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丢勒《野兔》与伦勃朗《大象》为例浅谈绘画赏析

2012-02-27李秋菊

艺术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丢勒伦勃朗野兔

李秋菊

摘要:本文通过丢勒《野兔》与伦勃朗《大象》两幅作品来分析绘画欣赏方面的不同,揭示绘画赏析并不一定要完全的忠实模仿自然,也能达到想要的悅目效果,最后达到提高人们的绘画审美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丢勒;伦勃朗;绘画赏析

以前看画的时候,大家都会说像或不像,来评判一幅画的好与坏,记得在以前没有学习美术之前是这样的,见到一幅画,有那么一点儿像,就觉得那个人很是了不起,画得怎么那么好。后来机缘巧合自己也学了美术,那是高中的时候,我还记得有一次轮到自己当模特,给同学们画,有个外号“青蛙”的同学,画得有点像那么回事。开始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后来课间休息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这是谁画的画得好好啊……那时自己也觉得很欣慰,现在的话就不会那样子,虽然不能说是学院派的学习让我们变得趣味一致,但是至少可以说是学院的固定教学模式左右了我们的欣赏趣味。现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并不能笼统的讲谁画得像就是好的,他还需要形象生动之类的东西等等。

最近一段时间在研究外国美术史的一些资料,其中免不了要赏阅很多的艺术作品,当看到丢勒《野兔》与伦勃朗《大象》这两幅画时颇有感触。引起了我的一些关于绘画欣赏方面的思考。西方美术史相对中国美术史而言,更加的侧重于再现自然,讲究写实,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西方的绘画比我们的好,就像是上面所说的,绘画需要各个方面的权衡,在欣赏丢勒与伦勃朗的作品时也是这个道理。

丢勒与伦勃朗他们的创作手法——线描与涂绘是素描的两种基本方法。沃尔夫林指出“线描和涂绘是两种基本不同的视觉方法。这两者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两种风格其实是由对世界的两种不同看法决定的,它们在审美趣味和对世界的态度方面是不同的。”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决定了丢勒的画强调存在的价值,美存在于明确性之中;而伦勃朗的画则强调变化的价值,美存在于不明确性之中。

丢勒的《野兔》,有明确的轮廓描写,他很敏锐的捕捉到很小的细节加以表现,并用极其严禁精炼,几乎是用“增一笔太多,减一笔太少”的有序的笔触来描绘,他是以极其科学严谨而又虔诚的态度对待他笔下的事物的。仔细观察他的《兔子》后会感觉到,形体没有任何遗漏,他总是力求完整清晰的去表现。

相对来说,我们在看伦勃朗的画面时,没有线的感觉,大多是块面的表现。因为他总是力图去回避那种极度的清晰,在他那里物质的真实存在已经成为了次要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画快速、粗略、松散、冲动、浑然天成,因此他的画相对比较主观,形体比较的概括,没有清晰的轮廓线,甚至有些影像是模糊不清的。

丢勒与伦勃朗的画法我都很喜欢,对于那些喜欢“像”的画作的人,只要他们肯对伦勃朗简单描绘一事不是那么的耿耿于怀,就会发现他是无限可爱的,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的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的表现方法,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的、能深深为其所动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他们两人画法的不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他们的探究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风格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然后造成了他们所描绘出来的画有着不一样的视觉感。

看完了他们两个的作品,我们不能按照以前的想法,说因为丢勒的画画得像、画得真实就是好的。刚刚接触艺术的人往往喜欢赞扬艺术家表现自己所见事物的技巧,他们最喜欢的是看起来“逼真”的绘画,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忠实摹写视觉世界的耐心和技巧确定是值得赞扬的。以往伟大的艺术家已经奉献出巨大的劳动,创造了精心记录每一个细节的作品,丢勒的水彩画《野兔》就是体现这种耐心的最著名的实例之一。但是谁又能说由于细部描绘较少,伦勃朗的素描《大象》就必然相形见绌呢?伦勃朗不愧为奇才,寥寥几道粉笔线条就使我们感到大象的皮肤皴襞重重。但是,对于那些喜欢绘画看起来“真实”的人,主要还不是粗略的画风触犯了他们。也许他们不是因为被学院派的教育所束缚,他们有着别的什么原因在左右着他们。也许他们有着某些情节在其中,我们姑且把那些不喜欢大象就讨厌伦勃朗的这幅《大象》的人去掉,这样好像不是那么公平,可是这些人是存在的。在贡布里希的著作里面有这样描述:“实际上,我认为喜爱一件雕塑或喜爱一幅绘画都有正当的理由,有人会因为一幅风景画使他想起自己的家乡而欣赏它,有人会因为一幅肖像画使他想起一位朋友而喜爱它,这都没有不当之处。我们看一幅画时,谁都难免想起许许多多东西,牵动自己的爱憎之情。只要它们有助于我们欣赏眼前看到的东西,大可听之任之,不必多虑。只是由于我们想起一件不想干的事情而产生了偏见时,由于我们不喜欢爬山而对一幅壮丽巍峨的高山图下意识地掉头不顾时,我们才应该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们的厌恶,破坏了本来会自画面中享受到的乐趣,确实有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会使人厌恶一件艺术品。”我个人非常赞同贡布里希的这段话。假如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事实上,我们很快就会领悟,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其实并不在于它的题材。

不管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大胆地到画中去寻找,尽量的避免自己的偏见。因为观赏者永远不可能预先知道艺术家可能要达到什么效果。艺术家甚至有可能需要一个尖锐刺耳的音符,可能那不是我们所喜欢的,可是他自己却觉得那样做合适,那么我们就要避免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因为没有任何规则告诉我们一幅画或一个雕像什么时候才算合适,谁也不可能用语言来准确地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由此可见,绘画欣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如何欣赏绘画作品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搞清作品的目的和寓意;其次要注意作品所属时代的文化,第三是注意作品的表现方式,第四从画面的构图(及色彩)角度来欣赏这幅作品。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对艺术史了解而思维定势,也不要因为一知半解就自命不凡,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总会有新的东西尚待发现。一个合格的画家肯定会利用画中的一切组合因素来为主题服务。而我们作为观画者应该尊重画家的意愿,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仔细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其内在的和谐;摒弃自己的偏见,不以“真实”为唯一标准,仔细品位,定会有另一种东西感动我们。

参考文献:

[1]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瑞士).艺术风格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贡布里希著(英).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9.

[3]贝蒂·艾德华(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M].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丢勒伦勃朗野兔
丢勒自画像
疯狂野兔,看招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从伦勃朗到莫奈,跨越500年的艺术对话
两只小野兔
为德国带来美学革命的大师
——丢勒
下期主题 和伦勃朗一起画自画像
天使的手