划分采用四面体实体网格单元,结果如图2所示。网格化后,最大单元大小60mm,最小单元大小12mm,节总数256390个,单元总数135416个。

表2 Q465材料明细

图2 液压支架整机网格化

2.4 定义边界条件

由于实际受载情况复杂,为了简化起见,对垫块进行固定。底座和前连杆、底座和后连杆、掩护梁和前连杆、掩护梁和后连杆、掩护梁和顶梁均采用销钉约束来代替实际的销,以减少计算量,零件之间采用无穿透接触。

在计算中不把试验台对垫块的作用力当作外力来考虑,而是将垫块作为ZF7200放顶煤液压支架整个结构的边界约束条件来处理。对于ZF7200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内加载实验来说,外载荷只有立柱对顶梁和底座柱窝所加的载荷。对于ZF7200放顶煤液压支架主结构的应力分析中,不考虑立柱和柱窝的局部应力,因此,假定立柱传递给柱窝的外力均匀作用于柱窝表面[7-8]。

2.5 求解

根据分析类型,本分析选择FFEPluss求解器进行计算。

2.6 后处理

工况1有限元分析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及顶梁应力分布,见图3~图5。

从有限元分析的云图结果可以看出,在工况1下,应力集中在顶梁和底座的中部,与实际受力情况相符。用应力探测器探测顶梁主要受载部位应力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由图示可以看出最大应力出现在加载块附近,这是由于试验加载引起的应力集中,并且远离主要受载区,所以不予考虑,因此,在本工况下液压支架是安全的。

工况2有限元分析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及顶梁应力分布,见图6~图8。

图3 工况1下整架应力

图4 工况1下整架位移

图5 工况1下顶梁应力分布

图6 工况2下整架应力

从有限元分析的云图结果可以看出,在工况2下,顶梁和底座的变形较大,与实际工况受力变形一致。用应力探测器探测顶梁主要受载部位应力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由图示可以看出最大应力出现在加载块附近,这是由于试验加载引起的应力集中,并且远离主要受载区,所以不予考虑,因此,在本工况下液压支架是安全的。

图7 工况2下整架位移

图8 工况2下顶梁应力分布

3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解决了ZF720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三维建模与静强度分析,得出ZF7200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应力、变形情况,以及重要结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为放顶煤液压支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312-2000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鲁忠良,景国勋.液压支架设计使用安全辨析[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3]赵衡山.国内液压支架试验规范浅析[J].煤炭科学技术,1997,25(3):18-20.

[4]杜长龙,肖世德.液压支架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国法,徐亚军,等.液压支架三维建模及其运动仿真[J].煤炭科学技术,2003,31(5):78-81.

[6]张立荣.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1(2):16-18.

[7]梁 超.基于SolidWorks的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变参数化仿真分析[J].矿山机械,2011,39(3):18-20.

[8]赵喜敬,于淑政,范进桢,等.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的运动模拟分析[J].矿山机械,2000,28(5):25-26.

TD355.41

B

1006-6225(2012)01-0072-03

2011-09-19

刘建英 (1973-),女,山西大同人,讲师,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机械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辑:徐亚军]

猜你喜欢

放顶顶梁底座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降温浅析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关于矿用液压支架顶梁翻转平台的研制与应用
矿用液压支架顶梁强度分析与优化研究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机械字码打印底座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旋转开采理论分析与实践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旋转开采理论分析与实践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